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一门特别有趣的学科,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学习,才能把课讲得更好。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有一个单元是《小小工程师》。起初拿到教材从题目看真不知从何着手,通读教材内容后我才知道学习的意义,感觉非常接地气。
部分概念性的东西我还是认真去查找了资料。原来,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而工程师(Engineer)和科学家(Scientists)往往容易混淆。科学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发现一般性法则(Generalprinciples),工程师则遵照此既定原则,从而在数学和科学上,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科学家探索世界以发现普遍法则,而工程师使用普遍法则以设计实际物品。
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我引导学生从了解居住房屋的基本结构开始,查资料搜集住房建造的过程以及其他工程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工程,以建造塔台为例,让学生了解工程设计过程的整个过程。把一个复杂的高远的话题,引进学生的日常,拉近学生与工程的距离。学生在认真选材、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不但要了解材料的不同,还要设计不同的结构,无形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具体制作过程中,我们采用小组分工合作,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再由小组长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其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同时了解了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学生对设计制作的兴趣越来越浓,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推进,我又引导学生相继做了太阳系模型、机器人模型等工程设计。学生在分组建造塔台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工程建设的特点,同时感受到工程的复杂与其中的魅力。
《小小工程师》的学习,为孩子打开了探究科学的另一扇门,大到中国天眼、神舟飞船,小到体育馆、普通民房的建造等。最后我再做总结,工程设计也是一门科学,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用心设计,一步一个脚印搭建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工程才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稳固。而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知识的储备。孩子们听后,默默地点了点头,有的还在课间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部分我直接给出了答案,部分我则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查找资料,寻求答案。这一刻,我也知道了我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我觉得教学,就是要不断去探索,在教中学,学中思,慢慢地引领学生进步,同时我们也在进步。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助力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教师 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