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07日
山乡巨变换新颜
——写在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5周年之际
  陕西日报记者 王婕妤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小艳 甘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腾
  又是一年春末夏初,草木葱茏。
  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劳作的革命老区延安人民,沐浴在春光下,荡漾着幸福的涟漪。
  行走在乡间沃野,特色产业蓄势勃发、村庄环境洁净优美、农民生活有滋有味……举目四望,延安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村“美”的面貌不断呈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一幅“农”墨重彩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宝塔山下尽情铺展。
  2019年5月7日,仍旧是在这样的春天,革命圣地告别绝对贫困。
  5年来,延安人民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坚持用延安精神谱写乡村振兴新歌。
  沃野田园“风光好”
  矮化密植的果树整齐排列,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贯穿其中,开阔的行距为机械化作业留足空间,一棵棵苹果树头顶布满防雹网成为阻击冰雹灾害的利器……
  走进洛川县永乡镇堡子头村果农杜民子的矮化密植果园,满满都是“科技范儿”。
  “种了一辈子苹果,渐渐地,果子卖不上价。前几年,我响应政府号召,挖了老树,种下矮化树。现在我共有约120亩果园,树龄25年的老乔化果园、15年的乔化果园和矮化密植园‘老中青’搭配。老果树‘老当益壮’,亩产5000多斤,新果树‘后来居上’,亩产8000多斤。”杜民子说。
  2022年,杜民子又投资20万元,在果园里修建了净水池和蓄水池。这样,夏秋季节的雨水就能收集起来利用。杜民子说:“相比井水、自来水,雨水的水质有机物含量更高,收集利用雨水还有利于水土保持。”
  “我们在全市打造了40多条先行区示范带,建成苹果旱作节水示范基地150.9万亩,开展老园改造16.97万亩,创建高质高效园、美丽果园85个,推广‘3332’模式12.3万亩,让延安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到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模式和样板。”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介绍。
  目前,在“大有前途”的苹果产业中,100多万延安人民从事苹果产业相关工作,全市农民经营性收入超过六成来自苹果。他们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共同用奋斗书写着果香里的延安故事。
  搭好设备、主播就位、小米粥出锅……4月29日上午,在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万庄村,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商直播准时开始。
  直播画面里,窑洞门口的小毛驴拉磨碾谷;镜头前,主播热情地向观众介绍陕北的风土人情和金灿灿的延安小米;后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陆续下单。这种接地气、土味足的直播形式,吸引了不少观众,也为延安小米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拓宽了出路。
  “以前在室内直播时观众很少,直播间搬到户外后,窑洞、毛驴、石磨等特色元素十分吸睛。大家能看见小米是怎么收的、怎么磨的,吃着也放心。”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毛伟介绍,2022年8月直播间实现“爆单”。近年来,公司抢抓直播电商发展机遇,流转了800余亩土地建成小米种植基地,电商订单遍布全国,最高时,1个月销售额达200万元,年销售额800余万元。
  在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万庄村村民延喜芳对加工好的小米进行包装。家门口的产业,让延喜芳不用再外出打工,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近年来,延安市立足小杂粮的品质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以谷子为重点,通过加快良种选育、推进规模种植、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市场空间等举措,加快小杂粮全产业链建设。目前,延安小杂粮常年种植面积41万亩,产量7.3万吨,从业人口超过10万人,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2亿元。如今,小杂粮在乡村振兴路上挑起“大梁”,带动老区群众增收致富。 
  “你看那边,黑白花的是安格斯,黄白花的是海福特……”在子长市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的一处小型养殖场,看着牛棚里50多头膘肥体健的肉牛,养牛专业户郭王宁高兴地向记者介绍着。
  在子长市农业部门的政策鼓励下,养殖户引进海福特、安格斯、和牛等新优品种,政府会给予每头牛3000元的补贴。
  2021年,郭王宁回到家乡做起了“牛”产业。靠着踏实肯干和善于学习,在养牛的第一年,就有了20多万元的收入。2023年7月,郭王宁建起了新的养殖场,把自家的所有牛集中饲养。
  这些年,延安坚持因地制宜,把产业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市级衔接资金8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集中打造苹果、畜牧、设施农业、小杂粮四条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2019年起,延安市一产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全省第一。
  美好生活“日日新”
  五月的陕北,群山渐绿,山花盛开,满目生机。在延川县关庄镇,青山环抱的古村落甄家湾村热闹非凡。
  沐浴着春风,一批批游客和影视剧拍摄团队纷至沓来。
  “现在正在拍摄的是《浴血王家川》,马上又要来一个剧组,合同已经签好了。”村党支部书记白云说:“现在,我们村几乎没有空档,剧组一个接一个地来。”
  甄家湾村建于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村里独特的古窑洞遗存,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据了解,该村现存古窑洞97院258孔,是陕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窑洞建筑群。
  作家史铁生曾在这里度过两年知青生活,他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形容这里“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绵延不断。”
  如何把遗存的古窑洞资源盘活,是甄家湾村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甄家湾村以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强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通过“三变”改革,将古村66院167孔古窑洞流转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打造出影视拍摄、教育研学、写生创作、文化体验四大基地,将新村14院64孔闲置窑洞流转,打造出集民宿客栈、休闲度假、地方美食、农特产品产销、传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民宿农家乐,最大限度挖掘古村落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2023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77元,村集体收入98.95万元。
  家乡变美了,增收机会多了,不少外出务工的甄家湾村人选择了“往回走”。
