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5日
安塞腰鼓 与时共鸣
记者 白雪


  安塞腰鼓,黄土高原上最壮阔、最豪放、最火烈的舞蹈。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密码,那么腰鼓就是安塞人骨子里的那组显性基因。
   1 一片热血沸腾的黄土地
  “我宣布,最大规模的腰鼓舞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倒计时,3,2,1,开始!”
  今年7月,1500名腰鼓手齐聚在安塞这片沸腾的黄土地上,伴随着激越的鼓点,一场热血沸腾的挑战上演了。
  在大鼓、大锣、唢呐的伴奏下,头系白羊肚手巾儿、腰缠红绸带的男人们,鼓挎腰间,两手执槌,左蹦右跳,生龙活虎;女人们也不甘示弱,脚蹬虎头鞋,腰系花小鼓,如流星赶月、如鲤鱼戏水,一起一落间巧劲儿、能劲儿出来了,一股陕北婆姨女子的潇洒和灵动气质尽显。
  千人腰鼓的壮美舞姿和漫天遍野的黄土纷飞构成了一幅盛大而又气势恢宏的山野画,这是令人此生难以忘怀的场面。
  他们的脸庞通红,流淌着汗珠儿;他们的舞姿豪迈,在强劲的牛皮鼓声下如虎一般,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在黄土地里回荡着,鼓手们把
  不屈的精神和最强悍的性格书写在这片黄土地上。
  “安塞腰鼓,挑战成功。”
  时间回到1951年的天安门广场上。安塞县冯家营的蔡维杰、郭家卯子的曹怀勇等腰鼓手,来回步行50多天,以“陕西赴京演出团”的名称,在天安门广场为刚刚成立两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祝福,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和各界观看了演出。
  这些“二不愣”后生们,脚踩着玉米地里的露珠,头顶着庄稼汉的热烈,一脸昂扬、兴奋、豪迈,红绸飞舞,脚步跳跃,从此激情、肆意、自信的安塞腰鼓名声大噪。
  1984年3月,一支摄影队伍走进安塞。为首的是陈凯歌和张艺谋,他们是来拍摄影片《黄土地》的。
  当150名精壮的汉子身穿黑衣黑袄在黄土地上打鼓狂飙,羊肚子手巾和红丝绸随着黄土起舞,那庄稼丰收的玉米地,那陡立的黄土山梁,那震破天地的鼓声,这种安塞人骨头缝里生长出来的原生态艺术彻底让摄制组的人叹服!
  从山坡到沟底,犹如黄河咆哮、万马奔腾,这是真正的阳刚之舞,打出了西北人的精气神。从此,安塞腰鼓一发不可收拾地走出了黄土地。
  1997年9月,安塞腰鼓队参加香港回归庆典;2009年10月,1020名安塞腰鼓手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2019年2月,24名安塞腰鼓手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安塞腰鼓,再也不能缺席任何一个重大场面。带着它浓郁的黄土风情特色,安塞腰鼓以春雷之姿打进了全国,参加国庆大典、香港回归、上海世博会、APEC迎宾等,以破竹之势走向世界,奔赴德国、新西兰、泰国、澳大利亚等国表演。
