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胡凡 袁野
凤翅山下,仕望河边,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广袤无垠的沃野田畴、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都孕育着无限活力与生机。
“坚定走‘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立工强农、全民营商、优教聚才、城乡共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宜川县第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擘画的蓝图,也是2023年全县干部群众的奋进之路。在奔腾不息的黄河岸边,勤劳朴实的宜川儿女正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明天。
以项目为抓手,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项目是发展之基,更是发展之要。
走进宜川县天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这里机器轰鸣,人员忙碌,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每天产量在47万方到50万方之间,产量吨数在300吨左右。”宜川县天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设备工程师宋福海说。
该项目是宜川县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宜川县严格落实省市“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始终把高质量项目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突出高质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挖掘机振臂挥舞、推土机轰鸣不断……位于宜川县秋林镇的宜川县工业循环制造综合利用项目现场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
宜川县工业循环制造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9.64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焚烧车间、物化处理车间、柔性安全填埋场、刚性安全填埋场、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的辅助生产和生活管理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7亿元、实现税收收入314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50个。
年处理量25万吨工矿企业废弃物循环制造利用项目是市级重点项目。“项目于2023年10月中旬开工建设,为加快进度,项目各施工单位通力合作,合理划分作业区,目前一期土地平整已接近完工,配套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该项目投资主体延安灏鼎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福善介绍道。
项目建设是全县经济工作的主引擎,宜川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高质量项目谋划储备摆在重要位置,科学把握项目投资内在规律,优化完善投资项目工作机制,突出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加快构建投资项目谋划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发展局面。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县23个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年度投资26.04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0个,完成年度投资21.39亿元。
据宜川县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景智勇介绍,2024年,宜川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三大类27个,总投资46.01亿元。按项目类型可分为:产业类17个,年度计划投资24.86亿元;基础设施类9个,年度计划投资3.85亿元;民生类1个,年度计划投资1090万元。
聚焦乡村振兴,构建农业优先发展新格局
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以株代亩”分田法入选2023年度陕西省改革优秀案例……翻开宜川县2023年的农业答卷,硕果累累。
英旺乡是宜川县粮食主产区。近年来,该乡通过在良田上采用良种、良法、良技,不断提高综合生产力。从春种、夏管再到秋收,全程机械化,增效率、降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收获季节,在啊道村,一台台玉米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机中,色泽金黄的玉米倾泻而出,玉米运送车往返田间地头,满载着农民丰收的喜悦。“我种了20余亩玉米,利用机械一早上就收完了,能收3万多斤。”英旺乡啊道村村民孙建旗说。
近年来,宜川县按照“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大农机”的工作思路,围绕以玉米为主农作物生产耕、种、收、秸秆利用、高效植保、玉米烘干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找差距、补短板,梯次推进、逐项提升。到2023年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3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95台,小型拖拉机9549台、配套农机具15959台,播种机172台,玉米、大豆收获机械37台、植保无人机15台等,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25%。
“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年来,宜川县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在云岩镇堡定村积极推进苹果残败园、老化园改造,完成了千亩现代苹果园区建设,推动了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和栽培模式优化升级。
云岩镇是产业强镇,更是苹果大镇,目前果园总面积为10.7万亩,主要以乔化为主,新优品种改良势在必行。云岩镇副镇长王延宁介绍,目前全镇新优品种改良面积已达1.2万余亩,其中2023年完成新优品种改良面积5380亩,2024年计划完成新优品种改良5000亩,目前已完成老园挖改和土地平整等工作。
近年来,宜川县着力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区,加强苹果新优品种改良示范园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鼓励村集体、合作社等发挥组织化作用,持续推进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抓好果园防雹、防冻、防病虫害等技术推广,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打造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高端农产品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
做好“绿”文章,奏响生态宜居新乐章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3年以来,宜川县组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文明列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绩效管理,全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机制。高标准编制了《宜川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等多项规划,为宜川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制定了“路线图”、列出了“时间表”。
为了从源头防控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宜川县建立了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基础的区域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划定优先保护单元12个、重点管控单元5个、一般管控单元1个。加强河湖岸线空间管控,完成划界确权登记624.16公里。扎实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与“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守护独特生态资源。
河水潺潺,林涛阵阵,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一种原生态的自然美让人流连忘返……去年夏天,夏日里的秋林镇崖底村成为游客纷纷打卡的“诗与远方”。
“以前这里垃圾、废水乱倒,环境变得很差。现在政府对这里进行了集中整治,建成了崖底驿站这么一个休闲观光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我们这里游玩度假,没想到这生态环境好起来了,我们的经济也跟着发展起来了。”崖底村包村干部兰赟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围绕实现“农民富、自然美、生态好”的目标,宜川县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城区及各乡镇开展黑臭水体排查,落实1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农村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全县各乡镇开展生态旅游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绿色农业,宜川县成功打造王湾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园、英旺川花海观光园等乡村田园新景观,以及牡丹园、如意瀑布群、崖底驿站等多个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基地,让当地人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
山水宜川,生态宜居。宜川山川大地由“黄”变“绿”、稀有物种由“少”变“多”、城乡环境由“差”变“好”,这些喜人的变化振奋人心。如今的宜川,正在瞄准着山川更加秀美、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富裕、人民更加满意的目标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