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宝塔山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那么您是否了解清凉山呢?清凉山位于延水河畔,与宝塔山隔河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延安的文化名山,这里不仅是珍贵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更被人们誉为“红色新闻山”。
延安清凉山自古以来即是延安的文化名山,延安古城肤施城始建于隋朝,城址位于清凉山。唐宋以后这里又是佛教圣地,历代官吏在此修建庙宇,开凿佛窟。在飘摇欲坠的宋王朝时期,范仲淹、庞籍、狄青、沈括等名臣良将先后任延州知府,他们以清凉山为阵地,筑城修寨,抗击西夏入侵,共同谱写了一曲保卫民族家园的壮丽诗歌。现清凉山原肤施古城城墙,城垣轮廓等古城遗迹至今保存完好。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大本营,成为中国人民的心脏。清凉山也由此注入了新的血液,成为党的耳目、喉舌基地,成为马列主义真理和抗战进步信息的发源地,是全国最大的精神食粮生产基地。
延安时期,清凉山曾先后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中央出版发行部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当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党中央、毛泽东不仅努力建造一支强悍的人民武装队伍,而且致力于建设一支精悍的新闻宣传队伍。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信“笔和枪一样是战胜敌人的两种锐利武器”,他们在潮湿的洞穴里创办通讯社、建立广播、发行报纸刊物,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提供抗战信息,鼓舞全国军民的战斗士气,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位于清凉山脚下的层叠式窑洞建筑,就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1935年党中央初到延安时,就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但当时的延安没有任何摄制电影和图片的机构,甚至没有照相机和摄影机,为了能够真实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积极地宣传抗日,党中央决定创建一支自己的电影队伍。可没有设备怎么办呢?周恩来、袁牧之、吴印咸等同志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各种途径先后购买和获赠了一些基本的电影器材。1938年,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在延安成立,从此在绵延的黄土高原上,电影团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对延安抗日根据地的影像记录,也从此开创了人民电影事业的先河。
电影团成立后便立即着手拍摄纪录影片《延安与八路军》,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特意选在了黄帝陵开拍,其用意良深,就是要把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誓为抗日救亡之先驱”的决心昭告天下,以唤起炎黄子孙誓死保卫祖国、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
随后摄制组又奔赴敌后抗日根据地继续拍摄工作,队员们历时一年多爬山涉水,穿越敌人的重重封锁,走遍了晋绥、晋察冀边区等抗日前沿,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素材。在影片的后期制作时,电影样片在战乱的苏联不幸散失,负责影片音乐创作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也殒命异国,幸运的是尚有少量素材得以保留,特别是保留了白求恩大夫救死扶伤时的珍贵影像资料。
电影团随后又陆续拍摄了《南泥湾》《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20余部记录延安时期重要活动的影片。尤其是影片《南泥湾》,最受广大群众欢迎,它记录了359旅把南泥湾从荒山开垦成“陕北江南”的历程。影片的开头是毛主席题字“丰衣足食”,镜头一出现,观众就掌声如雷,百看不厌,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生产信心和抗战热情。延安电影团创造性地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电影的摄制,为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作为一名革命圣地的红色宣讲员,我倍感荣幸也肩负使命,每当我走在清凉山,总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那“朗朗”的播音声、“滴滴”的发报声和“吱吱”的放映声,这就是延安的声音,更是新中国走向新辉煌的最美和弦!
(延安新闻纪念馆惠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