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狮舞 ●非遗展演活动现场 ● 面花制作 ●非遗进校园活动 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钟瑞 王子琪 惠淑荣
富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文风俗与地域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非遗文化,它们在今天依旧绚丽夺目、历久弥新。
今年以来,富县始终坚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贯彻到非遗工作的各个方面,以设置非遗传习所为抓手,在深入发掘非遗传统技艺的同时,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将非遗传承与群众性文化活动交叉融合,走出了一条向上面向全国、向下联通城乡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深耕沃土
阳春三月,洛水微漾,春意在鄜州大地萌动。走进张家湾幼儿园,教室墙壁上陈列着孩子们参与非遗公开课的精彩瞬间和优秀作品,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好奇与自豪。
依托“巧媳妇合作社”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张家湾幼儿园充分利用地理资源,多次举办了非遗公开课、教师非遗技能培训以及非遗研学等系列活动。
“‘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我园主要包括剪纸、熏画和面花等内容,每周都会请富县剪纸非遗传承人薛爱玲老师来为孩子们上一节免费的公开课。这种活动对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想素质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与提升。”张家湾镇幼儿园园长李莹说。
张家湾幼儿园只是全县非遗进校园的一个缩影,非遗进校园是非遗三进——“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中的重要部分,作为突出工作重点推进。
非遗进校园是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的有效方式。据了解,目前“非遗进校园”已经覆盖了富县城区内的所有小学和幼儿园,乡镇也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相关活动,传统文化在学校内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真正“活”了起来。
薪火相传
3月24日,位于沙梁街的张红英面花传习所内十分热闹。揉、捏、捻、搓,各色的面团在一双双巧手中翻腾变幻着,最终以栩栩如生的姿态跃然眼前。周围的群众驻足观赏着面花精美的式样和传承人娴熟的手法,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
“传习所的建立是为了保护,也是为了传承。所内经常有群众来学习观摩,每年都会招收学员,为面花的发展培养更多人才。”面花传习所的负责人张红英边揉面边说。
传习所是集非遗作品制作、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手工作坊。培养了一百余位掌握面花非遗技艺的传承人的面花传习所,每逢过年过节或是民众家有喜丧事时最为繁忙。传习所的设立不仅带动了贫困户就业,还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花馍是富县人逢年过节都要做的,这里的花馍比自己家做的更好看些。看着它被选进非遗,我们心里都很骄傲。”在传习所内看得起劲的群众乐呵呵地说。
目前,富县共设有非遗传习所15处,新建并开放了面花、摆路鼓、舞狮、民歌传习所。非遗传承人在带领群众制作非遗作品时通常伴随着浅显而富有吸引力的讲解,群众通过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及触觉,对非遗文化也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联通城乡
去年6月,《非遗里的中国》栏目组走进陕西,富县熏画在陕西省众多非遗项目中脱颖而出,在央视舞台惊艳亮相,塑造了亮眼的地方名片。“以火为笔,以烟为墨。在水与火的交融、烟与纸的碰撞中,熏画由此诞生。”
向上,推动非遗项目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向下,非遗俨然已经成为联通城乡的文化枢纽。
为促进乡镇文化发展,县文化与旅游局辐射全县,指导了羊泉、吉子现、寺仙镇、直罗镇、牛武镇五个乡镇的系列文化活动。非遗作为城乡文化的典范,在活动中突破了空间藩篱,将城乡居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文化活动硕果累累,非遗发展欣欣向荣。
近日,富县鄜州博物馆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这里,历时三天的非遗展示和展演活动周系列活动成功举行,这是一场让观众们眼前一亮的视觉盛宴。
龙飞狮舞,锣鼓齐鸣。龙狮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考验着参演人员的耐力,对团队的协调协作能力也是一种挑战。身姿矫健的参演者们不断变换队形,与阵阵锣鼓声应和着,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擂鼓筛锣,铿锵顿挫,富有节奏的韵律中蕴涵着强劲的力量。
民歌传唱,秦声秦韵。“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嘹亮的歌声饱含热情,唱出了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压轴出场的秦腔高亢激越,浑厚慷慨,富有民族个性的同时不失庄重诙谐。
春光无限好,奋进正当时。目前,富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0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面向未来,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社会基础雄厚、后劲十足,接下来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文化在富县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富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国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