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0日
李新春:撸起袖子干 光景日日新
记者 王静 刘彦
  5月15日早晨5点,天刚蒙蒙亮,李新春和妻子便起床到大棚里摘起了熟透的西红柿。
  “不早早开始摘,到了大中午热得不行。我们一天能摘20来箱,大概400多公斤,价高的时候一公斤能卖到4块钱,现在这茬能一直卖到6月底。”李新春种的西红柿大小均匀,圆润饱满,高高的藤蔓上硕果累累。
  今年60岁的李新春是安塞区砖窑湾镇山王河村村民,古铜色的脸上,一条条深深的皱纹,正是岁月在这位受苦人凿刻下的生活烙印。
  麻绳专拣细处断。2004年,李新春大儿子遭遇车祸去世。2015年,妻子蔺成连得了急性脑梗瘫痪在床。2016年,二儿子又因意外离世。接二连三的生活之难,留给李新春的是三个幼小的孩子和一个亟需治疗的妻子。
  对于庄户人家来说,天塌了,也不过如此。可生活还得继续,妻子的病得治,孩子们的学得上。
  2015年7月,李新春一家被纳入贫困户。民政补助加上低保兜底,让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最低保障。李新春一门心思给妻子治病、为孩子们赚钱。“住了9天院,然后进入长达两年的恢复期。”妻子蔺成连的坚强,让李新春不禁落泪,“一开始,我扶着她慢慢走,后来她就自己拄着双拐一点一点练,跌倒了就爬起来,平路上练得能行了,就去山路上慢慢走,到现在基本恢复了正常。”
  “妻子如此坚强,我更不愿意‘躺平’。家里这个情况,出去打工肯定是不成了。党和政府有好政策帮扶,咱自己更得加把劲儿才行。”说干就干,李新春决定搞小杂粮种植,这一想法得到了包扶单位和村上的支持,并扶持他承包了本村的100亩地,从外地引进红心5号香谷种子和荞麦种子,开始发展小杂粮产业。
  随着蔺成连的身体越来越好,李新春更能腾出手来全身心发展产业。2017年7月,他在离家十几公里外的苗店村拱棚产业基地争取到种植名额,积极参加大棚蔬果种植管理技能培训。“家里负担重,3个孩子,还有我们老两口的吃喝全在我一个人身上,不加把劲儿不行啊。”李新春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建了4个总计长280米的拱棚,开始发展大棚种植产业,春季种西瓜,秋季种西红柿,一年下来收入达到6万元。
  孙子孙女们越长越大,妻子的身体越来越好,李新春一家的产业路子也越走越宽。
  2019年,山王河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村上建起45座设施设备先进的第五代新型日光温室大棚。李新春租了其中的2棚,和妻子把家搬到大棚生产房内,一心一意把大棚往好种,把日子往好过。
  “大棚里现在干活都是自动化,放风控温手机上就能完成,摘好的西红柿有轨道运输车能直接运出大棚,浇水施肥有水肥一体化设备……”李新春一边在手机上操作着为大棚放风,一边给记者算着他家去年的收入账:去年种了两茬西红柿,毛收入10万多元,除去大棚租赁费1.6万元,净收入8万多元。
  说起十年的变化,李新春额头上深深的皱纹慢慢舒展开来。“娃娃们都大了,我们老两口身体也健康,每年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平静舒心。”李新春说,最让他欣慰的是,三个娃娃都很孝顺。如今,孙女已经上了大二,两个孙子一个上初一,一个上职高,在学校都能认真学习,寒暑假回家还会主动走进大棚帮助爷爷奶奶干活。
  “十年前,娃娃们要个百八十块钱都得出去挪借,现如今,千八百甚至万八千,自己也不用再发愁。”李新春说,现在老两口就是好好种大棚,再奋斗个10年,把孙子孙女们都从学校供出来,看着他们成家立业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