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4日
九年来,延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延安:开启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记者 刘小艳
  二月延安,万物含新意。
  行走在乡间沃野,特色产业蓄势勃发、村庄环境洁净优美、农民生活有滋有味……举目四望,延安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村“美”的面貌不断呈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一幅“农”墨重彩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宝塔山下尽情铺展。
  2015年2月13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习近平总书记回到了延安,亲切看望父老乡亲。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他动情地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九年来,延安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沟村考察时指出,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老乡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还要继续努力往前走,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牢记嘱托,实干为要;接续奋斗,矢志振兴。延安人民坚持用延安精神向贫困宣战、加快乡村振兴,更加美好的生活已然开启。
  产业更有奔头
  乡村全面振兴,最基础、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
  新春伊始,趁着天气晴朗,宜川县云岩镇刘家卓行政村高楼村的果农们纷纷走进果园,修剪树枝、清理果园、涂白喷药,为今年苹果的丰收做足准备。
  “大家常盼望着种棵‘摇钱树’,这苹果树不就是咱老百姓的‘摇钱树’嘛?!”正在果园里修剪树枝的果农胡永胜高兴地说。
  胡永胜是高楼村发展苹果产业较早的农户之一。“去年,我有些果园受了灾,剩余11亩苹果每斤4.2元,一共卖了20余万元,除去人工费、施肥等成本,纯收入在14万元左右。”胡永胜说,家里的苹果行情好的时候收入在30万元左右,行情差的时候收入也在20万元左右,“就这收入,咱老百姓的日子还愁过不好?”
  高楼村的苹果产业起步早、发展好,在十里八乡很有名气。“2023年,高楼村全村苹果销售额在1100万元左右,90%以上销售单价在4元以上,最好的卖了4.5元,最多一户卖了45万元,挂果期苹果一亩平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刘家卓村会计兼高楼村小组长谷红军说。苹果树成了“摇钱树”,大棚则成了“聚宝盆”。
  走进宝塔区冯庄乡李庄村,一座座整齐的大拱棚内四季如春,各种蔬菜瓜果香飘四溢,农民的收益不断提高。
  “现在日子太好了,村上新建的温室大棚能让我们种植户多挣钱。我现在除了种植蔬菜还种甜瓜,一年四季只要你愿意种都能种,收入也是越来越多。”种植户刘金兰高兴地说。
  李庄村是出了名的蔬菜专业村,种植户刘金兰已有20余年的大棚蔬菜种植经验。依靠大棚产业,刘金兰的收入越来越高,日子也越过越好。
  从过去的靠天吃饭、赖地穿衣,到现在的“村景”成“风景”,“风景”变“钱景”,冯庄乡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产业与乡镇项目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建设温室大棚和大拱棚,发展水果蔬菜等特色种植,架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兴农桥梁。
  2023年,“冯庄果蔬”累计收入700万元,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75万元,果蔬种植户人均增收6000元。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在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路上,延安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坚持因地制宜,把产业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市级衔接资金8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集中打造苹果、畜牧、设施农业、小杂粮四条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
  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3年,全市苹果产量从273.5万吨增加到464.4万吨、增长70%,优果率从72%提升到82%,提高了10个百分点,鲜果产值从86.2亿元增加至260亿元、增长2倍,后整理装备从无到有,“洛川苹果”“延安苹果”双星闪耀;畜牧业规模养殖场增长60%,产值从20.76亿元增加至38.48亿元、增长43.8%;设施农业面积增长44%,产量增长57%,产值从35.97亿元增加至74.02亿元、增长1倍;粮食面积稳定在220万亩以上,其中高标准农田177万亩,占比80%,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全市农民经营净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保持在40%以上,占比全省第一;一产增加值从113.67亿元增加至240.13亿元,增长111.3%,2019年起一产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全省第一。
   农民更有劲头
  脱了贫,还要富裕起来。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龙年新春,走进安塞区镰刀湾镇罗居村的养鹿场,体态优美、憨态可掬的梅花鹿褪去白色梅花斑点,穿上了烟褐色的“冬衣”,体格健硕、富有活力的马鹿也在圈舍里悠闲地散着步。这群“远客”早已适应了它们的陕北生活。
  鹿舍里,养殖场负责人赵洋洋正在细心查看已经入舍的鹿。赵洋洋的养鹿之“路”从2015年开始。当时,还是贫困户的赵洋洋一心想着脱贫,打零工、当学徒、干厨师、做生意……结果都不理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电视上看到梅花鹿养殖有市场,便一头扎进这个行业,考察、贷款、建场、购鹿……从此,赵洋洋在鹿舍一待就是9年多。
  “虽然过程坎坷,但结果是好的。”赵洋洋说,2017年起鹿场开始盈利,这些年来,收入都在节节攀升。2018年收入90多万元,2019年到2023年,鹿场的收入基本都稳定在200万元以上,最多的一年超过230万元。
  在搞好自己的养鹿场的同时,赵洋洋还带动更多人走上养鹿致富路。
  “任何人来向我学习养鹿技术,我都免费教。只有把鹿养殖产业规模做大了,技术和品牌做好了,才能把产品卖到全国去,带动更多的养殖户通过养鹿致富。”在赵洋洋的带动下,目前延安全市有50多户鹿养殖户,全市鹿养殖规模达到3000多头,鹿和鹿产品的销路也越来越广,不少都销往了江苏、四川、山东等地。
  脱贫致富有门路,干事创业劲头足。
