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1日
中国梦 家国情
——延安时期红色家风的时代回响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 陈晨 李浩 李亚楠
  仲春时节,草木再新。圣地延安,红色家风馆迎来参观热潮。泛黄的照片、警示的家训、珍贵的文献,500余件藏品,凝结了延安时期102位革命先辈的人生片段。
  是革命为先的家国情怀,是天下为公的为民初心,是严于律己的价值追求……人们到此参访、追思,寻找心中关于家风的答案。
  在驻村干部写给孩子的书信间,在两代劳模守望青山的坚持中,在夫妻科学家以田为家的浪漫里……今天,行走延安,一路所见所感,无尽的慨叹在脑海中翻涌——
  红色家风,老一辈革命家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培育形成的宝贵财富,历久弥新、润物无声,仍在滋养着黄土地上的一代代新人。
  心有“大爱”:一脉传承的家国情怀
  延安王家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前,一棵老柳树又生新芽。树旁,毛泽东与毛岸英的合影两侧,参观者驻足凝视,思绪连连。
  树影婆娑,往事浮现。1946年,从苏联归国的毛岸英回到延安。阔别18年后,毛泽东对这个懂外语、举手投足带着几分洋气的儿子格外喜欢。他告诫爱子:“你吃了十年洋面包,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也上了高等军事学院,还有一课要补上,你应当去上上中国的劳动大学。”
  “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毛主席对子女的爱是细腻而严格的。他希望毛岸英以人民为师,到农村去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去磨炼意志,了解中国实际、培养人民情怀。”面对游客的追问,讲解员贺丽丽如此作答。
  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刘晓梅说,延安时期,党的领袖群体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也是红色家风建设的承担者和践行者,“他们将‘小我’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大我’紧密结合,使家风成为传承信仰的力量”。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间,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形成的优良家风,早已深植于这片红色的热土。
  不知不觉,甘泉县石门镇魏家沟村第一书记崔院强已开始第四个驻村周期。这位从小听着毛岸英上“劳动大学”故事长大的后生,至今还记得2017年驻村前,家庭会议上妻子的一番告白。
  女儿年仅5岁,妻子工作繁忙,自己驻村后无暇顾家,困难摆在眼前。“你虽是在农村长大的,但对农村并不了解。组织需要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和爸妈!”亲人的宽慰,让崔院强心中的使命感愈加坚定。
  驻村伊始,宿舍条件简陋,“外面下大雨、屋里水帘洞”,崔院强毫不在意,跟着村民下田头、进大棚,找寻产业发展堵点。打井引水、改造设备、引进新的蔬菜品种……磨破嘴、跑断腿,一张蓝图渐渐在他眼前绘就。
  2019年驻村期满,崔院强万分不舍。“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就要到位,产业还需要继续提升,很多工作刚开了个头,我不能离开!”抉择之际,村委会的一盏孤灯下,崔院强铺开信纸,向女儿写下家书——
  “闺女,爸爸想每天陪伴你,但村里的群众也需要我。你要好好学习,爸爸好好工作,希望能给你当个表率……”
  父爱不会食言。带领村民建起第三代自动化设施大棚,把坡地改造成梯田,将自来水通进家家户户……几年下来,魏家沟成为全县的设施蔬菜“明星村”,人均纯收入达1.98万元。崔院强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像陕北高原上千千万万的汉子一样,崔院强质朴而坚韧,谈及驻村的艰辛和所获的荣誉,口中尽是云淡风轻。但提起妻小,他却瞬间泪目。
