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30日
十公里的“红色小长征”
记者 谷嫦瑜
    ●“小红军”们庄严肃立
  3月29日,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共青团延安市委、延安市少工委、陕甘宁边区革命英烈纪念馆、延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延安大学鲁艺学院、延安红二十六军红军小学在延安“四·八”烈士陵园共同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示范活动。
  清晨6时50分,延安红二十六军红军小学(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三年级六班的李钰淇已经将红军服穿戴整齐,崭新的红领巾鲜艳平整,映着小姑娘的脸庞也格外英气。“妈妈,你快点呀,今天‘红色小长征’我想举我们班的队旗,得去早一点。”李钰淇说。
  在孩子的催促下,母亲王媛媛抓起钥匙,跟孩子一起出了门。一路上,她不厌其烦地叮嘱孩子:“路上注意安全,累了要给老师说,小白花拿好别弄坏了……”“妈妈,我都参加了几次‘小长征’了,哪一次掉过队?红军当年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胜利了,我们这点路程不算什么。”李钰淇如是回答。
  走进校园,李钰淇快步走入班级队伍,和同学们热切地讨论着今天的活动内容,孩子们之间互相整理着帽子和绑腿,脸上满是认真与期待。
  这是延安红二十六军红军小学每年一次的“红色小长征”,一至六年级的所有师生,会穿上红军服,利用半天时间,前往延安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程。今年,他们的目的地是“四·八”烈士陵园,距离学校5公里,往返路程10多公里。
  “我校自建校以来,每年都会组织‘红色小长征’徒步越野活动,每年的活动主题不同,目的地是延安的各个革命纪念地。希望通过这样特殊的实践课程,磨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并将延安的革命历史谨记于心。”延安红二十六军红军小学校长王红霞说,即使是一年级的小不点,也能坚持走完全程,完成这样的一次徒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8时整,孩子们从学校正式出发,4人一排,70多个队列,沿着新老城区连接线杜家沟一路前行。如果你站在延安新区的高处学习书院,将会看到一条数百米长的“巨龙”在整齐地移动,就像一支真正训练有素的部队穿越而来。
  一路上,孩子们迎接着路人好奇与欣赏的目光,他们的头抬得愈发的高,在老师询问累不累的时候,齐声答道:“不累!”即使一年级的“小萝卜头”也知道,他们这数公里的路程远远不及真正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如果连这段路程也叫苦叫累可太“丢人”了。
  “你们身上虽然穿着红军服,但是脚上可是爸爸妈妈精心挑选的跑步鞋,水壶里的水干净充足,那是当年红军无法比的……”行至一半,老师提醒孩子们喝水,顺便给大家讲起了革命先辈的长征故事。
  一个多小时,队伍走进“四·八”烈士陵园,孩子们排队拾阶而上,没有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在这样一个肃穆的场所,孩子们屏声敛气,将缅怀之情化作无声的崇敬。擦拭完墓碑,孩子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轻轻放下,献给心中的革命英雄:“这时候如果喧哗,就是不尊重革命先辈,我们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他们,让他们放心,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得很幸福,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伟大牺牲,我们会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一定不能忘记先烈的丰功伟绩,希望你们从先烈的事迹中汲取力量,长大后建设祖国,传承红色力量,发扬延安精神,开拓属于你们的未来。”58岁的一等功臣、省部级劳模、政治思想宣讲专家李海安说,通过徒步越野的方式缅怀先烈,会让孩子们更能理解革命先辈的牺牲与伟大,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坚持下去。
  “这一代孩子,不会因为时光的久远而淡忘那段红色革命历史。成长在红军小学,生活在革命圣地,他们的红色血脉已然觉醒。我认为,在当前大思政课的沁润下,他们或许比他们的父辈更懂爱国,更愿意为这个国家去奋斗去创造。这不算太长的10多公里,他们用坚持让我看到了希望。”提起自己的学生,王红霞的脸上满是骄傲,她说,延安各个中小学校在大思政课程设置上都做了许多探索,他们学校的“红色小长征”已经连续开展了10年,绝不是走形式做样子。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一定终生难忘,这样的革命教育,比坐在教室里照本宣科更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能够发扬延安精神,勇担红色使命,他们一定能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下午放学,王媛媛早早等在了学校门口。随着班级路队解散,女儿飞奔过来,抱着她的胳膊分享着今天的收获。孩子口中的牺牲与伟大、理想与抱负,让作为妈妈的她欣慰感动,她看到了一个日渐成熟的女儿,也看到了属于国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