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0日
长城在吴起拐了个弯
马雨平 张燕
长城镇边墙渠明长城墩台
长城镇境内的明长城

  一
  车子刚爬上墩洼梁,就嗅到了明朝的味道。
  放眼望去,黄土泱泱,白草茫茫。山风、林响,雉鸣、尘起。恍惚间,似乎有一队队蒙古人的铁骑从山梁后呼啸而来。鼙鼓震天,狼烟四起。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眼前就会闪现出一幅古代沙场征战图。站在初冬吴起县的山梁上,这就是我对于白于山的印象。
  好一个白于山,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川串着川,川衔着川。历经千百年的风雨磨砺逐渐萎缩干瘪,在苍茫的黄土高原上,依然雍容华贵,气象万千。远处山顶上的墩台,饱满坚挺,浑圆裸露,哺育了一个王朝,繁衍了一地子民。
  在山梁上盘旋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长城镇。吴起县、长城镇,这真是两个让人心跳的地名。8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天高云淡。一支队伍从南方历尽艰难,在血与火中长途跋涉,行程二万五千里,来到了吴起县。从此中国革命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转折。“不到长城非好汉”,自从中央红军到了吴起,这群好汉就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场掀天揭地的大事业。
  到了一个叫边墙渠的村子时,车子向东北山坡盘旋而上。山路陡峭而曲折,车后扬起了漫天的黄尘。我们在黄尘里贪婪地四下张望、拍摄,寻找长城的影子。沟壑纵横,塬峁逶迤。终于,一条黄土长墙从东北方向的山梁上呼啸而来,然后又向西北方向迤逦而去。在最高端的山顶上耸起了几座黄土高台,傲然挺立,俯视着四下里的群山。我们来到一座墩台下,抬头仰望,高约5米,夯层厚13厘米,底边长9米之多。四下的柠条丛里散落着零星的碎砖,表明它过去曾经用砖包砌过外墙。
  大沟对面是一座座高大浑圆的山峁,那已经是靖边县的地界了。五百年前,这里就是明朝阻击蒙古人的边防线。不需要太多的历史知识,也能明白一个事实:白于山崛起的地方,到处是雄性荷尔蒙的味道。千百年来,匈奴的汗血宝马,党项人的铁鹞子,鞑靼的铁骑,女真的马队,一次次越过长城南下,一次次蹂躏这温顺的黄土地。一代代汉人就在这边塞之地为了守护家园而广筑长城,明朝也因此成为中国长城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朝代。朱元璋依靠“高筑墙”平定群雄、驱逐胡虏,建立了汉家276年江山。洪武二年(1369)六月,明军指挥朱明率部攻克延安并收取陕北诸县,沿河套南缘宋夏军寨遗址上修筑了18个军寨。洪武四年(1371)正月,朱元璋派冯胜在陕北沿边“缮治城池”将许多宋代要塞城池继续扩展增高。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率军深入大漠北征,并设九边重镇,分地守御。由于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当时属于陕西管辖,在陕北也留下了“武出三边”的称号。
  北元政权遁入大漠后,分裂为3个部落,在陕北边外活动的主要是鞑靼部。永乐之后,明廷放弃了黄河以北的东胜卫,防线南退数百里,明朝北境再无黄河天险可守,陕北北部直接暴露在鞑靼骑兵面前。鞑靼部盘踞在河套地区,屡屡南下侵扰,因此明朝的边患便由故元遗兵变成了套寇入侵。“昔人失却榆关险,腥秽中华千古羞。”陕北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在宋夏、宋金边境百年之后再次成为边塞冲突之地,深受兵燹的蹂躏,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这些进入陕北的鞑靼骑兵,他们一路呼啸而来的时候,是没有后勤,也不带军需品的。战争的一切补给都是靠抢掠,战争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抢掠。