  驻村期间,儿子降生,崔院强忙到未曾陪妻子做过产检,一家人仍是聚少离多。“女儿曾在作文里写道,‘爸爸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接过记者递上的纸巾,崔院强擦干眼泪,一字一顿,“家人是我的后盾,也是我的动力”。
  先“大家”后“小家”,舍“小家”为“大家”。不同的年代,同样的选择,涌动的家国情怀一脉相承。
  宝塔山下,延河之畔。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的小院里,写有“红军传人、人民卫士”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支诞生于窑洞里的消防队伍,如今队员们每年超过300天住在单位“枕戈待旦”,用自己与亲人的分离,换来万家灯火安宁。
  2013年7月,持续强降雨导致延安多处山体滑坡、窑洞坍塌。宝塔站五人一队、三人一组,在暴雨和泥浆中七上宝塔山、五上凤凰山,连续奋战26个昼夜,疏散群众千余人,营救被困人员62人。
  这般赴汤蹈火的危急时刻,早已是队员们的寻常生活。以驻地为故乡、视百姓为亲人,他们以赤诚和忠勇,守护着3556平方公里土地和75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代代消防员,也在优良作风的薪火相传中拔节成长。在张思德纪念广场,他们集体诵读《为人民服务》;在南泥湾,队员们追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每当有新消防员入队,队里都会组织他们参观革命旧址,诵读誓词、重温队史,这是我们雷打不动的入队第一课。”宝塔站一级消防长张保愿说,“‘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这是我们的誓言,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传家宝”。
  情系人民:奋斗不止的为民初心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延安红色家风馆,“革命爱情”的篇章,也最能吸引参观者的目光。
  “九个年头了,似乎我们都是在一起过中秋的,这次分开,反而显得比抗战头两年的分开大有不同。不仅因为我们都大了十岁,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为人民服务上得到了更真切的安慰……”
  这是1947年中秋,转战陕北途中的周恩来写给远在河北的邓颖超的一封家书。纸短情长,两人为了事业不得不暂时分离。尺素遥寄,却照耀出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相濡以沫、心有大爱、事业为先,这是延安时期无数革命伉俪鲜明的家风品格。”延安红色家风馆馆长谢文博说,当代人不曾经历枪林弹雨,但都能从革命先辈的爱情观、家庭观中找到共鸣。
  光阴流转,无论伟人抑或凡人,奋斗者的爱情,总是格外浪漫。
  头顶草帽、脚蹬胶鞋,身上老旧的工作服磨破了边角。“不像专家像庄稼!”这是许多人对杨建利和妻子王春丽的第一印象。
  9年前,这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专家到延安市郊的庙沟村调研,一进村,便被果农团团围住。虽是苹果优生区,但这里土壤裸露、蒸发量大,水资源利用率极低。农民的眼神无奈而渴望,杨建利深受感染。
  “油菜长得快,很快就能把地面覆盖住,能不能发挥些作用?”灵光一闪的念头,让他拉起队伍、卷起铺盖,在庙沟村扎了根。
  油菜种一茬死一茬,杨建利急火攻心,曾高烧三天三夜不退。身为同事的妻子放心不下,也加入他的团队。数九寒天,大风从坡上刮过,夫妻俩上山查看苗情,“就像背着一个大冰块”,冻得难以动弹。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四季,他俩有100多天住在村里。
  女儿劝父母休息,但放不下乡亲们的心结,推着夫妻俩不断前行。9年过去,他们探索出的“陕北果园绿肥油菜保墒培肥技术”已在90万亩苹果园中应用,实现秋雨春用,还为黄土高原添了一道风景。
  出身农家,杨建利极少对妻子说浪漫的情话。大学毕业后,他俩只在5年前的国庆节,被下乡探亲的女儿硬拉着看了一场电影。那场《我和我的祖国》,令杨建利心潮澎湃。观影结束,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收获了老乡们一致点赞。
  时至今日,最初的团队里有人退休、有人调离,只剩下这对夫妻还在坚守。
  “我俩最浪漫的事,就是果农高兴地说,用了我们的技术,苹果丰产了。”杨建利说,拿着国家发的工资和科研经费,就要实实在在做出成绩,“夫妻携手把论文写到农民的心坎里,难道不是一种幸福?”
