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7日
初心如磐践使命 奋楫笃行谱新篇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回眸
  记者杜音樵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发新作为。
  积极探索“小切口”立法,跑出地方立法“加速度”;创新开展专题询问,广泛凝聚人民监督合力……翻开延安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履职“画卷”,一幅幅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履职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
  一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强化政治引领把牢人大工作正确方向
  以党的建设引领政治机关建设,以政治建设统领人大工作。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做到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实践要求。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召开全市人大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感悟思想伟力,总结工作经验,凝聚奋进力量;全年集中学习35次,领导干部讲党课15场次,形成调研报告22篇,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依法履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市委大力支持人大工作,积极推进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建设,优化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市委主要领导对人大工作作出批示21件,并亲自到人大常委会宣讲政策、指导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立法规划、重大活动安排、重要监督议题,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人大工作政治保障更加坚实。
  坚持以高度政治自觉落实市委安排部署。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市委要求,加强地方性法规宣传解读,严格预算审查监督,改进专题询问方式,组织代表集中视察中心城市山体沟道综合治理。紧扣市委部署,开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禁止耕地“非粮化”政策下稳定苹果产业面积、畜牧业转型升级等8个专题调研,向市委报告、向市政府转交调研成果,坚决做到市委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扎实推进地方立法强化依法治市法治保障
  “为谁立法?”“立什么法?”“怎么立良法?”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注重务实管用,突出延安特色,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优化立法工作机制。全面贯彻全国、全省地方立法座谈会精神,着力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格局,严把法规立项关、起草关、审议关;推行立法项目人大、政府“双组长”制,同题共答,立法质效明显提升。调整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9个,基层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出台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工作规程,立法机制进一步完善。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小切口”立法,“切”小题目,“切”准特色,“切”细内容,“切”实措施,提升法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023年,开展立法调研、座谈和意见征询42次,完成《延安市养犬管理条例》起草和审议;颁布实施的《延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颁布实施的《延安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条例》成为我国首部农村聚餐安全监管地方性法规。开展《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对已颁布的10部地方性法规开展“回头看”。坚持将普法融入立法全过程,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坚持边实践边总结,“四个主导”等立法经验得到省委、省人大、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坚决维护法制统一。深入推进备案审查制度化、信息化建设,调研指导县(市、区)备案审查工作,专题审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报告,审查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向省人大报备地方性法规3件、规范性文件2件,开展专项清理工作2次,协助市委审查党内规范性文件1件,审查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3件、纠正3件。
  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41项,组织执法检查2次,开展专题询问3次,形成调研、督办报告52件。
  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为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市人大常委会将监督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地调研、监督推进民营经济周“解难”、重大项目建设周“解扣”措施落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专题询问,掌握进度、督办问题,市县两级破解堵点难点944项。强化营商环境硬基础,市县联动开展《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同步监督市中级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专项评议+满意度测评”,聚焦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力争做到敢问、善问、真问,坚持现场答、脱稿答、直接答,及时向社会公布询问情况和测评结果,广泛凝聚监督合力,力求问出责任、问出措施、问出实效。2023年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95.24%,排名全省第三。强化干部作风能力建设硬保障,加强任后监督,听取和评议6名国家机关负责人履职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持续转变。
