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寻根情愫。夏末秋初,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我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之行,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走进延安,重访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就是从找寻那一孔孔质朴无华却永载史册的窑洞开始的。
这种依山而建、凿土而成、门呈拱形、排列整齐的民居,如同蜂窝一样,密密麻麻地点缀在黄土高原上。
窑洞不只是窑洞,更是摇篮。
窑洞是华夏儿女的摇篮。据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祖就在黄土高原上开凿窑洞了。这种冬暖夏凉、安全实用、朴素美观的建筑,让华夏儿女有了繁衍生息的居所,有了牢固可靠的家园。
窑洞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最深刻、最共同的记忆恐怕就是窑洞了。毛泽东住的是窑洞,不算保安、洛川和转战陕北时期,仅在延安就先后住过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处的窑洞。
凤凰山麓那孔陈设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几乎笔不停歇、夜以继日地写作着,就连炭火烧着了棉鞋也全然不知。经过8天9夜的呕心沥血,当5万余字的初稿写成后,毛泽东在一次集会上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演讲中,他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提出持久战,指出抗战必定胜利的总趋势。这篇文章和这次演讲拨开了笼罩在人们心头上的迷雾,对人们当时最关心的问题给出了科学合理并且有分量的回答,在延安引起轰动。很快,《论持久战》被油印成册,各个抗日根据地军民争相传阅,成为指导抗战、坚定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纲领性文献。
子长市中山街南侧下河滩的田家大院,明媚的阳光下,古朴幽静的院落保持着当年的原貌,曾经的风雷激荡变得安宁祥和。院内有砖窑5孔,坐西面东,中间那孔就是瓦窑堡会议旧址。窑洞里放着八仙桌和木条凳,陈设一如往昔。
就在这狭小的窑洞里,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称瓦窑堡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在窑洞里,毛泽东开了无数的会,作出过许多重大决策;在窑洞里,他写了大量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共158篇,其中112篇出自陕北的窑洞,占总数的70%;在窑洞里,他接待过国内外众多的来访者:与埃德加·斯诺回忆峥嵘岁月、与梁漱溟抵足而谈、与黄炎培展开著名的“窑洞对”、接受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采访、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在窑洞里,他指挥过数不清的大小战斗,转战陕北时更是“在窑洞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战争”……陕北窑洞,是孕育毛泽东思想、形成毛泽东领袖地位的摇篮。
延安时期,各种教育机构都在窑洞里办学:抗大、鲁艺、马列学院、陕北公学……窑洞是培养抗日将士、作家、艺术家、党的干部的名副其实的摇篮。
在清凉山的窑洞里,有党最重要的新闻出版机构:新华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等。在陕北的窑洞里,共产党人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将陕甘宁边区建成了模范边区,使这里出现了“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的新气象,为全国执政积累了经验。
窑洞也是知青成长蝶变的摇篮。1969年1月13日,一批北京知青来到延安插队,住进了农民的土窑洞,过起了被戏称为“山顶洞人”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就先后住过3个地方的窑洞,一住就是7年。在这里,他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他博览群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他入党、参加“整社”、当村支书,带领知青和村民修淤地坝、建铁业社、挖沼气池……从15岁来到黄土地的“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黄土地的坚定和充满自信,窑洞无疑起了催化作用。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而延安的窑洞,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