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7日
议政建言汇民声 凝心聚力启新程


  市政协委员王延雄:
  将延安打造成“世界级文旅研学首选地”
  
记者谷嫦瑜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方向,延安文旅产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创意新阶段。市政协委员、民建延安市委会委员、延安大学5·23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延雄认为,实施“红色培训”和“文旅研学”双轮驱动,可以实现党员和群众两个群体全覆盖。为此,他建议,要针对党员干部大力发展“红色培训”,将延安打造成为全国干部教育的首选地和全国干部教育的新高地。针对普通群众则大力扶持“文旅研学”,将延安打造成“世界级文旅研学首选地”。
  目前,“红色培训”已成为延安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市委党校、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已经成为红色教育培训的主力军。以典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延安润泽东方红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等为主要代表的38家民营培训机构也在积极转型,针对游客群体探索“新红培”模式。王延雄表示,如何破解延安旅游淡季难题、破解民营红培机构的发展难题,使延安成为“世界级文旅研学首选地”,要通过加强文旅研学线路的设计,研学课程的开发,提升景区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讲解人员综合素质,切实使延安文旅产业能够获得质的提升。
  市政协委员朱田田:
  更多关注特殊儿童教育
  
记者 姜顺
  特殊儿童是指有学习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身体残疾以及智力障碍的孩子。这类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需要特殊的支持和关注。
  市政协委员朱田田在工作之余,关注更多的是特殊儿童的教育。“目前,我市有些地方特殊儿童教育资源不均衡,特殊教育学校和师资力量不足;社会认知和包容度不够,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存在偏见;特殊儿童家庭面临较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在经过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朱田田带来了加强特殊儿童教育的建议。她提出,一是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增加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和师资培养;二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特殊教育事业。三是建立多元化的特殊教育评估体系,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教育;四是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特殊儿童的认知和包容度;五是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减轻他们的负担。
  “特殊儿童群体需要更多的呵护和关怀。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人关注特殊儿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与所有人拥有共同的一片蓝天,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朱田田说。
  市政协委员林天寿:大力发展枣芽茶产业
   为枣农开辟增收新渠道
  
记者李星棋
  “以延川县为核心的延安沿黄地区枣树面积达到17.45万亩。但由于气候变化,枣农收益受到影响。”市政协委员、陕西金字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天寿建议,全市应大力推动枣芽茶产业发展,为红枣产业延链补链找到新路径,为枣农开辟增收新渠道。
  “《本草纲目》记载,枣芽具有清肝明目、静心安神、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据林天寿介绍,相关机构对延川枣树芽进行了成分鉴定,发现其含有大量的“黄酮-双-葡萄糖甙”物质,具有安神助眠的功能。
  林天寿和他的团队积极探索,将枣芽茶制成了安神助眠的养生茶。他说,枣芽茶口感独特,功能显著,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每亩枣园可采芽200斤,每4.5斤枣芽可加工枣芽茶1斤,每斤按照30元采摘费计算,每亩就能为农民增加6000元劳务收入。”
  枣芽茶产业对于乡村经济的贡献效果显著,林天寿建议,要加大对千百年以上老枣树的保护力度,其营养素含量更多。其次,要出台相关政策,培养更多的茶艺师、制茶师,为枣芽茶发展储备更多人才。同时要不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才能实现枣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市政协委员任丽华:让社区居民乐享
  幸福“食光”
 
