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小杂粮没有发展成产业链,韩永华或许早就不种地了。
韩永华是志丹县保安镇新绿养殖家庭的农场主,曾在杏河镇一家信用社上班。2006年,一封辞职信让他告别“金饭碗”,他也乘着土地流转的东风,在保安镇冯坡村流转600亩土地,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
大面积种植高粱、玉米等小杂粮,本想着通过机械化种植,可以以高效率获得更多利润空间。但受黄土高原沟壑地形限制,韩永华的机械化只能算得上是半机械化。加之高粱、玉米市场价格过低,这600亩土地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高收益,反之连年亏损。
困则思变。
韩永华多次考察市场,最终瞅准了酿酒行业。
“志丹人喜欢喝粮食酿酒,尤其是红白喜事时,无论是酒品还是酒价都是大家选择它的重要原因,但是全县都没有一个正规酒厂。”韩永华就此当上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酒香四溢。
韩永华将高粱用于酿酒,并从一次次探索中酿出口味、度数达标的酒。价位档次不等、度数不同的酒品,很快占领志丹县乃至延安市区的红白喜事市场,韩永华的酒品直销店也开到了县城和市区。
眼看酒品销路打开,酿酒所产生的大量酒糟该何去何从?
韩永华顺势想出一个新点子——搞养殖。
在离酒厂50米开外的养殖区,100多头牛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类别分栏养殖。
“高粱酿酒—酒糟喂牛—粪便还田,有了循环产业链,才有了现在这个一片繁荣的家庭农场。”韩永华种了近20年地,这才发现——只有把产业链打开,才能真正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