  1996年,安塞被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时代,安塞腰鼓,成为世人瞩目的民间艺术瑰宝。
  2 一群英姿飒爽的鼓手
  在安塞文化艺术馆陈列的一块宋代腰鼓画像砖上,一名鼓手紧握鼓槌,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双脚腾空正在敲击挎在腰间的鼓。千余年前打腰鼓的动作、步伐、服装、道具,乃至击鼓的方法和背鼓的姿势,都和今天的安塞腰鼓十分接近。足以说明,安塞腰鼓在宋代已经成为安塞地区比较普遍的民间艺术。
  安塞人常常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鼓手打鼓的身姿。“谭家营的胳膊,西河口的腿,沿河湾来的摇脑袋,真武洞的个个赛土匪……”意思是说,以西河口乡为代表的南川腰鼓,胳膊甩得开、打得活;以谭家营乡为代表的北川腰鼓,腿部 动作大,矫健有力、粗犷豪放;以真武洞镇为代表的中川腰鼓,脑袋摇得风趣自在,能劲显得淋漓尽致。
  老一辈的好鼓手,都是黄土地的儿女。他们在窑洞里长大,在玉米地里打滚,身上沾满了露水,披朝霞,迎太阳,在“阳圪崂”上尽情打鼓,一天时间就溜走了。回想安塞腰鼓的发展,一个个鼓手的精彩表演令人难以忘怀。
  “安塞鼓王”高向成,8岁就学会了打腰鼓,一辈子就与腰鼓做伴。
  到了正月,他就背起腰鼓,和儿孙们欢天喜地地打起来。老少对打,是安塞腰鼓表演的精彩场面。老鼓手一头银发、一把白胡子抓不住,腾挪跳跃、击鼓摆头,难以相信的原始生命力从一位古稀老人身上迸发。 娃娃鼓手虎头虎脑、脚下生风、四肢生威、六神有情,一股“虎劲”“能劲”“牛劲”在踢腿跨越的甩打中蹚出来了。冬天的陕北,冷冽的空气叫人直哆嗦,河里的冰冻得一尺多厚,孩子们脸冻得发紫,手冻得通红,也要跟着老鼓手们一起学习打鼓。
  安塞冯家营村的农民鼓手曹怀荣从小就在父辈鼓手们的耳濡目染中学会了打腰鼓。
  1946年,杨步浩组织群众给毛主席拜年时,8岁的曹怀荣跟着秧歌队来到枣园,为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打起了腰鼓,毛主席摸着他的头说:“这个小孩打得好,打得好!”
  从此,曹怀荣的一生就和腰鼓有了不解情缘。只要听见锣鼓家什一响,他便立即撂下锄头镰刀,撂下筷子饭碗,加入红火热闹的腰鼓队伍。
  在安塞,像曹怀荣一样的鼓手们,只要听到锣鼓的敲击声,心里便发痒,脚下便生风,一股力量积聚起来,不打得昏天黑地筋疲力尽不罢休。如癫似狂、如痴如醉。从少年儿郎到两鬓斑白,曹怀荣对腰鼓的爱却始终不曾改变,还带出来了无数的“徒弟”。每每看到后生们在山梁峁堆上风风火火地狂打猛击时,他的心才会安定。
  电影《黄土地》里,安塞腰鼓雄浑壮丽的画面里,有一位鼓手刘占明的表演刚劲有力,是当之无愧的灵魂鼓手。为了传承发展安塞腰鼓,他从艺40多年带出徒弟5000多人。
  今年65岁的刘延河已经打了50多年腰鼓。他说,打安塞腰鼓考验的是团队配合默契度,一场完整的安塞腰鼓表演,不仅要有腰鼓手,还需要指挥者和吹奏者。每个角色都入戏,才能震撼人心。现在,年轻腰鼓手的学习热情很高,我有信心把腰鼓技巧都教授给他们。
  安塞腰鼓,后继有人!
  打腰鼓要从娃娃抓起。在安塞,每一个娃娃因为自己会打腰鼓而自豪!