鞑靼的旗帜上不再有成吉思汗的荣光,落寞的草原、恶劣的生存条件迫使他们不得不每天都在思考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也无怪汉人称他们为套寇。这些故元的后遗们,心里早已经没有了光复大元的欲望,他们的血液里只留下了原始的冲动,那就是杀戮和掠夺。吃着豌豆面糊糊、洋芋的陕北人,在体格上是远远比不过吃牛羊肉、喝马奶子酒的蒙古人。加上在广袤的草原里养出来壮硕骏马的加持,在冷兵器时代,蒙古的骑兵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陕北的沟沟岔岔尚能够阻碍迟滞马队的奔驰,但是一旦让他们冲入了陕北的河谷,一旦让他们冲入了无定河川、洛河川,那明军几乎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他们的冲杀。
  于是明朝从府谷的黄河畔开始,到宁夏的盐池,在河谷源头的险要山头上,为自己的家园筑起了一个个城堡,在山脊上修起了一道高高的围墙,把家园围起来。明长城在陕北不叫长城,尽管史学家将陕北这段长城称为秦塞长城或延绥长城,但在明朝,它有个新名字:边墙。有明一朝,连患不息。费时70余年,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在陕北建成了包括两道边墙在内,总长3300里、城堡46座、墩台260多个、哨寨800余个的多层带式防御的边防体系。在明长城全线中,只有在陕北长城这一段采用了两墙夹道的结构。
  在边墙渠流连了许久后,我们在山梁上向东南行进。这条边墙从靖边进入瓦窑湾村后就开始转为西北走向,经二道坝村、孙崾崄村和双湾涧村,跨过红柳河,过周湾镇的马家湾、罗涧村,在东湾村青杨山,跨罗涧河而出吴起县界,进入定边县境。明长城在吴起境内,穿过长城、周湾、吴仓堡3镇,5个行政村,全长约15千米,沿线共有33座墩台。秦塞长城39座城堡中,在吴起县境内的有3个。长城经过的双湾涧乡,也因此在1961年特意改名为长城公社。
  二
  在沟对面的东南山坡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村子。它就是我们要考察的宁塞营。正统年间,面对鞑靼无休止的侵扰,明朝由西至东依次设立定边营、旧安边营、宁塞营、靖边营,以堵截蒙古经河套南下的道路。正统二年(1437),守备延绥的监察御史章聪在北宋兀刺城遗址基础上修建设立了宁塞营,归延安卫管辖。正统三年(1438)二月,陕西都司委署都指挥佥事陈斌守备宁塞营及马营。章聪在白于山设立宁塞营,不仅控制了蒙古势力沿红柳河南下直入延安的要隘,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卫在宁塞营东南保安境内的大盐池。史料记载大盐池在今延安志丹县境内,当时是陕北一个重要的产盐地。洪武年间就设置了巡检司与把截所,对盐池加以控制,防止盗挖、抢掠。可见,宁塞营不仅有军事防御功能,还有保障经济功能。
  到了成化年间,延绥巡抚余子俊在陕北创造出了全新的军事设施奇观。余子俊在任上建成了包括二边、大边和营堡在内完整的陕北段长城防御体系。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督修改建宁塞营,撤三岔堡军驻守。辖宁塞川以北、洛河至颗颗川以东地域。宁塞营城堡东距靖边营20里,西至把都河堡25里,南至保安城140里,北距大边不到2里。设守备1名、操守1名、把总1名、外委1名,驻军编员最多2445名,步兵100名,骡马1571匹。据《延绥镇志》记载,宁塞营周长4里3分,楼铺18座。隆庆六年(1572),牌楼、垛口高2丈8尺。万历六年(1578),砖砌牌楼、垛口,并进一步加高5尺,共高3丈3尺,有墩台56座。
  车子从河道里爬上山坡,转入台地时现出了一道高高的土墙。我们由一个豁口闯进了宁塞营堡。作为军事营堡,宁塞营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再,现在只是一个叫作黄涧村的落寞小山村。一些砍头柳在堡墙的坡根下随意乱长,几处农家小院散落在平缓的台地上。我们在堡内长时间驻留,在一地的断壁残垣和瓦砾砖渣中细细打捞宁塞营的血色岁月。
  作为秦塞长城一个重要的城堡,宁塞营的军事功能是通过一次次血与火的战争洗礼才实现的。嘉靖二十四年(1545)七月,蒙古俺答部数万骑兵离开河套,长驱南下,悍然进犯宁塞营、保安城和安塞县境。三边总督张瑜积极备战,结果还是不能直撄其锋,副总兵李琦被困在靖边墩儿山数日。延绥腹里援兵赶到后,才迫使俺答部退去。三个月后,鞑靼又趁隙进击清平堡,明守将副总兵萧汉败绩,游击高极战死。
