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5日
栉风沐雨二十年 悉心撑起“防护伞”
——我市深入实施《工伤保险条例》保障职工权益护航企业发展
    ● 到基层指导工伤保险经办和服务工作

    ●深入定点医院监督检查医疗服务行为
    ● 工伤预防进企业,撑起安全“保护伞”
    ● 查阅工伤职工病历资料
    ● 上街开展工伤保险政策宣传
    ● 将工伤保险政策送到劳动者身边
    ● 工伤检查到病房,政策宣传到床位

  记者 强国峰 高乐
  今年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20周年。工伤保险作为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风险、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0年来,我市人社部门勇担使命、栉风沐雨,积极推进《工伤保险条例》落地实施,更好地发挥工伤保险保障民生、护航企业、促进发展的作用,让劳动者安全感更加充足、更有保障,为劳动者织就“防护网”、筑牢“平安盾”、撑起“保障伞”,交出了一份温暖厚重的答卷。
  这是砥砺奋进、勇毅攀升的20年,更是倾情服务、温暖民心的20年。这些年里,延安工伤保险事业发展高度不断攀升,制度覆盖更公平、保障功能更积极、管理运行更规范、经办服务更暖心,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政策落地开花,增进民生福祉
  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设进入法治化轨道,为数亿劳动者撑起工伤事故伤害的“防护伞”。
  就在这一年,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待遇审核业务负责人孙丽萍正式参加工作,转眼已是20年。这些年里,她亲身经历了工伤保险从最开始的县级统筹逐步发展市级统筹、省级统筹;见证了《工伤保险条例》从实施到修订,再到颁布《社会保险法》并将工伤保险纳入其中;感受到了工伤保险从手工经办到网络经办的历史飞跃。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20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和发展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经办措施,不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2004年,制定“一年打基础,两年工作有起色,三年打个翻身仗”目标;
  2009年,实现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管理“一盘棋”,全面开展县区扩面征缴工作;
  2010年,“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管理范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2014年,全面实施市本级网络系统办理参保登记缴费、待遇审核,县区全面实施网络系统办理参保登记缴费;
  2018年,加强网上平台建设,推广“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建成面向全省城乡居民、标准统一、功能兼容、多领域使用的社保卡管理服务体系;
  2023年7月1日起,全省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收统支管理模式;
  …………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受到了当地群众称赞。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参保人数从2004年的2.03万人增加到了2023年的33.89万人,增长了16.6倍;基金收入从2004年的220万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22382.96万元,增长了101.7倍,工伤保险真正发挥出民生保障“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
  服务便捷高效,守护群众安康
  有了好政策,如何让职工群众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20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升工伤保险经办服务水平,推动工伤保险各项工作提速度、增温度、拓深度。
  每天,延安为民服务中心大厅的工伤保险经办窗口都会迎来不少办理或咨询业务的群众。在这里,群众“一站式”办理、百姓最多“跑一回”的全网式、全流程、无差别服务,是窗口最美的风景。
  据了解,该窗口承担着全市15余万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参保登记、待遇审核与支付工作。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聚力打造“阳光”社保,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准、简化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群众办事体验感,打造“便民化服务”温馨港湾,被评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17-2019年度优质服务窗口”。
  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人社服务进万家”活动,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的党员、干部纷纷采取“走进去”“沉下去”“答上去”等多种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通工伤保险政策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工伤保险政策送到参保单位和群众身边,推动工伤保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确保工伤保险政策落实落地。3月28日,该中心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全市邮政、快递行业进行工伤保险政策宣讲;4月22日,赴延榆高铁建设指挥部宣讲工伤保险政策;5月9日至16日,配合市人社局分别赴宝塔区、甘泉县、安塞区开展工伤保险政策宣传;5月21日至22日赴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进行工伤保险政策宣传;5月15日,参加全市“红色筑梦 创业延安”招聘活动,现场讲解、宣传工伤保险相关政策;6月21日,在市人社局举行的第十五期人社大讲堂上,面向全市各县(市、区)人社系统干部,对工伤保险制度建设和执行中信访焦点政策进行了解读……
  悠悠万事,安全为大。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优先事项,是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大事、要事。为此,我市各级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内容丰富的工伤预防宣传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宣传普及工伤保险政策,增强广大用工企业和广大劳动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有力助推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对工伤易发高发的矿山、运输、建筑等重点行业,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人社服务进万家”等工作,深入一线送政策,将工伤保险“第一手资料”“面对面解答”送到参保单位;组织开展重点领域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扩面宣传工伤预防知识,让煤矿工人、公交司机、快递小哥等“奔跑者”干活更安心。
  ——对在市内住院的工伤职工,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到病房、宣传政策到床位,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从源头上解决冒名顶替和用药、检查等违规问题,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困难群众身上。
  服务贴心、宣传到位、保障有力……20年来,我市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心怀百姓,倾情服务,切实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每天清晨走到政务服务中心门口,我就想今天要怎么才能当好人民的公仆,服务好来办事的群众。看到门口‘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八个大字,就深深感觉到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主任闫彬表示,社保经办机构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具体执行者、群众权益的直接守护者、公共服务的一线提供者,要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坚持党建引领,办好每一笔工伤业务;抓好基金防控,细化经办流程,全力做好基金提升巩固年行动;加大工伤预防宣传、培训工作,从源头上遏制工伤事故的发生,为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保工作贡献力量。
   党的惠民“阳光”,温暖百姓生活
  “谢谢你们帮忙作出工伤认定,为我们老百姓维护权益,辛苦了!”近日,受伤工人高某的家属将一面写有“为民解难事 真情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宝塔区人社局工伤认定科,并表示衷心感谢。
  时间追溯到2021年1月,高某在某工业园区工作时不慎从高处摔落受伤。然而用工单位否认与高某之间的用工关系,不愿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接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宝塔区人社局工伤科在帮助其进行劳动关系诉讼的同时,深入调查、多方取证,最终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被认定工伤后,高某享受到了医疗、经济补偿、康复等多项工伤待遇保障。
  高某的经历是我市人社部门立足群众需求,全面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全心保障职工权益的一个缩影。
  “工伤小险种,解决大问题。”20年来,我市人社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群众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制度,积极落实各类政策,公平公正公开维护广大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党的惠民“阳光”沐浴在每一个群众身上。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延安众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市人社部门抓早动快,积极落实“免、减、缓”政策,用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尽快送进参保企业。“退费已经收到,辛苦了,谢谢!”2020年3月18日下午,看着微信群里参保企业不断发来的信息,连续加班多日的市、县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终于松了口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市首批符合工伤保险“免、减、缓”政策的471户企业全部收到工伤保险基金退费,共计369万元。2020年全年,我市阶段性减免企业工伤保险费共2724户、201786人,累计减免7494.39万元;严格落实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一类行业按基准费率0.2%执行,二至八类行业费率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下浮20%执行,累计减少企业负担2618.9万元的工伤保险费。有效降低了全市企业用工成本,减少企业负担,助力企业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
  为进一步强化工伤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使他们享受到更加完善的工伤保险待遇,2023年,按照省级文件精神我市及时调整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标准,各类补助金标准得到大幅提高,相关待遇全额发放。该举措为工伤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实惠,让他们在康复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深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20年风雨兼程,记录时代澎湃脉动;20年回应期盼,托起百姓稳稳幸福。新起点、新征程,延安人社部门将顺应时代新要求,回应群众新期盼,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完善制度体系,激发制度活力,推动工伤保险事业再创新局面,朝着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