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丽
两年前,我用单位发的书卡买了知名作家高建群老师的《我的菩提树》和《最后一个匈奴》。利用空闲时间,断断续续近一年才看完《我的菩提树》。去年年末,我开始看《最后一个匈奴》,又断断续续看了七八个月才看完。为了能更好理解,我常常一两段内容读好几遍。
《最后一个匈奴》是一部高原史诗,再现了陕北这块匈奴民族的历史轨迹寻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开篇叙述了匈奴在历史上的产生、发展及最后的消失。上卷中叙述匈奴在长途迁徙中,一个匈奴士兵遗落在黄土高原与高原上一女子结合,他们的后代匈奴遗脉在20世纪后发生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三个家族的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
黄土高原以北处在我国西北一个制高点上,这里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结合带。这一带数千年来,以汉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展开了长久的拉锯战。民族冲突、融合成了这块高原上的主旋律。
文中的杨家三代第一代杨贵儿在旧中国虽为勤劳朴实的农民,但眼界宽广省吃俭用让儿子杨作新去新式学堂读书,只为儿子出人头地;第二代杨作新是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初在读书中接触革命,加入共产党后对革命无限忠诚,勇于献身;第三代杨岸乡虽然命运多舛,但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对文学如痴如醉。杨家三代虽命运不同,选择不同,但都反映了他们一家在人生不同时期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我从小生长于黄土高原南部,我们南边和黄土高原以北,无论语言、风俗习惯、生活习性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多少年来对黄土高原以北的人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在北边革命烈士谢子长的家乡,我的好几个朋友、同学及家属,他(她)们长相俊美帅气的同时五官中又有几分异族的感觉。黄土原再往北靠近沙漠的地方,认识的几位男性朋友皮肤白净、大花眼睛、鼻梁高挺、眼睛深邃,美丽帅气的长相中也带有几分异族风韵。
几个月来仔细阅读《最后一个匈奴》,终于从北边人有些异族的长相和习惯于烩、炖、熬、煮的饮食习性,以及北边农村分散式的生活习性和没有多少礼仪讲究的风俗习惯中找到了游牧民族的蛛丝马迹。
在古代,黄土高原以北为边塞地区,也许匈奴、柔然、党项、鲜卑游牧民族居多,在相互融合中,当地汉民被大多数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融合进去了。在这块高原上的人们骨子里分别流淌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血液,两种血液融合激荡,造就了他们迥异于他处的性格。他们既热衷于土地,勤于耕作,留恋故土,同时又不安分守己,勇于冒险,游走四方。
黄土高原以北是一块贫瘠之地,荒疏的植被,干燥的气候使这里的人们食不果腹。没有优越的农耕条件,他们更多将目光投向外面的宽广世界。少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束缚,多了些原始的野性。这样便产生了明朝末年敢于颠倒乾坤,乱江山的农民领袖李自成。战争年代出现了刘志丹、谢子长、李子洲等为革命出生入死的革命志士。他们有没有游牧民族的血液不得而知,但他们性格里有着粗犷豪放、强悍不屈、勇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我们黄土高原以南与黄土高原以北的人,性格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大不相同。我们南边在地理位置方面属于中原与游牧民族的过渡地带,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性都带着南边中原的味道,而且我们南边深受儒家文化思想洗礼,好多风俗习惯方面都彬彬有礼。南边也许在古代属于西北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的边界处。
在黄土高原以北,那些长相有几分异域风韵的、鼻音重的帅男美女们和裹着白毛巾打着英雄节唱着信天游的人们,或多或少都有匈奴族的血液。
这里是躁动不安的土地。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红色根据地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这片神奇的高原独自撑起中国革命大旗,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共和国成长的摇篮,这里的人们与中国的历史相遇,谱写出绚丽的乐章。
高建群老师以这片高原为背景全方位讲述了神秘豪放的高原文化:如剪纸、唢呐、绞窗花等原生态民俗及地域文化精髓。文中陈述了30年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后这块热土成为中国革命的圣扡,有名的直罗镇战役用一句话带过。下卷中通过杨岸乡工作巧妙论述了交口河炼油厂的发展史。还有黑寿山治沙,阐述了整个黄土高原在改革开放时期文化经济能源方面的发展史。
黄土高原以北的人有自己的信仰和传统,不同于儒家,不同于任何宗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崇山峻岭将黄土高原上的人养育成了健壮、俊美、粗犷、直爽的模样。
《最后一个匈奴》整个故事架构宽广博大、气势恢宏。人物个性狂野独特,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绵延不绝、荡气回肠,是一部真正的高原发展史。
作家高建群老师童年时期至中青年时期一直生活在黄土高原,他身体里流淌着渭河水,饮用着洛河水及延河水。正是由于他几十年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使他对黄土高原的文化民俗有了一定的研究,是黄土高原滋养了他、熏陶了他、成就了他。所以,在《最后一个匈奴》中,他才能将整个黄土高原从南到北诠释得更加全面完美,造就了这部献给陕北高原的壮美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