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7日
唱响主旋律谱写新篇章
—— 2023年志丹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志丹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庆“七一”文艺晚会现场
    ●志丹县城南新区一角
    ● 志愿者在捡拾垃圾
    ●“文明大篷车”惠民演出
  记者 王锋 雷荣 通讯员 杨耀武 张佳宇
  2023年,志丹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见行见效,让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强劲,奏响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强音。
  翻开2023年志丹宣传思想工作画卷,理论武装持续走深走实、主流舆论不断壮大、文明实践深化拓展……
  党的理论之声,声声入耳
  “竹板一打震天响、二十大精神我宣讲……”傍晚时分,义正镇龙泉寺村一个农家小院里热闹非凡,朗朗上口的说书词、清脆悦耳的快板声、富有激情的演讲声、热情洋溢的掌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不断吸引着过路群众。
  原来,这是退休教师老刘和各村党支部书记在闲暇时间走村串户,利用“快板说”活动,把党的政策送入百姓家中,让“微宣讲”活动成为龙泉寺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听见村里有节目,我就来了,原来党的政策离咱们这么近啊。你看这快板说得多好,节奏感强,很容易就记住了,没有生搬硬套,没有照本宣科,宣讲内容紧贴基层群众实际,这样的形式贴近群众,我们喜欢看、听得懂。”村上74岁的老党员薛老头坐在小马扎上看得津津有味。
  “像园丁小区王军家里只有一个劳动力,娃要上学,老人要吃药,社区帮助申请了低保,党员干部始终聚焦老百姓所需所求,把党的二十大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之要落到实处。”志丹县东武沟社区理论政策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她说,在群众家门口举办‘板凳课堂’宣讲活动,使居民随时随地倾听党的声音,真正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
  用接地气的形式宣讲党的政策主张,以生动的群众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百姓心田。
  2023年志丹县始终坚持高举旗帜,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结合主题教育及时跟进、系统安排,组织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22场次。实施“宣讲+”宣讲模式,组织“菜单式”“面对面”理论宣讲服务,形成志愿者宣讲、百姓宣讲、文艺宣讲线上线下宣讲活动500余场(次),涌现出“田间宣讲”“社区宣讲”“入户宣讲”等一批特色宣讲项目……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千家万户,凝聚党心民心。
  红都故事之声,声声远播
  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关键在舆论。一年来,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壮大正面主流舆论,用心用情记录志丹的奋斗图景和精神风貌,对外展形象,对内聚人心;用务实作风、清新文风讲述红都好故事,传播红都好声音,塑造红都新形象。
  这一年,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
  2月28日,《锲而不舍转作风 铆足干劲往前冲》发表于《三秦都市报》;
  3月22日,《用点点烛光温暖他人》发表于《延安日报》;
  5月19日,《志丹足球 逐梦前行》发表于《陕西日报》……
  这些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不仅正能量满满,而且点击量大,让新时代的志丹县声音传播更响亮更久远。
  融合“全媒体”,主流舆论巩固壮大。深度融入县委、县政府工作全局,在社会万象中找到闪光点。坚持内宣外宣一体发力、网上网下协调联动,推出“聚焦‘三个年’决胜全年红”等主题宣传14个,制播“项目开工”等短视频41个,召开“三个年”活动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采访42批次,在市级及以上媒体刊发稿件140余篇,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健全集中转发推送机制,一大批反映红都美景特色、文化民俗、创新发展的融媒精品刷屏热传,让主流舆论凝聚人心,提振士气。
  精神文明之声,声声暖心
  人心向善,城市向暖,所遇皆是美好。文明,成为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
  “您好,您是外地来的游客吧,保安革命旧址请往这边。”“洗手间在前面直走左转。”……一群志愿者语气柔和,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耐心地为游客们指引方向。这样的场景正发生在红都保安各旅游景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成了志丹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了游客心中温暖的向导。这份爱心的传递,只是志丹县志愿服务活动中暖人心田的一个缩影,更多志愿者自发当起了群众的心理疏导员、环境保洁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群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间,纷纷表示一看见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心里就有一阵暖意涌来。
