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文振记者贺秋平
“小朋友们,看看这画的是不是你们平时吃剩的香蕉皮?”
“是。”
“应该把它扔进哪个桶呀?”
“绿色的!”
…………
3月26日,在宜川县幼儿园小一班教室内,一堂以“垃圾齐分类环保我先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课正在进行,幼儿教师通过生动的小图片、小游戏和小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垃圾分类小常识和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2019年以来,宜川县坚持把垃圾分类作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民心工程,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广泛发动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阿姨,给您一张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咱们平时生活产生的垃圾类型这上边差不多都有,属于哪一类、应该怎么扔都写清楚了,回去再扔垃圾,可千万别扔错了。”
“蓝色垃圾桶装可回收物,绿色垃圾桶装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放在黑色垃圾桶,有害垃圾要统一放在红色垃圾桶……”
3月16日下午,宜川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全县28个党(工)委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春暖三月学雷锋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一幅幅主题展板上,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分几类、分别怎么投放,个人不遵守垃圾分类将带来哪些危害等垃圾分类小知识图文并茂,简洁明了。来自县公安局、宜川联社等党(工)委宣传员、志愿者一边给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群众分发宣传材料,一边就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提示。
“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不差自己一个,现在知道了,生活垃圾谁产生谁负责,每个人都有进行垃圾分类的义务。”在参与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后,市民张艳艳感慨地说。
提高市民知晓率,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2023年12月22日,宜川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了《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县文明志愿服务垃圾主题活动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方案,34家成员单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架构网络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组建了文明实践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30支、志愿者412人,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垃圾分类进家户、进课堂、进机关、进商场、进餐馆、进小区、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全方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同时,该县还制作了垃圾分类动漫短片、微视频,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群、宣传栏和抖音、快手等载体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强化源头管理,引导群众自觉分类投放,推动市民群众从“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转变。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场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大变革,涉及每个家庭和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宜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王奇梅表示,“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新思想 引领新风尚’工作任务,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实践活动,目的是希望大家明白垃圾分类不是部分人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要大家共同参与起来,共建我们文明整洁的和美家园。”
树立生活新理念,“分”出绿色新风尚
“以前垃圾满天飞,现在干净整洁多了,日子过得更舒心了。”家住北关街社区荣盛家园的王阿姨指着小区内放置的四分类垃圾桶高兴地说。
为了让荣盛家园小区居民更好地把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类投放,2021年,宜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在该小区投放四分类垃圾桶12个,并在垃圾桶盖上明确标识,以便业主更好地投放生活垃圾。
“物业保洁员每天都对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并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清洗、消毒,从而保证小区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目前,已经形成‘物业带头、居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荣盛家园小区网格员苏童说。
宜川县城区常住人口5.3万人,平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50吨。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共投放四分类垃圾桶2000多个、果皮箱140组,新建垃圾集中收集点36个,新增餐厨垃圾收集车,逐步实现垃圾收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全面转化。
为有效提升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以来,宜川先后实施了宜川县生活垃圾热裂解无害化处理项目和宜川县工业循环制造综合利用项目。
位于丹州街道办西坪塬村的宜川县生活垃圾热裂解无害化处理项目是县级PPP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100万元,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建立“1613”三级收运处理体系,对县城、6个乡镇(丹州街道办)、112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运处理,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全覆盖。
据了解,作为全市首个生活垃圾热裂解无害化处理项目,该项目日处理能力达80吨,可实现全县生活垃圾减量化95%。垃圾热裂解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了宜川县原有垃圾填埋处理能力不足、传统垃圾填埋方式产生的空气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难题,提升了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水平,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月28日,在宜川县秋林镇的宜川县工业循环制造综合利用项目现场,工人正加班加点赶进度,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年处理量25万吨工矿企业废弃物循环制造利用项目是市级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64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焚烧车间、物化处理车间、柔性安全填埋场、刚性安全填埋场、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的辅助生产和生活管理设施。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7亿元,实现税收收入314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50个,同时将有效解决县工业园区及周边城市工业废弃物处置能力不足、处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实现危险废物就地、就近‘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该项目投资主体延安灏鼎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福善介绍说。
如今,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绿色生活理念正悄然改变着宜川人民的生活习惯,初步形成了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群众得益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