  强化人大财经监督,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深入监督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开展预算联网监督分析预警,扎实推进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严管公共财政“钱袋子”。监督国有金融企业资产管理,推动建立出资人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审议意见落实,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7.4%,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用实实在在的人大监督之举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督促相关部门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深化基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地督办科技创新、“智慧城管”建设、城市改造房屋征收审议意见,督办《陕西省全民健身条例》《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执法检查意见。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市人大常委会每年调研全市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推进解决环保突出问题。开展《延安市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对照法规条款开展明察暗访,列出责任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等5个方面的问题清单。跟进督办环境保护“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意见,抽查的61个问题均已整改到位;督办森林防火相关审议意见,市人民政府完善防火规划,充实专业力量,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可持续发展生态屏障更加坚实。
  “民之所盼,我必念之。”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听取和审议市级教育资源划转宝塔区管理运行情况的报告,推动解决资产移交、教师队伍建设、办学经费落实等问题。深入5个县区、19个部门单位调研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机制建设,组织专题询问、专项评议和满意度测评,助力“健康延安”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入群众面对面了解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情况,督办审议意见,推动健全保障措施,改革救助机制,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高度关注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常委会班子成员带队,工委分工负责、跟进督办,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的民生实事已全部办结。
  平安延安建设事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法官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机制建设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推进队伍建设,深化查纠整改,健全制度机制。听取和审议检察建议工作报告,明确落实措施、治理效能和组织保障,推动构建“多方共同参与、共治共建共享”的检察建议格局;跟进督办公安机关罚没收入审议意见,促进依法行政,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延安、法治延安。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支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健全联系服务机制,持续完善代表执行职务的制度机制,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们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强化履职服务保障。全年培训人大代表292人(次),完成省市人大代表全员轮训。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立法、执法检查和调研督办。组织省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中心城市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推动解决居民用水和后期管护等问题,建管治并举提升治理成效。指导宝塔区、安塞区信息化赋能、试点先行,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夯实工委监督责任,重点督办17件代表建议。专项督办与专题审议相结合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150件建议,代表满意145件、基本满意5件,满意率96.67%。
  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制定《延安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延安市人大代表优秀建议和先进办理单位评选表彰办法》,组织代表公开承诺、履职登记、接待选民,建立代表建议办理激励机制,激发代表履职内生动力。扎实开展“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各级代表积极投身科学立法保善治、决议决定助发展、调研视察献良策、任后监督促履职、代表家站办实事、自身建设提能力六项行动,发挥了参与决策、监督推动、桥梁纽带、模范带头作用。
  推进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工作。落实市委民生实事谋划“六原则”,拓宽项目来源渠道,优化征集论证选定程序,强化预算资金保障,明确年度完成时限,充分发挥代表在项目确定和监督中的作用,民生实事普惠性、公益性、代表性、可行性有效提升。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自身建设始终都是市人大常委会的核心课题。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着眼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主动抬高标杆、加压奋进,不断强基固本、激浊扬清,多措并举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凝心聚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坚持立改废并举,修订完善常委会和机关工作制度38项,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细化专题询问、民生实事代表票决、代表建议办理三项工作流程,健全学习培训、宣传调研、工作联系、运行管理四项机制。主任会议每月听取年度工作进展汇报,形成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
  强化机构队伍建设。紧扣年度任务,组织人员考察学习地方立法、优化营商环境、代表联络站建设等工作经验;选派干部到无锡和乡镇挂职,安排科级干部在市信访局跟班锻炼;逐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纠治“四风”,弘扬新风正气,着力打造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注重市县人大联动。市人大常委会联系指导县(市、区)人大工作,市县联动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项调研,合力推进备案审查、预算联网监督和信息化建设,总结推广经验、加强交流互鉴。宝塔区在全省推介了“民情五步工作法”,安塞区建立代表履职“三项机制”,吴起县以“学习+调研+宣讲”服务代表履职,志丹县形成“五访五助推”代表履职模式,子长市围绕“1234”主线提升监督实效,延川县推行监督“五字决”,延长县“闭环式”监督助力“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甘泉县开展“八式”工作监督,富县突出“跟踪督办问效、承诺践诺评议、智慧平台建设”三项工作,宜川县锚定三个“突出”依法监督,洛川县率先“将代表联络站建在劳务集中地”,黄陵县突出“五个坚持”强化“三大职能”,黄龙县“五抓五提升”深化“四个机关”建设,全市人大工作守正创新、亮点纷呈。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书写新辉煌。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牢政治方向,秉持法治理念,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努力为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突破起势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