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1日
桑叶何青青“丝路”向远方
    ●交流蚕桑产业技术

  通讯员 冯娟 韩建莉
  仲夏时节,草木争荣。清晨,延川县大禹街道贺土坪村的蚕房中传来“沙沙沙”的声音,隔壁的窑洞里,为了及时完成上蔟任务,忙活了一整夜刚刚躺下的村党支部书记高学文发出轻轻的鼾声,窗外时不时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声,一曲和谐奋进的乡村振兴交响乐在贺土坪村悄然奏响。
  近年来,为了发展壮大产业,贺土坪村立足资源优势,按照“政府引导、金融扶持、群众自主”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政策引导、能人带动、以点带面、大力宣传的方式,鼓励村民种桑养蚕,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1 宣传动起来
  “蚕难养,容易病,我又不懂技术,不想养。”“我以前养过,那根本不行。”
  在贺土坪村第一次召开的发展蚕桑产业村民大会上,大部分村民表示没有养蚕意愿。为了让村民摒弃传统养蚕的落后思想,充分了解并愿意发展蚕桑产业,村支部书记高学文带领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宣传动员,做足思想工作。
  在村“两委”的不懈努力下,最终,32户农户踊跃报名参与发展蚕桑产业。村民的认可极大地提高了村“两委”班子搞蚕桑产业的信心,也为贺土坪村建设蚕桑产业示范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桑园建起来
  为能尽早完成桑园建设,坚定村民发展蚕桑产业信心,街道领导干部、村“两委”成员与村民齐上阵、共参与,全心全意投入到示范园建设中,从土地整理、开沟、施肥、回填、栽植、覆膜到扣防冻钵等环节,均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全程高要求、高标准。经过30天的共同努力,贺土坪村500亩桑园建设项目圆满完成。街道办又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引导农户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每年每亩施尿素20千克,分两次施肥并在7月底前完成,确保桑叶优质优产。
  “我们村的土壤好,桑树光照足,无污染,种出来的桑叶又大又好,非常有利于养蚕。”包村领导刘娟娟信心满满地说。
  3 技术引进来
  在确定发展蚕桑产业后,贺土坪村党支部书记高学文带领养殖农户先后到子长涧浴岔、关庄杨家坪等村实地调研、考察学习蚕桑产业技术,让农户在学习交流中破解养殖遇到的困难,积累经验。
  今年5月,村党支部书记高学文、包村干部王玉坤等5人赴江苏省镇江市实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蚕桑养殖技术。同时,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蚕桑养殖,每日到村入户查看养蚕情况,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确保蚕桑养殖提质增效。
  “我们今年养蚕不仅有高书记、玉坤的帮忙,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天天上门指导,帮我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蚕养得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现已成功上蔟结茧,太感谢党组织了。”养殖农户白润林兴高采烈地说。
  4 “丝路”打开来
  近年来,贺土坪村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推进“众筹、众议、众创、众享”促“三变”的措施,按照“政府奖补、支部引领、农户自主、自愿养殖”的原则,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互助合作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今年第一批次我村共养蚕17张,没有发生病虫害,平均每张产量达100斤,总收入5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高学文高兴地说。
  “这回我老两口忙了20多天,养的蚕就卖了6000多元,平时连想都不敢想,我们这么大年龄了还能挣这么多钱,真是比过年还让人高兴。”72岁的老人白瑞笑容满面地说。
  “我这回蚕养得非常成功,一张半就卖的4595元,一回比一回有经验,下一回我要再多养2张,这比我务工强多了。”养殖农户刘世峰兴奋地跟大家分享。
  下一步,贺土坪村将持续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把桑蚕产业作为重要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以村集体“基地”为样板,以“农户”为主体,以“政策支持”为赋能,采取线上+线下技术培训、技术员持续跟踪等方式,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品种,加快实现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逐步实现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