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崾子川田园综合体再现江南风情 ● 志丹保娃沟门村全景 ●学生在保娃沟门村开展研学活动 ●向阳沟村民在打理共享菜园 ●永宁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记者 雷荣 通讯员 曹向明 沙江
山青水碧,鸟飞虫鸣,推窗见绿。
盛夏时节,行走在志丹红都大地,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不断闪现,百姓满足幸福的得意写满脸上。绿水青山把“诗与远方”带到身边,也把好日子带到眼前。
2003年6月,浙江开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万千乡村的美丽蝶变;20多年后,志丹县“问道江南”、向“浙”学习,全面启动4大片区10个村的“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实践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千万工程”。
不经意间,“千万工程”正在改变着村庄风貌,重塑当地农民的命运,村美人和共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铺展,美丽乡村故事,回响在绿水青山间。
岂止“颜值”,更有“产值”
这几天,志丹县顺宁镇保娃沟门村党支部书记刘元财特别忙碌,手里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响个不停。每天,四五家老板来到村部,都想和他商谈农家乐承包的事情。
今年,保娃沟门村被志丹县确定为“千万工程”建设示范村。在多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该村确定了以“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服务保障、乡风文明、宜居和美”为统领,从产业发展、人居改善、基础提升、移风易俗、基层治理五个方面进行布局;计划三年,全面办好事关群众致富、乡村高质量发展的10件民生实事。
改善集体经济设施,壮大村集体经济是该村今年完成的实事之一。该村立足离县城近、交通便利以及青山绿水等优势,刘元财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对标田园综合体创建要求,全面盘活建好用好现有水上游乐园和休闲垂钓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在刘元财的带领下,我们进村参观。在村部不远处,农家乐已修建一新,水上游乐园碧波凌凌,垂钓园里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
往年,一到夏天或者节假日,人们拖家带口、三五成群来到这里,垂钓、游玩、烧烤、团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以前,水上游乐园和休闲垂钓园都是由个人运营,现在,我们将经营管理权收归村集体,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刘元财介绍道。
目前,水上游乐园淤泥清理、亭子维修加固、周边绿化美化、配套设施完善及环湖进村道路柏油造面已全部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绕园一周,偌大的场地上停着几辆坦克和大炮,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些‘大家伙’是部队上退役后,捐献给我们的,我们就放在这里,建立了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刘元财说,这几年,当地和周边的企业单位组织党员干部以及旅游团,经常来这里开展团建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
基地旁边,蔬菜采摘园里有6个现代化大棚,栽种着一人来高的樱桃;还有被划割成一块一块的方格地,种着辣子、黄瓜、茄子等蔬菜,一排排、一行行,绿油油的,煞是好看。
“这些樱桃栽种的时候,我们选用的是4年苗,今年就可以初挂果,明年全面挂果后就可以采摘了。这些蔬菜地,我们用的是认养模式,一块地200元。”刘元财说,这些都归村集体所有,预计一年增加经济收入38万元。
在加大农旅融合的同时,保娃沟门村有序推进富民强村特色产业发展。针对全村大棚经过多年耕种,棚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土壤出现严重退化、病虫害增多、产出效益降低的现状,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将全村47个急需维修改造大棚列入实施范围。目前,已完成了前期改造设计和工程概算,完成改造29棚。
同时,保娃沟门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建设,积极盘活幼儿园原两层教学楼1栋、窑洞20孔,打造党群服务、社会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旅游服务、电商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乡土人才孵化、农特产品展示8个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刘元财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以“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研学、康养度假、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农旅融合发展,逐步将保娃沟门村打造成周边群众休闲旅游的“后花园”、绿色循环发展的“生态园”、致富就业的“新工厂”。
“下一步,我们集中全镇的人力和财力,对标对表,补齐短板,增强长板,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实施的项目,全局化精细化谋划后期实施的项目,全力将保娃沟门村打造成‘千万工程’示范村、标杆村。并以此为引领,以341国道为轴,以东西二岭为两翼,全面推动‘千万工程’在全镇落地生根。”顺宁镇人武部部长刘勇介绍说。
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5月30日,小雨淅沥,党伟拿着雨伞,沿着村里的河道走走看看。“一下雨我就坐不住了,要看看这几个拦水坝,不敢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党伟说。
党伟是双河镇向阳沟村党支部书记,去年开始,他将基层党组织的“桩”扎进村民家户,抓住“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好事,让村民们切身感受到党群服务的温度。
