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30日
用延安精神筑牢教师职业道德
  王建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要长足发展,离不开延安精神。打造一支过硬的“四有”教师队伍,同样离不开延安精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明确提出了6条标准,就是对延安精神最好的传承和弘扬,用延安精神筑牢教师职业道德,功在职业修养,利在千秋大业。
  爱国守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徐特立是延安时期党内德高望重的“五老”之一,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上学时的老师,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他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鼓励支持爱国青年从事革命活动。后来,他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时57岁,是党内最年长的一位,毛泽东也对徐特立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实践证明,为师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爱国主义旗帜高高擎起,才会创造不凡的业绩,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就是为实现共同理想而目标一致,兵民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从延安走到北京,从窑洞走到中南海,这是革命的胜利,也是延安精神的胜利,归根结底是政治方向的胜利。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一个政治方向问题,也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无须赘述,党的教育方针早就回答得明明白白。而在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教师是关键中的关键。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用延安精神筑牢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最有力最全面最精准的贯彻,因为党的教育方针与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同频共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教育方针是由延安精神孕育而来的,是延安精神的结晶。
  如果说爱国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那么遵纪守法是教师言传身教的基本条件。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首次提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的科学论断。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如此,一所学校一名教师也是如此。2021年,教育部公开曝光多起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比如收受学生家长礼金、礼品,有偿补课,发表错误言论等,这些乱象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能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理想信念崩塌,初心使命丧失,把职业当成谋私的平台,把岗位变成犯罪的据点,这些现象完全与延安精神背道而驰。爱国守法,是师德底线,也是教师应坚守的最基本政治标准,逾则前途黯淡,守则光明在前。
  爱岗敬业,保持崇高的家国情怀
  回首77年前,延安时期,在毛泽东的积极倡导下,延安开办了多所院校。而最具影响力,培养干部人才最多的当属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成功办学的原因之一是师资队伍超强,这其中有两项硬指标,一是要经历过战争考验,二是必须具有军事或者政治工作经验,刘伯承、罗瑞卿、徐向前等都是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亲自为“抗大”遴选的教员。在“抗大”的师资天团中,毛泽东亲自担任“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他本人也是教员。他亲力亲为,为“抗大”制定了非常有前瞻性的校训和教育方针,对“抗大”授课十分重视,撰写了6万多字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他每周上课两次,每次讲课在4个小时,还要参加学员们的课下讨论。他胸怀家国,高瞻远瞩,以上率下,身体力行的思想和风范,为后来的教育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关爱学生,秉持公平的教育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不到40字的重要论述中,彰显了“三个一切”的教育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核心是学校应当把学生的培养放在中心位置来抓。作为教师,立德树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爱学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在延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就为我们发出了先声:1940年,毛泽东曾为边区师范题词“为教育新后代而努力”;周恩来总理曾给陕甘宁边区中学学生曹云青、曹云屏复信解答问题等。这些题词后来被延安中学凝练成了学校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勇于担当,光明在前”,激励着一代代延安中学人弘扬延安精神,推动教育发展。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虽然未曾到过延安,却与延安时期的教育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创办了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积极帮助烈士遗孤和进步青年奔赴延安,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许多革命人才。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视学子如珍宝,把培养人才看作攸关革命事业兴衰存亡的大事来抓,值得今天的教育人士去反思、镜鉴和自省。
  向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迈进,是党的十九大为我们赋予的光荣使命。公平的教育就是不分阶层、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凡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受教育的公民,皆可在公平的竞争机制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延安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就坚持有教无类的人民教育观。比如,那个时期的延安中学就实行公费义务教育,学校费用由边区政府财政厅统一发放。当时的延安中学大门就为劳动大众敞开,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论阶级、不问党派、不分男女、一律招收,待遇一律平等。有教无类、公平的人民教育观在延安时期就已变为现实,成为了影响至今的办学理念和传统。国家“双高双普(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就是对推进教育公平最好的诠释。让教育惠及人民,是党和国家践行延安精神的具体体现。
   教书育人,不忘服务的根本宗旨
  延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极价值追求,从而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新时期,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继续发扬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不忘宗旨,创造了许多不平凡的业绩。被誉为“人民教育家”的于漪,从教68年,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中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全国模范教师支月英,在他们身上普遍有股子“劲”,其原动力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其一路走来处处显现的是延安精神的洪荒之力。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干出不凡业绩者无一不是延安精神的践行者,他们背后是对“党的宗旨”矢志不渝的坚守。
  为人师表,发挥示范的标杆作用
  新时期,这种“为人师表”的延安作风得到了很好的传承。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还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她被称为“燃灯校长”,是因为她胸怀梦想,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无论是延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还是新时代像于漪、张桂梅等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都是行胜于言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推动着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一名教师毕其一生都要恪守的信条。回想延安时期,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一心革命,不图享受,为边区民众和战士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终身学习,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终身学习,这是教师职业的必然,也是新时代的呼唤。
  早在延安时期,我党就有“学风浓厚”的优良传统。毛主席在延安,为了指导中国革命,他在百忙的工作中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哲学、军事、历史、文学等中外名著。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我们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毛泽东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通晓中外,博览古今,引经据典,随手拈来,这与他终身重视学习是分不开的。徐特立是一位党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活到老,学到老”,一生著述甚丰。由此可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延安时期就已经形成,并影响至今。
  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不是把学习当作日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他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自我超越。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发扬延安精神,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刻苦钻研的精神,不耻下问、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根治慵懒散缓软的顽疾,向书本学习、向会者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网络上学习。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自觉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师德、筑牢防线,无疑是新时期可愈教育三千疾的最好良方。  (作者单位:洛川县安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