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墨的香气,是我早年记忆的底色,也是萦绕在我人生中最持久的气息。书于我而言,像是处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漫漫人生中的一盏明灯,让心灵时常漂泊不定的我一次次在黑暗中寻找到光明和方向,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勇气和坚持,也体验到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与感动,因为有书,浮生有暖。
在生命最初稀薄而懵懂的记忆中,书籍是我最忠实的伙伴,幼年时不像现在的孩子有很多玩具,同龄的伙伴也没有几个,于是爸爸收藏的小人书就成了我与世界沟通的唯一途径。小人书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人物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三国演义》中张飞怒目圆睁、须髯如戟立于长坂桥前的画面;还有《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头顶花瓣簌簌落下的画面,那时自然不懂故事情节,却因为这些画面,激发了阅读的兴趣,每次拿起书,就忍不住想知道后续的画面。
后来入学,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渐渐能看懂小人书的全部画面,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画面下短短的描述性话语也能够读懂了。于是一有时间就捧起来沉浸其中,读到废寝忘食,家里的小人书读完以后就开始读一些注音版的读物,再向老师同学借书来读……周末、放学后、吃饭的空隙、课间活动的十分钟,读书几乎成了我闲暇时的全部。小人书是带我走上阅读之路的导师,帮我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另一扇大门。
中学时代因为从小积淀的阅读基础,语文和作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还时有散文、小诗发表在校报上,用于阅读和写作的精力明显多于其他学科,严重的偏科让家长老师多次批评,曾经一度对读书产生了怀疑。但又是读书让我意识到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及时纠正了学习态度,也更加坚定了对书籍的热爱。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时,惊叹于案件的细节研究和福尔摩斯严谨的推理,意识到化学和思政的重要性;读《简·爱》时,沉迷于幽静神秘的英国庄园风光,立志有朝一日要前去领略,开始痴迷英语;读《飘》时,为主人公百折不挠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折服,懂得要意志坚定,不忘初心……
大学时期,我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时涉猎的书籍广泛起来,对文学的认知也逐渐深刻起来,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再读《红楼梦》,通过妙玉高洁清冷的性格,我看到了她对红尘的向往和情缘难了的无奈;张爱玲的文字,给人奢华惊艳的感觉,我却能读到她繁华落尽后的单纯;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世人看到的是孤独对波恩迪亚家族的幸与不幸,而我却看到了性格对命运轮回的影响……读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人生的意义和真谛,是我无法替代的灵魂挚友。
四季流转,岁月沾染了青苔,而我却像青松般初心不改,在文字的海洋中上下求索。莺歌燕舞的春日来读林清玄的散文《温一壶月光下酒》《海边的白蝶》,在恬淡清新的文字里漫步,懂得感恩和知足,珍惜当下的幸福;热烈的夏日来读路遥《平凡的世界》,艰难的时候有了奋发的动力,学会不轻易妥协,坚持自己;云淡风轻的秋日读唐诗宋词,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易安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懂得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常态,适时放下也是一种洒脱;雪过初晴的冬日清晨,捧一卷川端康成的《雪国》,在美丽的雪景和温暖的情感中救赎自己……读书让我懂得生活中的是非曲直,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书是渡我超脱、教我豁达的智者!
书于我,是锦衣玉食,是阳春白雪,是亘古的人间四月天。那些对我影响至深的故人和故事,携缕缕墨香,温暖着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