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7日
“圣地蓝”的前世今生
贺清明

  延安久负盛名,名为“革命圣地”“红色摇篮”,延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众所周知。延安的发展有目共睹,延安人把清澈如水般的碧空万里自豪地称为“圣地蓝”,心底的自信与豪迈,令人艳羡,今日“圣地蓝”相比四十年前“雾霾天”境况,天壤之别!
  1983年秋是我人生转折点,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岁月,我幸运考上距家乡不远的延安大学,背起行囊,扛起老木箱,脚踏棉布鞋,身穿绿布衫,我独自坐班车去学校报道。
  那时的大学校园比中学强不了多少,教室是二层楼房,饭堂是粗糙水泥地,没座椅板凳,吃饭蹲地围圈,边吃边聊;操场没硬化,跑道铺的是煤炭灰渣,雨后跑步泥水乱飞;住的是窑洞或薄壳房,取暖用煤炉,冬天北风呼啸,窗玻璃震得哗哗响,室内炉火熄灭,人团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
  大学五年,我没离开延安。记忆最深的是冬天的雾霾,人不敢在外面多待,鼻孔过不了多久就成了“黑烟筒”,一点都不夸张。宿舍烧煤炉,烟筒易被烟渍塞满,烟会倒流。我们住在半山腰的窑洞里,周围居民家散养的鸡时不时在我们眼皮下晃荡,你说它们是白鸡吗?羽毛青紫黑乌,说是乌鸡吗?又不像,黑烟污染的鸡若给洗个澡就会变成白鸡。
  记忆中有次体育课尤为铭心,1984年冬,我们上了唯一一次滑冰课,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体育项目,小时候在河滩冰面上滑冰车、溜冰摔跤的体会尚有,穿上窄如刀锋的冰鞋,站都站不稳,别说滑了,同学们坚韧不拔,摔倒后爬起来,再摔再爬来,原来冰面沉积的厚厚的煤烟灰,在我们一次次摔倒中擦得干干净净,与周边冰面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穿在外面的棉衣,更是脏得不堪入目,洗了不知道多少盆黑水,才有了常色。
  冬天我们盼望下雪,即便雪后气温骤降,冻手冻脚,但洁白瑞雪让人心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美景叫人神往,盼的是雪后的天空雾霾减轻不少,天变蓝了,空气清新了,人也清爽许多。短暂而爽心的日子很快过去,风轻了,雾霾如幽灵般死灰复燃,唯有静静期待春天降临。
  1988年大学毕业,我逃离般远走他乡,不仅是想尽早独立,更重要的是受不了严重雾霾,然而,我却没走多远,到了北方一个县城工作,住在小县城,冬季烧煤取暖做饭,雾霾是必须有的,比原来的空气好不了多少。
  回望过去,80多年前,一群筚路蓝缕的马克思主义信徒,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为寻求民族解放缔造崭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千难万险通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红色根据地——延安,那时的延安人烟稀少、偏僻落后,中共中央进驻后,为解决被国民党封锁导致的缺衣少食现象,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指引下,开荒南泥湾,发展经济,自给自足,不仅上演了“兄妹开荒”的秧歌剧,提升老百姓拓荒意识,也由此缔造了南泥湾精神。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随着解放后延安区域人口增加,无序开荒种地破坏了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延河的水浑浊了,延安的天模糊了,延安的山变秃了。春天黄沙漫卷,冬天雾霾罩城……社会的发展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子孙后代造福,退耕还林,整治雾霾,一切都在变,延安的变化有目共睹,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级文明城市、国家级旅游城市等等,所有荣誉背后都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延安200多万优秀儿女为之奋斗的非凡成果。
  在外工作16年,幸运之门再次打开,我因工作缘由,调回母校工作,回到故乡,格外亲切,延安的天变蓝了,延河的水变清了。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鼓舞下,冬季单位小区集中供暖,山体居民燃煤取暖做饭禁止有烟煤;为疏解旧城拥堵、人口密度过大现象,延安削山造城,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拔地而起,站在新城学习书院,俯视新城,再仰望天空,如宝石般的天空让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