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20日至23日,“记者之家”大学堂教育实践项目在延安举行,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第一期)同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主办,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记协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青年骨干记者参加。
新时代,“回延安”深意何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媒体记者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4天时间里,通过聆听、参观、调研、学习、感悟,培训班学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8月23日,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各组学员代表作了发言,讲述自己的所学所悟,分享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本报特刊发各组学员代表发言摘要,以供交流。
袁野:“卷”起来,把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
我是来自中国青年报的袁野,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组的学员代表发言。参加此次传承初心、增强“四力”培训班,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几天来,我们深入延安这片红色沃土,不仅仅在历史的滋养下汲取力量,更在业界前辈的悉心指导下提升了对外传播的技巧,进一步明确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此次培训的地点——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呢?站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媒体人,我们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国家形象的塑造者、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成为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此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平台。在这里,我们聆听了资深媒体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如同亲历了一场场对外传播工作的大战大考,仿佛回到了中美贸易战、香港止暴制乱、新冠肺炎疫情、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等战场上,仿佛闻见了硝烟味,听到了枪炮声。我们在这里学习了国际传播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了解了当今全球舆论格局的变化与挑战。在这些课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外宣工作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与价值传播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觉得,外宣工作是个挺“套路”的活——写写稿子,拍拍视频,讲讲中国的“高大上”。但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意识到,外宣绝不是“走流程”,而是要有情感、有温度。就像朱老师所说,要讲好故事,这样才能够引发共鸣,才能够在国际舆论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们讲的中国故事,不光是高楼大厦、科技腾飞,还得讲些“接地气”的故事。比如说我手中的这份打印稿,就是昨天晚上拜托朋友打印出来之后通过机器人送到我房间里来的,当时我真是感觉到了大大的震慑,感觉到真是太City了。这就是中国的真实生活。我不禁想道:如果我们能把外宣做得像中国菜一样,丰富多彩、味道十足,那外国朋友还不“上瘾”吗?
最后,说点正经的。未来的国际传播工作,不仅仅是“挑战”,简直就是“内卷”。想想看,全球那么多国家都在抢着讲自己的故事,咱们中国自然不能落后。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得“卷”起来——“卷”得有深度、有广度,还得“卷”得有趣味。
这次培训让我明白,外宣工作是一场“马拉松”,得有耐心、有毅力,还得有创新的劲头。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不能只靠传统的“打法”,还得学会运用各种新科技、新工具,比如短视频、直播带货这些手段,来让中国故事更有吸引力。我们要成为“内容高手”,让国际受众看得开心,听得入迷,最后还忍不住给个点赞。
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各位学员的陪伴与鼓励。我相信,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国际传播的高手”,在外宣的舞台上继续闪耀。让我们一起“卷”起来,把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
李盛丹歌:国际传播要久久为功,构建话语体系需多方协力
我是经济日报国际部海外平台工作室的李盛丹歌,很荣幸能够代表第三小组发言。
中国形象的构建,离不开一个个独特的故事。对一个未曾到访中国的人而言,在他心中,这个国家到底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故事讲好、讲生动。那么,讲好中国故事到底要怎么讲?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几点体会和感想:
讲好中国故事绝不是为了编造漂亮圆满的情节,而是要讲出我们国家最真实的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立足中国话语、中国叙事和中国理论来阐释中国实践,进而发出有依据、有价值的中国声音。我们既要看到外界对中国有哪些关注点,又要了解外界对中国存在哪些误解和偏见,才能激浊扬清、增信释疑。要对敏感问题要敢于正面回击、善于应对,把道理、故事讲明白,说清楚。
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你要写中国,就不能只写中国,你要写千里神州,万家灯火,你要写五岳雄奇,江河磅礴……我认为这同样也是国际传播创新传播话语体系值得借鉴的地方,使受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要让中国故事“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正如新华日报社沈峥嵘老师所讲,“要构建一个彼此都能产生理解的共通的意义空间,让受众更广,更多元”,让中国故事的讲述生活化、生动化、具体化。
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样,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积极探索国际传播形式,创新国际传播内容,推动中国与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往来发展,实现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把“自己想讲的”和“国外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从而推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形成更立体、更客观、更真实的了解。