  田间地头的“轻骑兵”,大街小巷的“红马甲”……风景如画的红都大地处处活跃着“志愿红”,文明实践为幸福生活“加码”,绘就了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2023这一年,志丹县始终弘扬新风正气,持续提升社会文明。坚持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一体推进,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两融入”活动,培育表彰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好人)68人。创新推出“为您定制”运行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套餐式”服务,精细定制菜单,精心配送服务;“实心情满空心村6+X”文明实践项目,利用节日团聚、生日聚会、红事召集、生产聚拢、评奖聚合等群众易聚集、好沟通的时间节点,把活动阵地搬到田间地畔、村头巷尾、农家院落,先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全域开展“十三项整治”,倡导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行为,文明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文化建设之声,声声悠扬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从文艺创作到文化事业,志丹县始终坚定发时代先声、应人民呼声,推动红都大地文艺文化事业锦绣斑斓。
  “专业演员唱得就是好,连着几场演出,看得真过瘾!”日前,志丹县歌舞团文化下基层送温暖演出,赢得现场群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演出中,他们迎合群众喜好和需求,安排了戏曲、歌舞、小品等多个丰富多彩的节目,营造出良好的文化娱乐氛围,真正让群众共享多彩文化发展成果。
  不仅如此,志丹县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味,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品牌。该县始终把文旅产业作为调结构、促发展、拉内需、激消费、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产业,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深入推动文化旅游与各行业、各领域广泛融合,助推“三产”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文旅产业持续由“量增”向“质变”跃升。
  春节将至,志丹县天气晴好,有利于游客出行。游客们纷纷选择周边游、亲子游、近郊游、自驾游等方式出游,文化旅游市场将迎来开门红。
  “回去以后我会把这次在志丹学习了解红色文化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和同事,也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再次来到志丹这块红色宝地,学习了解更多的文化和精神。”通过在志丹的参观学习,云南省人大外事侨务干部“传承延安精神提升党性修养”培训班学员魏雪晶深有感触。
  与魏雪晶一样,游客韩振越也有自己的收获,“今天参观了保安革命旧址,让我感触很深。当时老一辈革命家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实在不容易,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高度重视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志丹县把革命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加大对革命文物的修缮、开发和保护,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了志丹县红色旅游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精心策划开展纪念刘志丹同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淬火——志丹县革命历史展1919-1949)》、“歌颂刘志丹”等系列纪念活动160余场次,建成志丹县革命历史人物生平展等文化新地标。
  开发与保护并重,持续打造红色地标志丹被誉为“革命红都、将军故里”。这里历史遗迹厚重,红色资源丰富,革命印记深刻,自然风光独特,尤以刘志丹烈士陵园、保安革命旧址、抗日红军大学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和永宁山、九吾山等自然风光景区为代表,成为了红色研学游、黄土风情游、生态休闲游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并以此为依托,实施“文旅+教育”,也使志丹县成为全国各地众多企事业单位和党组织以及学校、机关等重温革命峥嵘岁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通过开展一系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有效聚集了人气,激发了创新发展活力,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以笔为楫,扬起奋进之帆。这一年,志丹县宣传思想始终厚植文化根基,持续繁荣文化文艺。举办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到人民中去”等文化惠民演出120场次;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扶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相继开放运营猫巷大峡谷和永宁山景区;出版发行长篇小说《大洛河》等一批文艺精品,荣获省市级各类奖项17个,其中群舞《摇篮》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
  同时,这一年志丹县宣传思想战线始终转变工作作风,持续提升工作水平。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坚强保障,聚焦“三个年”活动,在全县率先开展OA系统无纸化办公,举办新闻宣传、意识形态等业务培训8期,“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文艺晚会等活动6场次。开展宣传思想战线大调研,形成调研文章12篇。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评选表彰“好新闻奖”10个,“理论学习标兵”“优秀通讯员”等40名,锤炼了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
  回望过去,信心更足;展望未来,步履愈坚。2024年的奋斗号角已然嘹亮,站在新征程上,宣传思想战线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红都故事”,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美丽现代化志丹提供强大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