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总喜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每逢节假日,人们总喜欢三三两两结伴到风景名胜区旅游观光,但往往是高高兴兴而去,疲惫不堪而归。正因如此,大多出行者每每归来都心生悔意。更有甚者,发誓以后节假日坚决闭门不出,不再自寻烦恼。然每遇假期,却又自不甘心,跃跃欲试。殊不知常常是舍近求远,却忽视了身边最美的风景。
今年“五一”假期,我去了趟富县的太奇坡。愿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太奇坡是鄜州城通往中指塬的交通要道,其主干道蜿蜒在郁郁葱葱的槐树林中。每逢春夏之交,这里独特的景致引得南来北往的游人驻足观赏。
“五一”小长假的第三天,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我从鄜州城南教场出发,绕过三道道梁两疙瘩峁,便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太奇坡。绵绵雨雾中,放眼望去,整个太奇坡云遮雾绕,若隐若现。尽管道路湿滑危险,湿气雾气较重,拍摄环境不佳,但丝毫没有阻挡我赏槐花、拍槐花的热情。
驱车沿坡而上,只见道路两旁的洋槐树上开着密密麻麻的洋槐花。车过二道弯,展现在眼前的是片连片、层叠层、排对排的槐花林。素雅的槐花开在山沟沟里,开在硷畔畔上,开在崖边边旁。似雪非雪的槐花遮天蔽日,像云像雾的槐花望不到边,仿佛大自然用神来之笔将这大好河山精心点缀,把秀丽的山川装扮得美艳动人、令人神往,把美丽的芳香送到山乡、送给客人、送往远方。
来来往往的车辆穿行在连绵不断的槐树林中,雪白的槐花悬挂在茂密林间,垂吊在碧绿树梢,摇曳在游客的肩头,飘动在游客的车窗。
站在槐花林间,闭目养神,闻其花香,倾听蜂鸣,仿若置身于纯净清凉的世界。瞬间,人心得以安静,思绪得以理顺,灵魂得以荡涤,烦恼得以忘却。
随手掐几粒槐花,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口齿留香,清爽淡雅。
顺手摘一朵槐花,插在头上,别在发间,点缀美好,福气自来。
采蜜的蜂儿飞来飞去,嗡嗡鸣叫,好不繁忙;养蜂的人儿忙前忙后,辛勤劳作,喜上眉梢。
走着走着,一不留心,惊动一只山鸡。它突然腾空而起,飞向树梢,飞向远方。打得槐花点头摇曳,含情脉脉,把纯净的露珠纷纷洒在游人的脸上。
在神奇的太奇坡,眼前是风景,回望身后更是风景。每一弯,每一段,每一处,都是一道用语言难以表达的亮丽风景。
游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如痴如醉,享受槐花的芳香;网红男女,摆弄姿势,拍照摄像,发布发现的美好。来者流连忘返,留下精彩瞬间,不忍离开;闻者千方百计,前来观赏打卡,不虚此行。
“院后门前次第开,群芳谢尽独登台。能穿玉串妆村舍,可采鲜花作食材。”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先贤赞美槐花,而我独喜欢“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这首诗。每每读来,都令人心情舒畅,兴奋不已。
人间四月芳菲尽,一身素雅爬枝头。醉美春日何处去,大美鄜州太奇坡。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新时代的鄜州人用辛勤汗水和心血生命浇灌的丰硕成果。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午饭时分。我原计划去外甥家吃饭,没想到70多岁的菊叶姐已安排孙女采摘回了新鲜的槐花。记忆中,我们都是用槐花沾少量面粉搅拌均匀,高温蒸熟,然后用姜、葱、蒜做味料油泼或爆炒后食用,槐花麦饭其味已是鲜美可口。岂知姐姐的儿媳妇出乎意料地给我们露了一手——她先将槐花焯水后,挤干水分,放点食盐,再加入土鸡蛋和少量的藕粉,然后用少许食用油煎制。一张张槐花煎饼就这样做成了。食之,其味馨香可口,鲜嫩无比,可乃人间美味!
走进大美鄜州太奇坡,畅游在槐花林,在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享受着无边大美的同时,也于无形中增添了生活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