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丽萍(右)宣传工伤保险政策 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待遇审核业务负责人孙丽萍与工伤保险的故事,要从2004年开始。彼时,市工伤保险经办中心刚成立,孙丽萍就入职了这里。同年,《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启动实施,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起初,由于各种原因,工伤保险起步工作非常难,几乎是举步维艰。孙丽萍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主要任务就是去各个单位、企业上门宣传政策,动员各类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但由于那时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工伤保险,也不太了解政策,孙丽萍和同事一开口说“工伤保险”4个字,人家就以为是“工商保险”,每次都要反反复复强调。有时提前打电话联系好上门讲解政策,结果人家可能根本就不把这当回事,到了地方一个人也找不见,一等就是一个上午甚至一整天,只能无功而返。经常是早上出门信心满满,下午下班垂头丧气。
然而,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工伤保险也是社保的重要险种,参保职工上岗后也很重视单位是否为自己缴纳工伤保险,维权意识逐步加强。
在岁月的长河中,孙丽萍与工伤保险的缘分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20年来,她亲眼目睹了工伤保险政策从群众陌生到家喻户晓的转变;亲身经历了工伤保险从最开始的县级统筹逐步发展到市级统筹、省级统筹;见证了《工伤保险条例》从实施到修订,再到颁布《社会保险法》并将工伤保险纳入其中;感受到了工伤保险从手工经办到网络经办的历史飞跃。
与此同时,工伤保险各项待遇也是逐年大幅提高。孙丽萍记得,涨幅最大的就是工亡待遇,工亡待遇从2004年到2024年这20年里涨了将近28倍。数字最有说服力,也是最好的证明,从这“28倍”就可以看出工伤保险待遇的重要保障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这些年,孙丽萍给很多参保单位、人员办理过工伤保险业务。在她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吴起县一家私营企业的案例。这家企业当初不愿意参保,但是通过政策宣传和讲解,最终选择了参保。参保后,该公司在作业中一辆洗井车燃烧,车上的4名工作人员有3人当场死亡,1人重度烧伤转院至西京医院治疗。该人员在抢救治疗90多天后也因伤势过重导致全身感染不幸死亡,在此期间,仅西京医院产生的医疗费就高达90多万元。而由于该公司参加了工伤保险,4名工作人员的工亡待遇50多万元全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9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经过审核后也给予了支付。
该公司老板当时感慨万分,说如果不是参加工伤保险,他后半生都是在还债的路上生活,企业哪有能力再继续经营,感觉还是国家的政策靠谱,给了他“重生”的机会。
这件事情在当时反响很大,很多私营企业主动上门排队办理参加工伤保险,雇用员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参加工伤保险。
工伤事故无情,但工伤保险有爱,这是孙丽萍最切实的感受。时光飞逝,日历又掀开崭新的一页,她和工伤保险的缘分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