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顺 通讯员 王超 吴鹏飞
盛夏时节,万物并茂。桥山耸翠、沮水流清。
矸石山蝶变为景区、公园,生活污水处理在村组实现,天然气入户方便群众的一日三餐。严守生态环保红线,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不仅赢得惠企利民的“里子”,也使黄陵县有了日常天蓝水清山更绿的“面子”。
矸石山上换“绿颜”
走进黄陵县陕西双龙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矿山公园,双龙生态农业苑展现眼前,叠水瀑布、现代大棚、文化长廊等景观依次出现,以前荒草疯长、乱石遍地的景象早已变成现在景观错落有致、山体草木叠绿、棚栽蔬果飘香的美丽生态新画卷。
“生态农业苑主体设计理念是‘恢复生态 润泽自然’。我们从2022年6月30日起实行井下巷石回填,所有矸石不升井,对我们矿区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陕西双龙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行政管理部副部长王辉说。
从昔日无人涉足的“黑山沟”到现在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从矿区人的一块“心病”到如今企业的蔬果园,促成陕西双龙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利用4年时间完成矸石山蝶变的,不仅是环保指标要求的“硬杠杠”,也是行业发展转型的现实需求。
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在1989年建矿伊始就将排矸场作为重要的配套设施进行规划建设,在2017年到2022年这6年中,公司更是分3期先后投入资金8080余万元对排矸场进行综合治理、覆土绿化。位于店头镇鲁寺村北雨沟的排矸场内现在绿草如茵、树木成行、花香四溢,矿井也因此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矿山、国家级绿色矿山、全国煤炭工业环境保护优秀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
今年上半年,全县范围内118个井场和14家煤炭开采企业全部建成清洁井场或清洁矿井,建成率达到了100%。
树起治污新标杆
从重要点位的实景监控到实现厂内全流程的实时查看调度,从污水入厂到处理达标排放全流程的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应用。黄陵县污水处理厂不仅在水质达标排放上细把关、严要求,也在改进处理工艺和改善厂区环境上精益求精。
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黄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战亮说:“我们公司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出水达标排放,严格执行陕西省黄河流域综合污水排放标准,A标准,我们厂在达标的前提条件下,提高出水水质的要求,为沮河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自己的努力”。
近三年,黄陵县实施了雨污分流和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今年随着雨污分流提升改造三期项目的建成,污水收集和处理规模都有了显著提升。
“目前,处理规模达到11000m3/天,日均收集处理量约8000m3,出水稳定达标。”黄陵县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范西峰介绍道,“我局作为监管单位,派专人进行驻厂,对污水厂的安全生产运行监督。我们将坚决落实各项环保政策,以最高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举措,保障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厂的高效运行,为民族圣地·绿色黄陵筑牢生态防线。”
污水防治,城乡同行。生活污水的回收处理再利用,对于黄陵县阿党镇葡萄寨村的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全村198户,冲水马桶入户率100%,所用冲水全部是村上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中水。
环保理念先行,让这个基础设施本就不错的塬面村,如今更是风景秀丽、宜居宜业。
葡萄寨村党支部书记刘海全说:“自从咱这个污水站建成以后,群众的生活污水得到了改善和提升,通过处理水可以二次利用,一是能冲马桶,二是可以补充农业灌溉,从整体效果上来说确实不错,群众也很满意,村上的环境也得到了提升。”
共护龙乡天更蓝
为了扎实开展污染防治工作,近年来,黄陵县成立污染防治攻坚专班,深入系统推进“清洁工程”实施,严格落实工地6个百分百、7个到位要求等环保举措,城区空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截至2023年已达329天,让圣地蓝成为身处龙乡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美景。
黄陵县新区供热中心项目作为“清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进设施设备的引进充分彰显了龙乡人对优良空气的毅然追求。现今虽处盛夏,然而对于天然气锅炉等供暖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早已成为黄陵县新区供热中心工作日常。
“2022年8月新区中组团供热中心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这个项目投产后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新区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每年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万吨、二氧化硫480吨、氮氧化合物140吨,为实现我县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黄陵新区供热生产科科长刘主强介绍道。
“清洁工程”的深入推进实施不仅让黄陵的天更蓝,也让龙乡人的生活更便捷、更经济。“近年来,我办在清洁能源方面持续推进气化工程。截至目前,全办城区天然气入户达17503户,气化率99.4%,天然气进村组、进农户2533户,气化率达55.8%,通过能源改造,能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村庄环境更整洁了,更清洁了,群众生活更方便了。”桥山街道办二级主任科员孙延军说。
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黄陵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立县理念,不断强化对建筑施工工地、道路扬尘、机动车控制等的执法力度,持续加大燃煤燃气锅炉整治力度,系统深化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且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