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案例 本报讯(通讯员 李文振)“大家一定要牢记‘不贪心、不相信、不转账’,保持头脑清醒,莫贪蝇头小利,远离养老陷阱!”
“遇到不能辨别真伪的信息时,请及时拨打96110或110咨询电话,或到宜川联社各网点、其他银行咨询,谨防上当受骗!”
…………
5月17日,在“反电信诈骗”宣传活动现场,宜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宜川联社”)工作人员搭设宣传服务台,发放宣传折页,并积极解答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引导群众识别和远离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提高对电信诈骗及网络赌博的警惕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陌生电话或可疑短信链接,坚决做到不听不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向可疑账户转账。亲切的话语,以贴近生活、易记易懂的方式,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识别各种诈骗套路,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今天才知道96110是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咨询电话,真警察才会通过96110来电,我保存到手机上,以后96110的电话一定要接。”在现场观看银行工作人员以案说法后,69岁的张春明老人对诈骗分子深恶痛绝,表示今后一定提高自我保护。
同时,宜川联社工作人员还结合群众日常金融工具使用实际情况与场景,围绕典型网络借贷与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例进行以案说法,深入剖析违法犯罪分子目前常用的诈骗方式与手段,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与群众的互动,帮助群众树立起自觉防诈骗的意识,营造了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没想到日常生活中一条普通的微信链接,也有可能是诈骗者的‘鱼钩’!”观看以案说法后,居民李红梅说。
“短短1个多小时,我们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各类纪念品100余份,接受现场群众咨询200余人次,达到了预期宣传效果。”宜川联社财务会计部经理薛莹说。
同一时间,宜川联社阁楼、集义、云岩等分社工作人员也走进村组,通过派发宣传折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宣传了反诈骗、反洗钱等金融知识,宣讲了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向村民提示金融风险,传播理性消费和价值投资观念。
“加强宣传教育,构建全民反诈格局,促进人民群众识骗防骗意识能力不断提升,是宜川联社不懈追求的目标。”宜川联社副主任刘慧慧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警银联动,利用自身优势,不断丰富反诈宣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强化反诈宣传的深度和广度,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牢牢守住‘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