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6日
在为民服务上用心用情用力
——论深入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刚刚闭幕的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用心就要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我们党为人民而生,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写在旗帜上,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到“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无不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过去一年,我市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就是全市上下奋楫扬帆,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的最好体现。新征程上,我们要做到用心造福人民群众,就要打心底里热爱人民、尊重群众,善于从辉煌党史中充分汲取一心为民的初心力量,得到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血浓于水动人故事的精神滋养,牢固树立人民情怀。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重视群众工作,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服务群众、落实工作、改进作风的重要途径,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肩负起、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职责使命。 
  用情就要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大会上宣布了2024年延安市民生10件实事项目,这份“民生清单”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件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事事回应百姓心中期待。而这份诚意满满的“民生清单”,体现了广大代表“身入”基层一线,善于从群众中掌握实情,寻究问题产生的症结源头的为民情怀亲民作风。尤其是市两会胜利闭幕的第二天,环卫工人们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的免费早餐,这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是市委、市政府关心关怀基层一线群众,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举措。造福人民群众,就要带着真情实感深入基层一线,远的近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像走亲戚、访朋友一样饱含深情、充满热情,做到深入基层、情到基层。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既要同情更要共情,要善于设身处地去聆听群众的“闲言碎语”,甚至是“埋怨抱怨”,从中找准、找清、找全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用情感的温度增加造福人民的精度。
  用力就要务求实效、务求满意。群众工作效果好不好,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唯有以为民服务之“矢”,精确瞄准并用力击中群众需求之“的”,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到老百姓心里去,也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成效。我们要紧盯重点群体稳就业,让群众端稳端牢手中“饭碗”;要聚焦优质均衡强教育,让更多孩子家门口上好学;要深化三医联动促健康,让群众看病不难更不贵;要坚持文化惠民优供给,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要完善保障体系兜底线,让困难群众无后顾之忧。我们要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成色上取得新突破,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到田间地头、社区院落,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地做好群众工作,把群众事办到点子上,落实在行动上。既要“马上就办”,更要“一次办好”,让群众鼓掌叫好,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再奋蹄。我们要一以贯之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常怀“大我小我,无我忘我”的大气,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用心用力把为民情怀融入各项工作中,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尺。持续聚焦群众所需,回应民生所盼,推动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项项暖心举措普惠于民,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