最后,我想结合我的工作内容来说,2020年以来,经济日报相继在x、facebook、ins等海外平台开设账号,用事实讲好中国发展故事,成为海外受众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之一。近年来,报社持续组织开展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度调研工作,形成了地方、企业和产业行业等调研齐头并进的局面。每套深度调研报道海外平台都精心打造,以视频、图文、海报等多种适合海外传播的形式展现,获得了较大的传播量。日常稿件发布,我们紧扣“经济”二字,推出包括“ChineseStory”(中国故事)栏目以具体事例来报道乡村振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等内容;“CEIndex”(中经指数)及时发布经济 数据;“HighlightsofChineseEconomy”(中国经济亮点)等系列原创海报、动画视频,让经济数据更生动、有感,用画面让枯燥的数字与鲜活的经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相继与深圳、成都、海南等地方建立合作,共同推出聚焦中国优势企业的“CEFront”(中经前沿)栏目,推出评论栏目Cecomment(中经评论)等。国际传播聚焦主责主业,我们也将不断挖掘内容,在受众、内容、渠道上下大功夫,更好地将经济日报的优质经济报道进行可视化转化,拓展新的形式。
孙承诺: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努力提升自我
我是来自海南国际传播中心的孙承诺,谢谢领导、老师的信任,给我机会作为二组学员代表发言。一年以前,我以记者的身份,来到西安报道第七届丝博会,今年再一次从祖国的最南端,来到西北大地,来到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我感到非常有意义。因为这里是中国新闻事业诞生的摇篮。来到延安,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将近5天的学习生活我感到很充实,其中有两个瞬间让我非常难忘,一个是在清凉山上,我们每个人端坐在小马扎上,旁边是曾经的解放日报和新华通讯社旧址。在这里,我们听延安大学新闻系主任郭教授给我们讲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者到延安学习什么,那一刻我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我在想那时的毛主席也曾这样给当年的新闻工作者讲该怎么办报,那时的新闻前辈们也是这样给群众读报,教他们认字、开启民智,那一刻,我感到历史从未这样的鲜活,历史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另外一个让我非常难忘的瞬间是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刘馆长给我们讲埃德加·斯诺和海伦·斯诺的故事。看得出来,她个人非常喜欢和欣赏海伦·斯诺,这也不难理解,人总是倾向于欣赏、喜欢和自己比较像的人,因为刘馆长说她也喜欢写作,她也曾想像海伦·斯诺一样,去世界看看。刘馆长是学外语的,出国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且通常来讲一个学外语的人,思维会更加开放,但她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家乡延安,因为延安这本书太厚重了,值得她用一生去讲述去撰写,对她来说,延安就是她的世界,那一刻我被她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感动。我看到了属于她这一代延安人的开放与坚守。
历史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写就的。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作为一名记者,深感使命在肩。周深有首歌唱到“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模样”,我们每一位记者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努力提升自我,因为我们自身也是国际传播的载体,每一次涉外采访,我们的言谈举止和思想意识也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媒体的形象。我会把延安学习到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带回海南,不忘初心,努力讲好海南自贸港的故事,不负国家,不负人民,不负这个时代。
曹音:是记者,更是国际传播践行者
我是中国日报国内部记者曹音,很荣幸作为第四组学员代表发言。工作走过十年后,相信很多与我一样的“老记者”都会有职业倦怠,或正遭遇“瓶颈期”,有时使不上劲,有时不知劲该往何处使,有时力不从心。记者,这份自己当初认为可以看世界变迁、听百家争鸣,体味人间冷暖、追求正义真相,且义无反顾选择的职业,似乎正在或已经褪色,变成不痛不痒,甚至不愿多想的一份工作。而此时,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让我重新找到“为什么选择成为记者”的初心,更帮助我重建重构重塑对外传播的理想信念和知识框架的技术工具箱。
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本次培训,我想是三个“真”,三个“多”。三“真”,即真听、真看、真感受。在自己熟悉的报道领域时间长了,很容易闭门造车。打开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听听其他人在做什么,不仅是一次自我提升,也是一次自我放松。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消息弹窗、工作群指示、找采访对象……哪样离得开手机、离得开网络?哪怕在仅有不用工作的时间里,我们也在刷手机。我们对手机又爱又恨,发布消息时有多及时、多便捷,被安排任务、沟通协调时就多崩溃、多痛苦。这次培训前,我立了个flag——非必要不拿手机。除了拍照、录像等必须借助它的时候,我要去看手机屏幕后的、活生生的人,以及他们做了什么,去听他们说什么,更要去感受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么说。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在介绍埃德加·斯诺对职业理解时说,先是观察家,再是记者,最后才是评论分析家。由此可见,去看、去听、去感受的重要性是成为记者、撰写评论的前提。反观现在,我们一头埋在手机里,过度依赖互联网,时常将三个角色的顺序搞错,内容要么复制粘贴、要么转发部委通稿,甚至是没有抵达就亮出观点的报道,国际传播效果不佳也在情理之中。简而言之,“脚力”虽然到位,但没有“眼力”“脑力”的提升,就没有“笔力”可谈。我想,这也是朱玉老师在回顾关于“大象流浪”的报道时提到的“写了,又好像没写”的原因之一吧。
这次培训,也可以用三“多”概括,即收获多、感触多、思考多。
收获多,一方面体现在对党和国家新闻报道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在对外报道、国际传播领域的发展现状有了更直观、更多维度的了解。
