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2日
小木耳开出“致富花”
  通讯员 夏蓓蓓 赵诗婷
  初秋的清晨,富县牛武镇申家沟村的村支部书记刘文斌迎着朝霞早早来到木耳种植基地,仔细观察着木耳近期的长势,当他看到耳片展开、颜色由深转浅时,爬满皱纹的脸上又增添了丰收的喜悦,他知道,这一茬马上就可以采收了。
  防晒棚下,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肥嫩的木耳正沐浴在阳光下,绽放出朵朵“致富花”。刘文斌和其他几个村民穿梭在菌棒之间,采摘、搬运、晾晒,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从今年3月份开始种植木耳的,村集体试点种植木耳1万棒,20户村民分散种植1.6万棒。”牛武镇人大主席李奕衡说。
  65岁的白雪花是村里的孤寡老人,独居的她往年仅靠家里的3亩半玉米过活,忙碌一年的她收入也仅有4000余元。
  如今,上了年纪的她干起农活来越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个小木耳很好管理。”白雪花拿着喷壶正在给菌棒浇水,“每天早晚浇浇水,下雨天就不用浇了,采摘、晾晒这些活都不累人,完全能干了。”
  目前,白雪花的500棒菌棒已经产了60斤干木耳,预计收入能达到2400余元,有了经验的她准备明年再多种植些菌棒。
  在申家沟村,由于距离县城10多里路,外出务工人员居多,像白雪花这样的“空巢老人”留守在家,有了木耳产业,农户们就多了一个“钱袋子”。
  往年四处打工的高培峰是村里的脱贫户,自从开始种植木耳,他便很少在外奔波,“庭院经济”让他在家里就能有产业、稳增收。
  “我们都在‘申家沟木耳养殖技术服务群’里,镇上从商南县聘请了技术人员会在线为我们解答种植技术难题,很方便。”高培峰说,“我的500棒已经收了好几茬了,晒干了有80斤左右,售完之后收入能达到3000余元。”
  据了解,申家沟村发展的地摆木耳属于夏季木耳,种植周期为3个月,牛武镇副镇长高琼算了一笔账,每棒木耳可产干木耳2两左右,按照市场价格,一斤干木耳的纯利润4元左右,村集体的1万棒能给村集体带来4万元收入,村民户均增收3200元。同时,木耳种植过程耗费工时人力较少,这种高性价比的作物有效拓宽乡亲们增收渠道。
  与此同时,申家沟村采取“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三统一分”管理运行,即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和分户管理的方式,与商南县青山绿水恒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销售意向,让村民发展产业时毫无后顾之忧。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有了试种阶段的经验加持,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木耳种植,因地制宜打好‘特色农业’这张牌,采取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就近务工等方式,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实群众的‘钱袋子’,让农户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牛武镇镇长缑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