新建成的6座拦水坝就是“千万工程”实施的实事之一,在全村实施的基础设施改造一期工程中,按照“水清岸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党伟带领村民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严格落实省上“五个统筹”和“六个不”要求,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头炮”,从整治农村最突出的“脏乱差”问题入手,从群众可感可及的事情抓起,修建了河堤,接通了污水管网,修建了文化广场和健身广场,对村民的房屋外立面进行了统一维修改造,有力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如今,走进村子,整修后的民居村舍白墙灰瓦,花草树木迎风吐绿,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村民们正在广场健身聊天,笑声朗朗、其乐融融。
“一年一个样,道路硬化了,墙壁都统一刷了漆,村上环境好了,心情自然舒畅了。”村民们一边向记者介绍着,一边唱起了顺口溜:“垃圾黄风随风转,走路是个烂泥滩;党和政府来把关,村庄瞬间变美啦……”
向阳沟村位于县城规划区南端,毗邻县工业园区,园区内厂房林立,人流众多,国道341线和甘志路穿境而过,每天车来车往,经过村子的车辆数不胜数。
党伟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带领村民在守好粮食安全和防返贫两条底线的基础上,明确了服务园区、配套城区、以农促商、以工养商的“两区两商”功能定位,借助村子优势,建起了汽配中心、停车场等,大力发展服务产业。
“在川道,围绕园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成立村合作社和务工队,带动发展便民商店、小餐饮、汽车维修、花卉种植等17家,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相继涌现,联农带农方式更加多元。”向阳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夏成说。
借助当地企业多、员工多、离城近的实际情况,向阳沟村流转村民土地15亩,其中9亩建成共享菜园,初步商定以每亩2万元的价格,划定给11家企业。另外6亩,以村集体的名义,打造儿童游乐场,新建一座网红桥,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有了水,就有了灵气,以后可以给拦水坝里放养一些鸭子,再投放一些鱼苗,人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边游玩一边钓鱼,再把村上闲置的房屋利用起来,发展农家乐、农家民宿,不仅能带动村集体壮大,更能带动村民增收。”党伟说。
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向阳沟村在布局经济增收的同时,还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基层治理”,坚持“大数据+网格化+脚底板”,推动文明实践供需精准衔接,用好文明大篷车、和谐说事会等载体,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
“下一步,我们将保持定力、持续用力,不断推动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努力以‘四季看变化’活动抓提升、强示范,有力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双河镇社保站站长李伟说。
既要守护历史, 也要眺望未来
“永宁山曾是刘志丹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给志丹大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更要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永宁山讲解员告诉记者。
永宁山位于永宁镇境内,三面环水,洛河呈S形流过山脚,山体巍峨险峻,一峰独秀,自古有“洛上奇峰”的美名,是集人文历史文化、军事边塞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于一体的雄伟坚固山寨。
在志丹县实施的“千万工程”中,永宁镇片区依托深厚的红色资源,启动实施志丹县延安长征文化旅游复合廊道示范段建设项目,打造集文化、休闲、观景于一体的红军长廊滨河景观,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项目规划建设“一带三核四组团”,将充分挖掘长征文化内涵,将永宁镇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当地红色旅游产品内容,促进志丹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志丹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同时,项目的建设将促进长征复合廊道沿线的村庄以“红色文化带动乡村旅游”模式,带动周边乡村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提高本地区居民就业机会和就业人数,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进场施工,正在改造镇区文化站沿街外立面和铺设长征步道。
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未来。借助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永宁山下的崾子川村已成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今后,该村持续打造特色民宿、发展庭院经济、治理崾子川生态综合园,培育“陕北霞姐”电商平台等特色产业,实施小杂粮加工和大棚樱桃种植村集体经济项目,确保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5%。
在保安街道片区,示范村西武沟村、张沟门村“千万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已初步完成,正在进行测量测算、土地征收,并与研学基地项目投资方进行前期谈判。
山水美,产业兴,人富裕。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推进,志丹县将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做优产业特色,提升发展成色,全力绘就乡村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幸福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