这次培训也让我对国际传播、国际舆论斗争的困难和挑战有了诸多感触。受限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以及“信息茧房”逐渐形成、阶层割裂日益凸显,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难度陡然上升。正如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后,延安大学教授郭小良所说,“写读者看得懂的报道”是记者“为民服务”的初心,但又谈何容易。对外探究学习西方叙述逻辑的同时,对内与兄弟媒体、地方媒体、各级政府部门等各行各业的沟通联系也远远不够。虽然国际传播中心近年来如雨后春笋,但大多都刚刚起步,离资源整合、发挥最大效能的目标尚远,彼此间不了解、不信任的壁垒依然存在。另外,如何让有限的人才在资金有限、技术迭代迅猛的今天产出作品、做出精品,也是国传事业前行路上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天高强度学习培训,也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和国传事业思考了很多。我审视自己做了什么,追问自己为什么做,也探究着我还能怎么做。以前,我认为,我是记者,抵达现场、做好采访,完成对得起自己的报道,就是完成了职业使命。但现在我意识到,我不仅是记者,我也是国际传播队伍中的一分子。在客观准确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我应该有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站位,更多元的知识储备和更全面的新闻素养,夯实信仰之基,认清世界形势,提高斗争本领。
刘彦:努力讲好“中国的延安”“世界的延安”的故事
我是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彦,很荣幸作为第五组学员代表发言。
延安的初秋,日骄云淡风微凉,是一个即将“场满谷”“囤满粮”“盘满果”的丰收时节。而我,延安的一名普通记者,此时此刻,却早已收获满满当当。
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我做新闻记者已经12年。这期间,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延安做记者非常有幸福感。我们有厚重的历史文化,5000年前轩辕黄帝在这里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曙光。我们有壮美的自然景观,黄河母亲在这里蛇曲而过、壶口一收。我们更有灿烂辉煌的“延安十三年”,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春秋,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这里的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件革命文物——条桌木椅、青砖石瓦,泛黄的书信、模糊的照片,锈迹的钢枪、补丁的衣物——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资源。延安的新闻关注度高,这也给了我们更多向行业翘楚学习、与优秀同行竞技的舞台。所以我说延安的记者特别有幸福感。
但与此同时,延安不只是“延安的延安”,更是“中国的延安”“世界的延安”,这就让我们更感到肩上的责任之重大、身上的使命之光荣——延安的新闻记者,不仅要用心用情讲好延安人的故事,更要持续练本领、强“四力”,用尽一切努力去讲好“中国的延安”“世界的延安”的故事。虽然有些不自量力,但也是我们必须要去全力承担的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会困惑:作为一个地方媒体平台的记者,我该如何、又该拿什么去讲好“中国的延安”“世界的延安”的故事?
从哪里入手呢?孙尚武老师说,从中西方维度、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去思考,不断提高“知内”“知外”和“通晓古今”的能力。
要具备哪些能力?吴绮敏老师说,需要夯实信仰之基、敏于洞悉大势、懂得因势利导。要清醒于“我们是谁,为什么出发”,要做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凝聚民族自信,展现志气、骨气与底气。
清凉山的红色记者广场上,新闻先辈们“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精神刀削斧凿,延安革命纪念馆内,刘妮馆长用埃德加·斯诺与海伦·斯诺延安之行的新闻实践教导我:深下去,再深下去。
该怎么去选题?跟着纪涛老师一起走进南泥湾马坊村,他从一个小村庄的发展变化,看见的是中国的山乡巨变,看见的是“对口帮扶”的中国政策,而我看到的是村子里发展了哪些产业,村民的收入又增加了多少……这就是我的巨大差距。
缪晓娟老师告诉我“Everybodylikesagoodstorywelltold.”朱玉老师说要“学会把宏大叙事藏在个体叙事之中”。王俊鸣老师说要“贴合受众的叙事逻辑和方式”。沈峥嵘老师用《家在江苏》的新闻案例告诉我“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选择和方法选用……
还有这次培训中各位同行认真学习和精心创作的优秀作风。说不完,这样高端而实用的培训给予我的收获和养分,在这里一时根本说不完。眼界的开阔,思考的颠覆,理论上指引,行动上激励。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今后更好地做一名合格的延安新闻工作者的底气与积淀。
卢金福: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积极作用
我是福建日报社东南网新闻中心的卢金福,很荣幸能够作为第六组学员代表,与大家分享培训期间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起点。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延安新闻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地,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我们不仅看到了前人奋斗的痕迹,也感受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始终坚守信念,用笔杆子书写出了党的辉煌篇章。这种精神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始终需要保持人民情怀,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不畏艰难、敢于创新,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除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学习,我们在这一周内还聆听了多位业界前辈的精彩讲座。各位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新闻产品展示了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将中国故事呈现给海外受众。这些课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如何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讲好中国故事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这次培训不仅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一个阶段,更是我们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起点。我希望能够将此次培训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和指南,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在今后的对外传播工作中,守正创新,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