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石高速 ● 第二十四届安康汉江龙舟节开幕式 ● 龙舟比赛现场 ● 宁陕境内的201国道 ● 蒋家坪公路 ●安岚高速月河口高架 ● 乡道提升铺装 记者滕卫东马政
6月8日,粽叶飘香的汉水之滨绿意盈盈,万物并秀。下午6时许,“交旅融合——陕渝鄂地市党媒安康行”主题采访活动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启动。
本次活动经中国记协批准,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主办,安康市委宣传部、安康日报社、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家媒体单位有关负责人及全媒体记者1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会。
活动期间,与会媒体人先后深入安康智慧物流园、镇坪县、石泉县、恒口示范区,通过沉浸式采访,深入现场“抓活鱼”,全方位、多角度挖掘和展示该市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带来的山乡巨变以及“交通链、旅游链、服务链、产业链”多链融合新业态,为安康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媒体智慧和力量。
活力之都 魅力绽放 近年来,安康立足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战略定位,将打造西北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为推动开放发展的“先手棋”全力推进。目前,3条国家干线铁路、6条高速公路贯通交会,安康机场通航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建成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安康壹号”英国海外仓,“安西欧”货运班列、“安康—重庆—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常态运行,形成了公、铁、空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体系,制约安康发展千百年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安康逐渐成长为一座宜商宜业、宜游宜乐的活力之都。
与此同时,安康积极探索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路串景,融景于路,积极打造“秦巴一号旅游风景道”和“最美沿江路”交旅融合旅游品牌,推动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与历史文化、汉水文化、移民文化、非遗文化有机融合,打造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同处于汉江生态经济带,陕豫鄂许多城市的发展同脉相连。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了陕豫鄂部分城市的发展方向。2023年,安康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作出《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决定》,迈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步伐。
可以说,本次陕豫鄂等来自全国各地媒体齐聚安康,既是对安康“交旅融合”的全方位聚焦和推广,也是全国党媒一次跨越山海的联动和交流。正如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单位代表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副总编庄明所言:“这次活动既是深度见证安康着力构建‘交旅融合’价值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也是锤炼我们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好机会。希望各位同志们沉浸式采访、深入现场‘抓活鱼’,加强全媒体传播,共同把安康深入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带来的山乡巨变宣传好,共同讲好安康好故事,传播安康好声音。”
一泓清水 永续北上 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走向高潮。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媒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借智借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鼓劲添彩。借着本次活动的东风,三项由党媒策划推动的活动也同步启动。
不久前,2024年中国丝路报盟“教育+研学”产业发展大会在山东日照举行,安康日报社等9家媒体与日照日报社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报业联盟“教育+研学”产业联合体,并申请承办“2025年中国丝路报盟茶旅融合产业发展大会”。启动仪式上,陕西省报业协会秘书长杨彦斌宣读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报业联盟同意承办复函,确定大会将于2025年“世界茶日”期间在安康举办。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赢得台上台下赞叹连连。
安康水资源丰富,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的66.4%来自安康,近些年富硒水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十年来沿线城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保护水、利用水上持续发力,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涌现出一系列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描绘出一幅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崭新画卷。
启动仪式上,来自安康、汉中、宜昌、十堰、鄂州等汉江、长江流域的媒体代表同步启动了“喝安康富硒水 享健康好生活”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全媒体采风活动,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近距离感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给安康带来的巨大变化,记录水源地的奋进历程,展示安康保护水、利用水的丰硕成果。
以路串景 融景于路 安康的山乡巨变,更多源于该市大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以及“交通链、旅游链、服务链、产业链”多链融合形成新业态。在接下来的沉浸式采访中,镇坪、石泉两县的巨大变化让众多记者印象深刻。
镇坪地处陕渝鄂三省交界处,南连长江三峡,北融秦巴汉水,素有“自然国心”、陕西“南大门”、安康面向重庆的“门户枢纽”之称,是“中国长寿文化之乡”“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绿水青山生态宜居示范县”。境内高山草甸蜿蜒连绵、原始森林遍布山脊、险滩叠瀑环接河溪,春观百花秋赏叶,夏乘凉风冬赏雪,是一幅移步换景的山水画卷,蕴藏着“巴山秘境”的奇幻,优良的生态环境为镇坪生态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历史上,因受交通环境的制约,优质的旅游资源没能得到有效开发,美丽的景点也鲜有游客踏足。
随着安平、平镇高速公路的贯通,从安康到镇坪车程从4个多小时缩短到了1小时以内。
尤其是去年12月4日巫镇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打通了陕西和重庆的山水阻隔,使巫溪至镇坪的车程从以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让安康与巫溪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早吃安康蒸面、午品巫溪烤鱼、晚饮汉江富硒水的愿望变为现实。巫镇高速的通车,也让镇坪县曙坪飞渡峡4A景区、钟宝盐道小镇、牛头店长寿康养园、城关镇大湖溪等长寿康养福地由“养在深闺”成为网红打卡“新宠”。
汉水由西向东横贯石泉县全境,四季变换景致的公路犹如五色锦带把“石泉十美”串连起来,荟萃了山水秀美。遍布城乡的便捷公路交通,载着八方游客,游金蚕小镇,览云海日出,逛后柳古镇,品老街石锅鱼,让人流连忘返。
2022年6月,石泉县金蚕小镇环线公路被命名为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更多的游人经由金蚕小镇环线公路结识了池河镇醉美桑海乡村旅游景区的万亩桑海、天空之镜、玻璃滑道、步步惊心、桑栖云村等精品景点及民宿农家乐。
与此同时,池河镇为充分挖掘蚕桑文化底蕴,突出地域特色,建设了金蚕之乡展览馆,以弘扬地方文化助力经济发展为导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蚕桑文化、蚕桑技术、科普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为一体。
公路交通为石泉乡村振兴发挥了坚实有力的支撑作用。在生机勃勃的夏日,沿着公路行进在石泉大地,满眼都是“乡村因路而美群众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