  “你看那边,黑白花色的是安格斯,黄白花色的是海福特……”在子长市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的一处小型养殖场,看着牛棚里50多头膘肥体健的肉牛,养牛专业户郭王宁高兴地向记者介绍着。
  今年37岁的郭王宁是蜜蜂峪村本地人,在外奔波多年的他,看到这几年村里不少人通过养殖、种大棚富裕起来,也有了返乡创业的心思。郭王宁在心里盘算着,发展什么产业才能把光景过得越来越好。
  恰逢此时,郭王宁得知了政府扶持养牛的信息。原产于澳洲和英格兰的安格斯、海福特两种肉牛不仅肉质细嫩鲜美、育肥期短,而且具有体格健壮、耐粗饲料、适宜放牧、耐寒、产肉量高等优点,因此被子长市农业部门引进,重点向养殖户推广。针对海福特、安格斯、和牛等新优品种,子长市给予每头牛3000元补贴,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养殖户的积极性。
  看到优惠政策,郭王宁动了心。2021年,郭王宁回到家乡做起了“牛”产业。靠着踏实肯干和善于学习,在养牛的第一年,郭王宁就收入了20多万元。2023年7月,郭王宁新建了养殖场,把自家的所有牛集中饲养。“年后,我准备扩大至可容纳200多头牛的养殖场,自己再养100多头,号召村里的养牛散户进养殖场,扩大牛群,把养殖场进一步发展起来,带动更多人致富。”郭王宁说。
  脱贫攻坚期间,延安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产业全覆盖,“5+1”就业扶贫模式带动7.1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4.73万名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带贫益贫机制,光伏扶贫项目惠及13个县(市、区)2.14万户贫困户。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7.62万户20.52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
  进入巩固期以来,我市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推动脱贫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底的3255元增加至2023年底的17442元,年均增速20.5%,脱贫群众收入增量、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实现“两个高于”目标。
   农村更有看头
  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原来我家有几间房子空着,2023年,我把闲置房屋入股到合作社,室内外重新装修,开起了民宿,房屋也利用了,收入也增加了,一举两得。”白马滩镇神玉村村民王旺龙高兴地说。
  距离黄龙县城43公里的白马滩镇,地处澽水之源,关山脚下,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但发展不均衡、集体经济薄弱、产业提升乏力等问题导致乡村发展缺乏活力。
  2023年,黄龙县先行在白马滩镇开展试点工作,为该镇乡村振兴发展打开了新思路。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白马滩镇突破村级行政区划,创新联村党组织建设,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神玉村为中心,联合地域相邻、主导产业相近的白马滩、石门、河西坡3个村,组建白马滩镇旅游产业联村党总支,下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旅游服务特色党小组,48名党小组成员联村包户到人,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依山经济、沿河经济、庭院经济。
  “我们通过‘联村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由联村党总支统一谋划部署,布局产业‘一盘棋’,整合项目、土地和集体资金,将4个村集体经济积累统筹整合,积极申报项目资金,实现了景区统一化运营,旅游标准化服务,农产品增值化加工,形成了联村党建引领、强村产业带动、片区抱团发展的工作格局,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白马滩镇党委书记石玉龙介绍道,“目前,4个村互助联建印象圪崂研学基地、暖山河畔露营基地、白马云栖田园民宿等5个产业项目,引入鑫源核桃开发有限公司、神玉云成研学实践有限公司2个企业与联村党总支合作社合作经营,1333户群众从中获益,联村产业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
  “左边高了,向下移……”大年三十一大早,洛川县黄章便民服务中心尧头村村民段新民和孩子一起贴对联,脸上满是喜悦。
  “这是我们搬入新房过的第一个新年,一定要好好布置一下。”段新民高兴地说,以前走在村里,到处都是漫天黄土,到了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如今可不一样了,房子铺了地暖,通了天然气,住上三室两厅的大居室,与城里没啥区别。
  尧头村的老窑洞年久失修,大部分窑洞破败不堪,而且因整个村子地势低洼,每到雨涝时便险情重重。2022年,村子被确定为洛川县乡村建设示范村,通过对占地面积广、废旧院落多、土地使用率低的旧村进行拆除重建。2022年6月份,村里的老旧窑洞开始拆除,10月份集中进行修建。
  尧头村党支部书记李刚说,拆除旧村,统一规划,建成后的新村共有8排,每排6户,共计48户,巷道硬化、水电入户、亮化绿化一步到位,彻底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
  2023年11月新村建成,21户村民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我们对新村建设很满意,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附近村子的人都来参观,竖起大拇指夸‘好’。”村民邵彩霞说道。
  老百姓的向往,就是使命和担当,就是努力的方向。
  我市坚持全面过硬,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根本目标,在全省率先制定《延安市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市1797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5G基站覆盖1667个行政村,行政村覆盖率90%,乡镇以上行政区、县级以上产业园区覆盖率达100%。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1.4%,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和自然村比例均达到90%。
  ——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全面落实重大事项“四议公开”工作法;有效运用“两说一联”机制,全面排查化解涉农领域矛盾纠纷,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问题排查治理,推动农村移风易俗。
  巨变,在黄土地上书写;力量,在振兴中彰显。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延安人民正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