  人人都说,安塞人“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会打腰鼓,“村村有鼓队,户户有鼓手”。安塞,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腰鼓之城。
  春节前后走进安塞,腰鼓手们,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人人都踩着隆隆的鼓点,“疯狂”地打起腰鼓、舞起彩绸,大街小巷、沟坎梁峁、广场院落,腰鼓震天响,一场属于陕北人的热闹狂欢在这座小城经久不息。
  “打腰鼓很快乐,像飞起来一样。我们安塞娃娃打腰鼓都下苦,天天练,功夫下到家,走到哪都不怕。”安塞少儿腰鼓表演者高宇辰曾同48名安塞鼓娃一起,通过央视CGTN频道《寻找小行家》栏目为全世界的观众朋友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少儿腰鼓表演。他说:“我要把安塞腰鼓打给全世界的孩子们看。”
  在安塞区体育运动广场上,一群鼓娃们正在安塞腰鼓省级非遗传承人苏宏丽的带领下,努力训练着少儿腰鼓。
  伴随着阵阵鼓声,一群鼓娃不停地腾挪跳跃摇、踢踏闪转蹬,他们跳如幼虎下山,跑似雏鹰踏兔,转得猛、闪得快、挥得狠、踢得蛮,把安塞腰鼓的“能劲、狠劲、蛮劲、猛劲、虎劲、牛劲”展现无遗。
  近年来,安塞区高度重视安塞腰鼓传承人的培养,建立了传承人审定制度、腰鼓教练等级评定办法等规章制度,通过举办腰鼓教练培训班对全区8镇3个街道的腰鼓手进行集中培训,推动腰鼓队伍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安塞区共有安塞腰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人、区级非遗传承人5人、骨干腰鼓手1万多人。
  3 一阵震破天地的鼓声
  安塞,历史上便是军事重地,素有“塞北锁钥,上郡咽喉”之称。
  《诗经》曾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相传,威武的边塞士卒把腰鼓作为战斗中必不可少的装备,遭敌突袭时,以鼓报警;夺得胜利后,以腰鼓进行舞蹈,欢庆胜利。更重要的是在战斗中它可助阵壮军威。
  从战鼓到胜利腰鼓、欢庆腰鼓,当年金戈铁马戍边卫国,如今成了一个个气势威武的鼓手。
  每一场鼓舞中,擂鼓者都铆足劲、憋红脸,拼了命把一身的力气使出来,一阵阵鼓声里,万物焕发生机,五谷迎来丰收,人们在厚重的黄土上和粗粝的狂风里,寻找到乐天知命的潇洒和自由。
  鼓声,是最原始的噪音,也是最强劲的节奏,对于安塞人来说,打鼓是一种信仰,鼓舞则是生命的回响。
  回想1987年,《安塞腰鼓》作为独立节目在央视春晚舞台上首次亮相,刘延河等8位腰鼓手进行了安塞腰鼓表演。直击灵魂的鼓点和震耳欲聋的锣鼓大镲声瞬间让现场所有人的心跳跟随鼓声一起跳动。
  2019年,安塞腰鼓第二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刘占明、刘延河等22名安塞腰鼓手一起为歌舞《点赞新时代》击鼓而舞,跳跃的人、呐喊声,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无限豪迈的原生态鼓舞令人大饱眼福。
  安塞腰鼓,能震破天地!
  鼓声是黄土地儿女向大地的宣战。7月25日,安塞区沿河湾镇的鼓声如春雷般轰鸣。只见一群腰鼓手头系白羊肚手巾儿、身缠红腰鼓,在雷鸣般的鼓点声中忘情地舞动,以刚毅有力的舞步激荡起万马奔腾的澎湃气势。
  他们开始队形变换,缠腰过裆、十字梅花、拜四方、野马分鬃,一声声咆哮更唤起了大家的热情,打鼓的汉子们有铁一般的脊梁,钢一样的臂膀,他们在黄土地上尽情地飞跃,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激情被点燃,安塞人朴素又张扬的性格尽显无遗。
  而这,是安塞腰鼓最常态化的表演。鼓声强劲,鼓手们刚劲激昂、剽悍豪放,他们打出了安塞腰鼓的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威猛刚烈。鼓声,是腰鼓的灵魂。
  听,透过厚重雄浑的黄土高原,隆隆的鼓声从遥远的“九州之雍”“高奴上郡”传来。一群陕北高原上的精灵,如“卷地的狂飙”“长空的滚雷”“黄河的千重巨浪”,带着他们的胆气和魂魄,带着他们的热烈与豪放,从时空的那一端震撼而来。
  再沿着石级攀上安塞的腰鼓山,放眼望去,
  苍茫辽阔。就是这片沟壑纵横、梁峁纷披的黄土地,不仅孕育了勤劳勇敢的安塞人民,还孕育了这原始震撼的艺术奇葩——安塞腰鼓。
  咚!咚咚!咚咚咚……
  黄河奔涌,鼓声激越。安塞腰鼓,正走向时代,敲出震耳欲聋的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