  嘉靖二十五年(1546)七月,俺答汗率部十万余骑闪击宁塞川,由宁塞营一路攻掠延安、庆阳、保安等地,明三边数十万守军屡战屡败,只能任其一路掳掠。俺答汗部朝掠白于山,暮犯渭河边,一路南下至三原、泾阳等地。让延绥镇惊恐、西安府震悚。三边总督曾铣率兵数千驻塞门指挥防御战,对来势凶猛的鞑靼,他采取围魏救赵之计,派参将李珍深入敌后,攻击俺答部在河套的老巢,终于在马梁山阴斩敌百余。“寇闻之,始遁。”
  可惜,明朝军备积弊已深,鞑靼不时派兵骚扰边塞,致使陕北边民不敢樵采。曾铣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率军入套搜击鞑靼,略有小胜。朝廷“诏增铣俸一级,赐银币有加。”嘉靖三十二年(1553),俺答部、吉能部大举进犯波罗堡、宁塞堡等地,总兵张承荫率兵勉力击退。秋季,又进犯延绥、庆阳,绕过延安城直掠鄜州和中部县城。明守军无力抵御,一任纵掠。
  “长城关外暮飞云,萧瑟秋风雁几群。戍士牧儿频借问,只今谁是李将军。”长城虽在,却无龙城飞将来守,鞑靼终于成为明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一个人老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政权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尤其是明王朝,靠着一个家族,拖着一个庞大的国家向前,始则奋发,然后疲惫,终于羸弱,行将就木之躯在内外交困之下终于轰然倒下。然而压垮明朝这个庞然大物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来自于陕北,来自这白于山的长城脚下。到了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上台时,外患未止,内忧骤起。靖边柳树涧的张献忠纵横西南,米脂银川驿的李自成扫荡西北。焦头烂额的朱由检在崇祯三年(1630)将宁塞营改为堡,降低了其军事级别。堡内仅配把总1名,驻兵983名,马570匹。
  宁塞营一降格为堡,就注定了朱由检不会过一个舒心的大年。腊月,宁塞堡战火又起,不过这次让明廷闹心的却不是套寇。随着陕北军屯制的普遍败坏,加上延安府一年无雨,陕北大地村堡寥落,户口萧条。以致“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宁塞营当地人神一元和高应登揭竿而起,攻破新安边营,占据宁塞营,杀死参将陈三槐。神一元以宁塞营为大本营,围攻靖边营,攻陷柳树涧营。次年正月,又攻占了保安县。明军派出官兵进剿,神一元、高应登战死保安城下。神一元的弟弟神一魁继续抗击明军。神一魁率军西突宁夏,围困庆阳府,攻克合水县城,起义部队发展到六七万之众。三边总督杨鹤诱降了神一魁。崇祯四年(1631),延绥巡抚洪承畴让守备贺人龙设下鸿门宴招待受抚人员。酒酣之际,伏兵冲出,杀死义军320人。神一魁拼死冲出,辗转回到宁塞堡,劫持守将吴弘器、范礼,重举义旗。半年后,神一魁被义军叛徒杀害。
  数十年前,当地人曾在宁塞营里发现铁钟、铁塔、铁鼎、香炉、石碑和铁炮等遗物。
  望着沟底汩汩流淌的小河,我们久久不语。
  三
  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周湾镇的把都河堡。沿路,我们不时停车,攀上山坡,寻勘边墙遗迹。这条线上是大边遗址,长城随势就形,沿山顺坡,在莽莽苍苍的山梁上向西北延伸,翻山越涧,时隐时现。有些城墙高达四米,有些倾颓仅余三尺。经过村庄田地时,多遭人力破坏,以致消失不见。险要高峰处的墩台几乎全部失去了包砖,残高5至8米不等。长城在陕北不同地貌呈现出的是不同的视觉效果。东北部黄河西岸的边墙突兀高耸,中西部风沙草滩区的边墙巍然倔强,而位于白于山吴起这段的长城和在榆林境内的相比,更显得苍凉伟岸。
  我们跟着导航到了徐台子村,曲曲弯弯地折进了一条窄窄的小河沟。车子爬上山坡,我们停车坐望,只见一座小小的堡子横亘在东南山坡台地上,黄土夯筑而成的城墙从山顶环绕一周,清晰明朗。堡子山体部分整体略呈三角形,蜿蜒至河道上方的一个涧台上时似一个开口簸箕。堡子东北、西南方向皆为涧沟,无路可入。在堡子的山巅,傲然屹立着3个墩台,气象威严。
