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农路贺平在查看苹果长势 6月23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洛川县,揭秘洛川苹果究竟如何成为农民致富“金果”。
在槐柏镇度古村洼里组“飞天”苹果基地,果农路贺平正忙着让自家的矮化苹果树“喝水”,他轻轻扭转果园里滴灌设施的水龙头,果树下一根黑色的水管每隔50厘米一个孔,正一滴一滴地浇灌着果树,土壤顷刻间便浸润了。
“过去我要骑着三轮车到村子里拉水,一棵一棵树往过浇,我和妻子两个人浇4亩苹果地得好几天,浇完果园累得腰酸背疼。现在,有了政府免费安装的滴灌设备,一个人半天能浇完23亩果园,用水量下降了一半不说,还省下了油钱和劳力。”路贺平笑着说,将原乔化果园挖改后新建矮化密植果园,苹果还能“喝饱”水。从今年矮化苹果套袋数量来看,估计亩产量能增加1000多斤,一亩地可增收4000元左右。
度古村党支部书记路军介绍说,洼里组“飞天”苹果基地位于洼里组北,共涉及34户280亩。
该示范区位于拓家河水库灌区第一抽水泵站管理范围内,是在原乔化果园挖改后新建的集中连片矮化密植转型示范区,灌溉供水方式为“抽水泵站提水上塬—塬面蓄水池—泵站二次加压—果园”。
“以前想到浇水就发愁,现在有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几个人干的活我一个人就能干完,比过去轻松多了。希望果子好好长,能有个好品质。”洼里组果农王兰珍家的4亩苹果树今年是第2年挂果,套了5万多个袋,让她笑逐颜开。
“果园使用滴灌技术后,增收节水两不误,果农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新技术的实惠。”拓家河水库管理处主任雷山川说,建园时在原有管灌设施的基础上一次性全部配套田间滴灌设施,经过灌溉后的苹果在产量及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提升。
洛川是苹果生产优生区,是全国著名的“苹果之乡”。全县苹果总面积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苹果树是农民的“摇钱树”,红苹果更是农民捧在手心里的“金果果”。
2018年,为了解决老果园品种老化、品质退化问题,洛川县开始培育矮化密植果园。矮化苹果树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怎么保障果园用水?洛川县水利部门交出完美答卷。
洛川县水务局局长王延彬表示,为了解决沟壑区水资源短缺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问题,从2010年起至今,洛川县利用中省水利项目,累计新建改造节水灌溉面积20.39万亩,建成了拓家河水库灌区等6个中型灌区,新型滴灌覆盖了全县约一半的苹果园,经过灌溉后的苹果在产量及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实现了增产又省水的“双赢”。
其中,拓家河水库灌区灌溉覆盖槐柏、老庙、杨舒三个乡镇,总灌溉面积10.09万亩,是延安唯一一个重点中型灌区。灌区以苹果产业为主,采用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方式灌溉,既节水又增效,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走进洛川县苹果研究院科创中心灌溉示范点,这里也是洛川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研发基地。一望无际的白色防雹尼龙网下,是茁壮生长的矮化密植苹果,树上挂满了刚刚套袋的小苹果,果树下水管里的滴滴细流,正浇灌着果树,丰收的希望就在这里孕育。
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主任李前进介绍说,基地灌溉主要以拓家河灌区第二泵站灌溉系统为支撑,试验区已经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水肥灌溉一体化自动控制。近年来,科技示范基地在推动洛川苹果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推广、新工艺融合的同时,为灌区建设发展探索高效节水、用水管理、机制建设等积累了丰富经验,不少果农都成功受益,王兰珍家的果园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矮化密植果树管理起来省时、省力、节水、又省工,节水灌溉让我家苹果的口感和卖相更好了,加上这4亩果园,我去年的收入有18万元。”王兰珍笑得合不拢嘴。
“最牛的订单是太空订单,最牛的快递是航天货运……”在洛川县采访时,这句顺口溜,流露出每一个洛川人对苹果的自豪。
在洛川,有许许多多像王兰珍和路贺平一样勤勤恳恳的农民,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甜甜的苹果,滴滴清水,成为洛川苹果茁壮成长的助力器。这颗小苹果,也成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真实写照。2023年,洛川县苹果总产量近113万吨,果业综合产值达140亿元,被陕西省委确定为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