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7日
志丹:
政策引领上显“破”力 要素保障上注“精”力
    ● 志丹县3万吨/年甲胺水溶液及配套设施项目

  本报讯(记者 乔建虎 刘彦 刘阳 邓志宏)5月25日,走进志丹工业园区,只见延长石油炼化公司40万吨LNG、绿能油气轻烃精分厂的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志丹县油气田化学药剂项目、3万吨/年甲胺水溶液及配套设施项目等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志丹县元和石油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志峰是志丹县油气田化学药剂项目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该项目于2023年1月份开建,目前,项目整体建设完成77%,科研楼、实验楼、厂房主体、控制室、设备采购已完成,计划今年5月进行组装,6月底调试运行。
  “项目投产后,可年产石油破乳剂4000吨、脱硫剂1000吨、水处理药剂1000吨,可为周边石油企业提供大量优质原料,降低生产成本。”高志峰说。
  同样在工业园区的3万吨/年甲胺水溶液及配套设施项目是绿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项目,该公司在志丹县布局了多个能源项目,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小军介绍说,3万吨/年甲胺水溶液及配套设施项目占地面积30亩,新建3台55t/h燃气锅炉、脱盐水站、原料产品卸车栈台、4台800方甲醇储罐、污水处理厂、35KV变电站、火炬等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实现年产值2亿元。
  “我们项目各个单体装置均采用国内先进技术,设计理念基于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思路,可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为10万吨/年高端有机胺一期项目提供生产保障,带动就业约150人。”李小军说,目前土建工程完成95%,安装工程完成85%,整个项目预计2024年7月竣工。
  志丹县油气田化学药剂项目和3万吨/年甲胺水溶液及配套设施项目的快速建设是志丹县在高端能化上不断布局,不断发力的一个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志丹县紧扣“双强县三基地”目标(全省油气化工强县、陕北山地有机苹果强县、全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全省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聚焦产业链条布项目、聚力产业项目扩投资、聚合各方力量抓招商,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4月底,志丹县1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8.18亿元,完成率41%,开复工项目14个,开复工率82%,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开工率80%;社会资本项目、产业项目、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分别为14.27亿元、17.38亿元、4.22亿元,增长7个、49个、6个百分点。68个县级重点项目开复工47个,开复工率70%,完成投资21亿元;新约招商引资项目4个,总投资27.78亿元,完成省际到位资金6.12亿元。
  志丹县委书记李炜表示,志丹县在政策引领上显“破”力。修订完善《志丹县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志丹县争项目争资金考核办法》《志丹县招商引资奖励考核办法》,列支200万元用于奖励争项目争资金先进部门,把开展“三个年”活动成效单列考核。在项目推进上聚“核”力。坚持项目“解扣”、“解难”、现场办公、联席会议、“四张清单”、专班包抓机制;坚持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中选人“赛马”,用活用好各级稳增长惠企利民政策,激发各级领导抓项目、干部促项目、企业上项目主动性、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在要素保障上注“精”力。聚焦项目用地、用林、用能、用水、融资等关键要素,实施绿色通道、容缺受理、集中审批三项推进措施,常态化开展县级领导遍访“五上”企业行动,持续加强项目纾难解困,在工业园区推行标准地供应+亩均效益模式。在谋划储备上求“新”力。紧盯中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紧扣油气化工、山地苹果、生猪养殖、装备制造、风电光伏、农副产品加工、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社短板等领域,谋划县级重点项目226个,总投资239亿元;获批上级财政投资项目5个,争取到资金0.61亿元;盘活存量项目1个,总投资2.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