  转了几个陡峭的弯道之后,进入堡内。城堡内无有人居,只有层层梯田。田地里随处可见石头、砖瓦和瓷片。东南方向的山脊上,有个20亩左右的小城堡,就是旧志说的骑兵营地。《延绥镇志》载:“把都河堡,成化十年余子俊置,西至永济堡三十里,城周长三里八十步,楼铺十座。驻兵六百二十二名,马三百二十五匹,守备一员。”把都河堡隶属靖边卫,在隆庆六年(1572)时两次被加高,万历六年(1578)又用砖包了垛口。次年,延绥镇将把都河堡撤并入宁塞堡。
  把都河堡川道狭窄,山高路险,但也少不了抗击鞑靼的战事。嘉靖三十五年(1556)九月,鞑靼3万余骑自宁塞营、靖边营之间折垣而入。明游击将军吕经率兵列阵于把都河口。同时,驻安边营参将和固原家丁也赶来埋伏在把都河周边的山头上。半夜时分,鞑靼兵至,望见把都河两边黑黢黢的山上旗帜乱摇,遂不敢进。千总郭兆等趁夜杀出,斩首170余级。其后数日,每晚都有鞑靼散兵潜逃出长城。
  这次我们在吴起见到的长城主要是大边,在二边沿线,除了墩洼、徐台子等处山顶有一些墩台之外,鲜有二边城墙遗迹。可能是因为有了大边之后,再未对二边进行维修加固,加之二边主要是铲山筑墙而成的,才在岁月无穷的风雨中湮没不见。
  在吴起一望无垠的高原上潜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我们感叹古人的创造和生存的艰难,领略长城文化的雄浑博大和苍凉无穷。吴起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由于地处边塞,战争的阴影就一直挥散不去。战国时期,卫国人吴起投奔魏国,攻打秦国获得河西之地。公元前396年,吴起任西河郡守,为千年之后留下了一个县名。区区一县之壤,竟然地分两国,半属秦半属魏。五胡乱华时期,半属前赵半属后赵。唐合宋分,金元一并。到了明朝,重见汉家旗帜,又被鞑靼屡扰,总是在流离中颠颠簸簸,总是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冲突中煅烧、蹂躏、煎熬、融合。
  每当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时候,陕北这块柔顺无比沉睡了千万年的黄土,就一次次积极地凝聚起来,夯土为墙、积石成墩,站了起来,站成了一道长城,让游牧民族的战马久久徘徊,不能顺着陕北的一道道河谷直驱南下,闯进延安府、威胁关中道,默默地承担着守护百姓的责任。每当游牧民族融入中原王朝,河山一统、天下太平的时候,陕北大地就铸甲销戈,归马放牛,在黄河的臂弯里静静沉睡,繁衍着地老天荒的岁月。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回思未筑边城日,曾得清平似此不?”这是明三边总制杨一清巡视陕北边防时作的一首七律中的几句。他用几近骄傲的心情高度肯定了边墙对于百姓生活的积极作用。回顾中国千年长城建造史,我们可以说长城是农耕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无怪乎有些像女真那样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也不遗余力地修起了长城。黄河壶口东岸的山坡上,还遗存着清同治年间为防止西捻军东返所修的长城——这段长城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一次修筑长城。一度有人认为长城是保守自固的表现,可是在中国千年的农业社会历史中,国有长城、家有院墙,城墙内才能有平安祥和的家园啊!中国有无数的文物,但只有长城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国难家危时刻,挺身而起,虽千万人吾往也;国泰民安时期,功遂身退,不为人间留浮名。这就是陕北,这就是陕北的长城,这就是陕北的人。
  把都河堡再往西南的吴仓堡镇还有个明朝的永济堡,还有更多的秦长城遗址、宋军寨遗址。可天色已晚,我们不得不中止考察,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归程。弦月东起,暮色霭霭。万灵归于阒寂,高原渐趋深沉。在苍茫的暮色中,在身后高远的山梁上,一条暗影沿山向远而去,隐入黑暗,终于不见。
  它就是我刚刚朝拜过的边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