  爽利的陕北婆姨张海芳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张海芳和丈夫回到村上办起了农家乐,空闲时还在影视剧中当群演。
  已经出演了四部戏的张海芳,成了村民公认的“本土明星”,收入也蹭蹭涨。她说:“农家乐一年收入10多万元,当群演一天还能挣100块,靠着这些收入,几个娃娃的学费就都有了着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黄河有富路。
  2014年,宜川县昝家山村借着移民搬迁的东风,在距离壶口瀑布景区不远的川道位置,也是前往景区的必经之地建成了如今的昝家山新村,新村依托壶口景区,致力于提供旅游服务。目前,全村70多户村民从事旅游服务业,其中30户以上群众开设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
  脱贫户兰天玉今年65岁,就在村上开着一处民宿,一年下来有五六万元的收入。
  昝家山新村的建成,不仅带动当地群众脱了贫、致了富,更吸引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回家创业。
  看着周边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2015年,在外闯荡多年的杨海鑫毅然回到家乡,用家里的7间房开起了饭店和民宿。第一年,就赚到了10多万元。
  “这比我在外面打工可强太多了。”杨海鑫说,这两年,进入旅游旺季,游客吃饭、住宿天天爆满,于是又租赁和自购各一套房子,用来扩大经营。
  杨海鑫的生意越做越大,收入也越来越高,2023年,年收入突破100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杨志峰说:“靠着黄河,昝家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3年,昝家山村村集体收入5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1元。
  民生幸福“成色足”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直接影响着老百姓幸福感与获得感,保证群众健康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
  72岁的刘虎是甘泉县下寺湾村村民,在下寺湾中心卫生院连着住了6天院,不仅治疗了肺气肿,还通过针灸缓解了腰腿疼的毛病。
  “断断续续咳嗽半年多了,没想到一下给我治好了,腿脚也轻快了,咱这卫生院也不赖。”刘虎高兴地说。
  B超室、胸片室、中医馆……近年来,经过县域医共体改革的下寺湾中心卫生院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很大提升。曾经“不受待见”的乡镇卫生院也变成了“香饽饽”。
  “以前,我们生病都往县医院跑。现在,同样的病在镇上就能看好,回家方便,花费也少。”4月25日,由于下呼吸道感染正在接受治疗的贺家湾村村民马凤琴说。
  健康,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基础。多年来,延安市坚持把发展卫生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甘泉县人民医院在向下延伸服务的同时,持续向上提升医术,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第三医疗集团总医院以及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积极引进上级医院的优质资源。
  “听说市里来的专家医生来坐诊,我马上就过来挂了专家号,做了检查,全家人就都放心了。”4月23日,在甘泉县人民医院,患者李亚亚接受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王延明的检查。
  在甘泉县,像李亚亚这样,守着家门口就能享受市里大医院专家服务的群众越来越多。
  自2021年以来,三家帮扶医院共派遣支医专家63名,覆盖了普外科、骨科、呼吸与危重症、神经内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专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30余项。帮扶专家累计为门、急诊患者提供了7800余人次的诊疗服务,为500余名住院患者提供了诊疗服务,开展院内技术培训80余场次。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甘泉县人民医院院长胡江平说,2023年,医院门诊诊疗122500人次,较上年增长13.81%,住院患者9400人次,较上年增长46.83%,床位使用率97.51%,较上年增长31.09%。
  优质均衡、教育共富,是一道时代命题,也是时代使命。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在宜川县第五小学教育集团丹州新区校区,文化课上书声琅琅,劳动课上争先恐后,社团课上天性尽放……健康、阳光、聪慧、幸福的氛围溢满整个校园。
  学校开设的播音主持课,是四年级学生翟奕昕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她说:“学校非常漂亮,同时还开设了丰富多元的社团课程,在这里我每天都很开心。”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一直是群众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延安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得到城乡共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
  为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宜川县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秋季,宜川县第五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以“1个核心校+1个城郊校+1个乡镇校”的联盟型办学模式,即宜川县第五小学为核心校、丹州新区校区为城郊校、阁楼校区为乡镇校,三校区协同发展。
  丹州新区校区为新建校,成立于2022年8月,因建校时间短,教育教学管理缺乏体系和抓手,另外,93%的学生来自于周边农村和外来务工家庭,校区远离主城区,导致生源很不稳定。
  在所有教育资源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源就是教师资源,特别是骨干教师的配置。
  “集团化办学以来,我们选派一批骨干老师进行交流轮岗,把核心校区优质资源送到集团内各个学校,让集团内所有学校的学生都能同时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宜川县第五小学核心校校长赵引琴说,在教学改革探索下,集团各个校区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丹州新区校区学生基本趋于稳定,阁楼校区出现学生回流情况。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脱贫后的延安,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进一步加强,让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今天的饸饹味道不错。”
  “你最近精神是越来越好了。”
  “来来来,咱们打儿会牌再回去。”
  …………
  在延川县贾家坪镇刘家沟村幸福家园,刚刚吃过午饭的老人们,围坐在活动室里聊起了天。
  “幸福院成了老人们最喜欢的地方!”刘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师平生说,近年来,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逐年上升,为了让老人们安度晚年,2021年,在各方力量的参与下,启动打造“幸福家园”,为在村7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吃饭、休息、娱乐等场所,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运行两年来,整体效果非常好,老人们开心了,儿女们放心了,村子里更和谐了。
  巨变,在黄土地上书写;力量,在奋进中彰显。
  站在新起点的延安人民斗志昂扬,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如花蕾满枝,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