 记者叶四青
  “在居民小区配建社区食堂,可让小区居民享受下楼即食的服务,通过提供个性化定制与健康营养搭配的订购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让大家吃得健康、营养,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固定就餐场所,向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也让不方便照顾老人的年轻人更加放心干事业、服务社会。”市政协委员、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子长管理部副主任任丽华说。
  任丽华建议,首先要加大政策扶持与补贴力度,积极盘活社区配套用房、闲置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房产等资源,无偿或低偿用于社区食堂建设,吸引优质社会餐饮企业“拎包入住”。其次,要出台相关准入审批政策、建设补贴、特定就餐人群补贴以及水电气等优惠政策,建立考核机制,考核合格发放建设补贴、就餐补贴,降低社区食堂运营成本。与此同时,依托街道、社区以及公益组织,组织志愿者力量联合小区物业加入配送队伍,向孤寡老人、残疾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通过精细化运营和高水平管理,才能将社区食堂打造成老百姓满意的食堂。”任丽华还建议,让优秀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参与社区食堂的建设运营或供应链,在食材采购、人员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优势,降低社区食堂的运营成本,保持“微利可持续”,让老百姓吃上经济、实惠、可口、营养健康的餐食。
  市政协委员赵莹莹:
  农村教育要“基本均衡”,更要“优质均衡”
  记者 贺秋平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全市基层教育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农村学校仍存在着学生流失严重、教师流动性大等一些现实问题。”市政协委员赵莹莹说。
  从事教育工作19年,赵莹莹一直热心关注着基层教育的发展。今年,她主动申请来到子长市寺湾中心学校支教。“现在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是面临生源流失的问题,我们学校9个年级现在只有100余名学生,其中多是一些留守儿童或者特殊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也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赵莹莹说。
  在实际工作中,赵莹莹发现,农村教育存在着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投入不均等短板,导致很多农村家庭背负经济压力将孩子转到城镇学校。“但是也有很多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只能留在农村就读,农村学校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赵莹莹认为,农村学校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赵莹莹建议,要保障农村学校均衡发展首先得留住教师,要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职称倾斜政策;要加大骨干教师交流力度,扩大“送教下乡”的辐射面,鼓励城镇教师来农村学校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要加强校际联合体办学,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师生互通,来逐渐缩短城乡教育差距;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经费比例,优先农村教育的资源配置。
  “提升我市农村教育质量需要从改善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共同着手,多管齐下,真正促进农村教育质量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发展,让农村学校留得住孩子,留下来的孩子拥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赵莹莹说。
  市政协委员王莉:
   增设慢性病老年患者开处方窗口
  记者王静
  市政协委员王莉告诉记者,慢性病患者需要在医院开处方以后才能购药,这给一部分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他们以前买药都是结合自己的慢性病在附近药店购药,而现在慢性病患者在药店购药需要处方,给这些老年人带来不便,她建议,各大医院适当增设给慢性病老年患者开处方的窗口。
  王莉在调研中发现,去医院开处方,有些窗口留的号不多,需去几次才能挂上号。挂号以后在一个医院由于药品短缺开不全需要的药,还要在另一个医院再挂号,再开处方。同时,一次处方只给买一个月服用量的药,这样月月要跑,而且每月甚至要跑几次,对于年龄较大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王莉建议,各大医院在每天固定开处方号的基础上,针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单独增设开处方窗口,不要让老年人总是往返在开处方、取药的路上。
  市政协委员王凌:
   规范城区道路部分交通标志标线
  
记者王静
  近年来,延安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状况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市政协委员、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凌在调研中发现,城区部分道路标线、标志设置不规范,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
  王凌家住马家湾,所以对红化周边的交通情况较为熟悉。他发现,红化沟口下来由北向南的左转车辆,不能在中皇酒店桥直行左转,须绕行至杜甫川小学门口掉头再左转,在上下学时段使学校门口变得更加拥堵。因此他建议,由红化沟车辆直行中皇酒店桥进行左转,无需到杜甫川小学门口掉头。
  “延安新区道路多处标线设置也不合理,如江苏中学后门,上城壹号、叁号北门等车库出来双黄实线不能左转。建议将小区车库门口双黄实线改为虚线。”王凌说。
  王凌还建议在西过境路柳林路至杜甫川南路交汇处,进城方向设置左转车道,加装信号灯,以缓解朗润居小区门口十字交通拥堵现状。延安大学新校区门口和轩辕大道西头处是一个标准的十字路口,无需设置转盘,加装信号灯即可提高通行效率。
  市政协委员党建华:
  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
  
记者 李星棋
  “传统村落承载的不只是乡愁,也承载着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信息。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村落开始衰落,亟待保护。”市政协委员党建华建议,要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传承好珍贵的文化遗产。
  党建华在调研时发现,延安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13个,省级传统村落72个,但有部分传统村落由于没有保护利用而被破坏,令人痛惜。
  党建华建议,要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对古建筑群、古街道、古井、古树等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保护,通过建立村史馆或村落民俗馆、将传统村落纳入当地旅游发展规划、支持传统村落参与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等方式,加强对传统村落中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方言等方面的保护与传承。
  党建华说,传统村落的保护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和传承,进一步挖掘、抢救、整理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传统村落的文化魅力,发挥其文化价值。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资、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和旅游开发等项目,打造若干条古迹研学旅游路线,让传统村落的历史“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