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3日
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 为筑牢祖国北疆绿色长城贡献延安力量
——专访市林业局局长常晓斌
  记者 姜顺
  记者: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延安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书写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动人篇章,请您谈谈在延安生态建设上取得的成效。
  常晓斌: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曾经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5年来,我们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生态、发展生态、巩固生态,同时我们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延安的生态环境面貌真正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是山川变绿了。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33.5%提升到48.07%,植被覆盖率跃升至81.3%,延安成为陕北地区林草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二是河流变清了。年入黄河泥沙量由上世纪末的2.58亿吨减少到0.31亿吨,降幅达88%,河流每遇暴雨泥沙俱下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三是天空变蓝了。扬沙天气由过去的每年27.2次减少到1-2次,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到2023年的323天,“圣地蓝”已成为延安的一张靓丽名片。四是生态变好了。以华北豹、褐马鸡为代表的陆生野生动物达到了264种,有种子植物1478种,比上世纪末增加了近百种。
  记者:古树名木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活”的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以“黄帝手植柏”为代表的古树名木更是承载着全球华夏子孙的乡愁情思。我市就保护3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做了哪些工作?
  常晓斌:延安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现有古树18.8万多棵,古树群38处。全国5棵5000年以上古树,延安就有3棵,均分布在黄陵县,“黄帝手植柏”历经5000年风雨沧桑依然根深叶茂、苍劲挺拔,见证着中华文明之脉,体现着延安炎黄子孙爱树育树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古树名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了《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十条措施》,向广大群众印发《保护古树名木倡议书》,号召全民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二是累计争取中省专项保护资金900万元,邀请专家编制了“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一树一策”和黄帝陵古柏群“一群一策”的保护方案,科学开展3棵5000年以上古树的复壮保护。三是联合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开展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全市没有发生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案件。
  记者:近年来,延安市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成效显著,2023年10月10日,又成功引入朱鹮。那么,我市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常晓斌: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延安的野生动物种类现在越来越丰富,种群也显著增加,而且栖息范围明显扩张,延安已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成了陕北唯一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也是全省最早投入使用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目前共收容救助野生动物370多只(头)。二是持续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并给14家基层单位配发了野生动物的监测、救护设备,常态化开展华北豹、原麝、褐马鸡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监测调查。三是2023年10月10日,我市从汉中洋县引入20只朱鹮,开展人工繁育和放飞试验。今年5月5日,首只“延安籍”朱鹮顺利破壳,现已成功孵化出5只朱鹮宝宝。四是联合多部门开展“网盾行动”“清风行动”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件,严格保护大自然的“精灵”。
  记者: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延安全境都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攻坚区。请您谈谈一年来做了哪些工作?
  常晓斌:一年来,我们抢抓“三北”六期重大机遇,紧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因地制宜将延安划分为白于山区毛乌素沙地南侵“阻击战”、黄河西岸土石山区综合治理“歼灭战”、延安中部人居生态环境“提升战”、南部天然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持久战”4个战区,综合应用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人为措施,持续推进生态建设,2023年,全市完成营造林120万亩,建设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记者: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延安已成为黄土高原森林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但是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难度很大,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我们又做了哪些努力?
  常晓斌:延安的林草湿资源面积目前是4596.92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2.76%,是名副其实的林业大市。“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谆谆告诫。为了严格保护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我们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由于延安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除了开发油煤气、发展新能源方面都需要使用林草地外,其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使用林草地。所以我们本着既要保护好森林资源,又要服务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第一方面就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出台了《关于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九条措施》,推行临时占用林草地“容缺受理”,积极引导集约节约、合理使用林地草地,不断规范林草资源管理。同时,我们加大执法力度,持续开展森林督查、卫片执法,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毁林毁草、破坏植被等违法行为,严格保护林草资源。
  第二方面就是抓好封山禁牧工作。俗话说:国土绿化“三分造、七分管”。20多年来,我们坚决贯彻执行《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颁布实施了《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是全国第一部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地方法。正是因为坚持封山禁牧不动摇,我们的生态建设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但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部分群众认为放牧不会影响生态建设成效,野外放牧有抬头的趋势。针对这一问题,今年,我们市委书记蒿慧杰,也就是我们延安市的总林长签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封山禁牧工作的令》,市政府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野外偷牧现象得到明显遏制。
  第三方面就是做好林草防火工作。火灾是森林的最大天敌。延安森林面积大、地形复杂、人为活动频繁,而且受传统祭祀、农事用火的影响,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组建了19支533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和219支4047人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初步具备了“灭小火有把握、扑大火有保证、跨区域扑火有基础”的能力,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29亿元,在重点林区初步形成地面巡逻、瞭望监测、视频监控和空中巡查有机结合的立体式管护网格。创下了连续23年无大的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的成绩,我们市林业局也连续7次蝉联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抢抓“三北”六期重大机遇,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不断推动延安山川大地由浅绿向深绿迈进,为筑牢祖国北疆绿色长城贡献我们延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