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4日
课间延长至15分钟的启示
李瑞
  如何有效地释放孩子健康成长新空间?北京市在课间活动的时间上进行了探索。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作出整体统筹优化,把“课间10分钟”整体优化为“课间15分钟”。通过扩容课间“能量站”,确保师生得到较充裕的课间休息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个消息透露和释放出了北京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增加课间时间,让师生能够充分得到放松的积极信号。
  学习不仅是费心劳神的脑力活动,也是体能消耗较大的体力活动,需要劳逸结合,课间就是学生身心调整、情绪释放、社交互动的关键时刻。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或是老师下课拖堂,或是出于安全考虑,或是由于场地原因,使本来就不长的课间10分钟被琐事填满和规矩限制,课间活动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课间延长至15分钟,就是基于对学生正常生理需求的考虑,精准回应现实需要,把课间还给孩子,落实课间休息权利,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尽情畅享课间,这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都将产生积极意义。虽然只延长了5分钟,时间不多,作用却很大。首先,较长的课间为学生提供了走出教室、走向户外的更多可能,有助于缓解疲劳、释放压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是保持高效学习状态的关键。课间时间的延长使学生能够在紧张的课堂学习后得到休息和调整,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此外,学生们在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的同时,也能互相沟通、分享趣事,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课间10分钟变15分钟,让课间时间从不断压缩到慢慢抻长,说明素质教育的价值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但要做出实质性改变,如何避免机械化执行,谨防形式化倾向,还要拭目以待。怎么真正把时间利用好,严禁拖堂、挤占课间现象,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课间休息环境?各学校能否尽力安排足够的活动场地,增加课间活动内容,丰富课间活动供给?除了课间时间更有保障,学校和教师如何通过课间活动设计和组织、基础设施的完善,帮助孩子在课间有更多的放松选择,实现“增量”和“提质”的双重提升?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思考。
  5分钟,不仅是时间的延长,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化与升华,蕴含着对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深切关怀与智慧考量。让孩子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是教育义务,让孩子休息好、玩好同样也是一种教育责任,需要持续破题并解题。能更理性地看待孩子“学习”和“休息”的关系,助力全社会构建张弛有度的教育观,实现一种良性的家校互动,这或许才应该是对教育规律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