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荞面女子服务队进行“花式”剁荞面展示 进入腊月,年味逐渐升腾。在吴起县,一碗热气腾腾的剁荞面,盛满了浓浓的烟火味儿,也融入了温暖的岁月流年和美好的致富愿景。
一大早,天还没亮,吴起县瑞丰羊肉剁荞面女子服务队就火速集合,她们要前往姚寺村,做一场嫁女“席面”,现场烹制,一展身手。
40分钟的车程后,她们抵达宴席地,支案板、搭火炉、和荞面……负责人崔渊萍招呼着大家立即开干。婚嫁总管也做起了动员:“咱们喜事要过好,就看荞面剁得好不好,荞面必须要吃好。”
大约九点半,第一波客人到了,利索的女大厨们一字排开,进行蒙眼和不蒙眼两种“花式”剁荞面展示。大刀起,细丝出,若银蛇飞舞又似剑走偏锋,瞬间点燃现场。亲朋好友们纷纷围观叫好,精湛的手艺为嫁女宴席增添浓浓的喜庆氛围。
剁面的功夫,羊肉也被端上了餐桌,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羊肉剁荞面出锅了。
“这么多人在这剁荞面,这是咱们陕北的特色。”
“现在更专业了,吃起来比较筋道,这就是待客之道。”
喜宴上,客人们分批次吃完面,迎亲的队伍也抵达了。3个多小时,崔渊萍和她的团队默契合作、同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得到了前来赴宴的亲朋好友的一致称赞。
崔渊萍说:“今天大约待客300人左右,吃了100来斤面。我们一个月大概能接八九单,很高兴得到大家的认可。”
吴起县地处黄河“几”字湾,气候干燥,特产荞麦,吴起人粗粮细作,把剁荞面这一原始古朴又精湛的烹调方法代代传承下来,做成了“非遗”美食,也托起了当地百姓创业致富的奋斗故事。
就是靠着剁荞面的技艺,崔渊萍的剁荞面女子服务队,吸纳了38名妇女就业。她们活跃在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专做红白喜事“剁荞面席”,年收入达25万元以上。2022年,崔渊萍被评为吴起剁荞面技艺传承人。有了新的身份,也有了新的使命,她免费培训了更多的剁荞面手,推广剁荞面技艺。
该服务队队员陈光霞说:“我以前是个全职妈妈,通过培训加入了瑞丰女子剁荞面服务队,红白喜事外出剁荞面,收入非常不错。”
“希望我的团队越来越壮大,生意越来越好,学员都能赚到钱。今后我还会扩大团队力量,把剁荞面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吴起羊肉剁荞面劳务品牌走得更远。”崔渊萍说。
一碗剁荞面,搭起了一条条就业创业路。在吴起兴庆路的一家羊肉剁荞面馆里,虽已过了中午饭点,但客人仍络绎不绝,一对“90后”夫妻店主仍在忙碌。
2019年初,店主白晓江、高维霞相识、相爱,组建家庭。两年后,随着吴起剁荞面的推广,两人在吴起县人口较密集的石油新城兴庆路,租下了一间70平方米的门面,开起了属于自己的羊肉剁荞面馆。
在两人的勤劳经营下,夫妻店生意越来越红火,饭点时还一座难求。白晓江说:“新的一年,想把店往大扩一下,让生意越来越好。”
近年来,吴起县依托厚重的红色地域文化,针对无技在手、就业无门的城乡富余劳动者、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开展吴起羊肉剁荞面技能培训,常态化为厨艺人才搭建展示技能、切磋技艺、促进就业创业的舞台。2023年12月,吴起剁荞面被认定为“陕西省省级劳务品牌”。
目前,吴起县已先后组织剁荞面技能培训2000多人,带动640多名学员实现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靠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剁荞面,以面为“业”的更多学员端上了专职剁荞面的饭碗,她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