  皮肤黝黑,脸上多了片高原红,这是夫妻俩在黄土地上捶打出的样貌。
  83年前,同样是在延安,也有一群人在黄土地里捶打出一种精神。
  1941年春,北风依然凛冽,三五九旅的战士们高唱“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浩浩荡荡挺进南泥湾。搭草棚、挖窑洞,扛起镢头、日夜开荒,他们战天斗地,将“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
  彼时担任副连长的刘宝斋是其中一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返城工作的机会,一生留在南泥湾。多年以后,儿媳侯秀珍继承他的事业,扛起镢头上山种树,让生态一度遭到破坏的南泥湾再披绿装。
  如今,坐在家中小院,年近八旬的侯秀珍时常指着墙角的两把老镢头,向来访者娓娓道来:“一把是父亲开荒时用过的,一把是我上山种树用的。我会坚持在这里,把南泥湾人的家风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村头的游客中心,《南泥湾》悠扬的曲调不时响起,生活早已翻开新篇。植被覆盖率达85%,湿地公园里游人如织,民宿酒店生意火爆,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南泥湾也迎来又一次蝶变。
  “家风体现着一个时代的风貌。情系百姓、奋斗不止的为民情怀,记录在延安时期革命者的家风家训里,也流淌在一代代老区人的接续奋斗中。”延安市妇联副主席苗静说。
  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时近清明,黄龙县石堡镇八家梁村,老支书乔占山的坟前,多了几束村民献上的鲜花。
  人过留名。24年前,年逾花甲的乔占山,被镇党委动员去八家梁村任职,自此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引水、修路、种核桃,凭借一腔热血,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硬是将这里“山高路窄像羊肠,吃水如油仓缺粮”的穷根拔掉。
  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组织上让乔占山继续带一带新人,他这一带就干到了生命的弥留之际。2017年5月离世前3天,他还在村里办公。
  几张工作照、不到1万元的存款,是乔占山仅有的遗产。为群众操劳一生,他的5个子女都是农民。“以老乔的声望,他如果有私心,完全可以给子女谋个城里的工作,但他不会这样做。”石堡镇党委组织委员党娜说。
  2020年7月,同是在年过花甲的年纪,乔占山的长子乔治民在石堡镇泄湖村当选村支书。沿着父亲走过的路,他组织村民闯出新天地:建起11座温室大棚发展反季节蔬菜,小山村里自此四季尝鲜;数十座乡风浓郁的民居拔地而起,60多户避灾搬迁户即将迁入新居……
  “父亲常说,当干部不为群众做事,还不如黄龙山上的狼牙刺。”乔治民说,父亲一生清廉,却为他留下了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情怀。
  “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延安红色家风馆,一块展板前,讲解员李惠一字一句读出毛泽东写给表兄文运昌、婉拒对方希望到延安谋职的家书。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同志为全党作出表率,体现了革命领袖严于律己的道德修养和无私奉献的胸襟境界。”她说。
  听闻这段往事,前来学习的全国劳模、延安市安塞区雷坪塔村村民张莲莲感慨万千。72岁的老人,不禁回忆起父亲张静为她立下的家规。
  时间的指针倒转回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张静任原延安地区林业局副局长,亲友劝这位“大官”为张莲莲安排工作,他严词拒绝,只留给女儿一句话:“上山造林吧,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有好光景!”
  听从父亲教诲,张莲莲扛起锄头,爬上荒山。没有树苗就自己掏钱买,没有水窖就肩挑石头自己砌,柔弱的双肩,时常被扁担磨得鲜血淋漓。
  每逢假期,父亲便从市区赶来,陪女儿一同种树。梁峁上、斜阳里,父亲的背影,带给张莲莲坚持的气力。
  40多年间,张莲莲用坏100多把锄头,穿坏300多双鞋,栽下20多万棵树,将荒山秃岭变成满山绿海。长期劳苦令她的右膝盖骨因伤摘除,有时一个简单的伸缩动作,还能听到人造膝盖嘎嘎作响。
  张静逝去多年,这股气力仍在传承。结婚第二天,李红卫就被婆婆张莲莲拉着上山植树。2015年起,李红卫和丈夫传承母业,在千亩林地里创办生态农场,发展林下养鸡,带动了当地124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021年4月,李红卫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回到家中,她双手将奖章捧给张莲莲。两代劳模执手相看,满脸欣慰。
  守望绿水青山,红色家风不绝。
  站在张莲莲家门前,院墙上“植树造林一定会过上好光景”的家训格外醒目。举目四望,山峦叠嶂,草木葱茏。
  家道正,而天下定。跨越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回响依旧嘹亮。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