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6日
一水“双收”!看延安“鱼菜共生”农业发展新模式
记者 白雪
  走进宝塔区李渠镇核桃树塔村的“菜下有渔”循环种养基地,只见一排排水培蔬菜池中注满了水,白色的“洞洞板”漂浮在水面,紫甘蓝、空心菜、西红柿等13种蔬菜长势旺盛,4个圆形鱼池里鱼儿正欢快畅游。
  “所谓鱼菜共生循环种养,就是在鱼肥水—水浇菜—菜净水—水养肥的生态平衡中,做到‘养鱼不换水、防控不用药、种菜不施肥’,这就是高科技带来的农业发展新模式。”“菜下有渔”循环种养基地负责人高磊说。
  高磊口中的“高科技”指的是鱼菜共生智能循环水控制系统和高强度紫外线消杀机。通过智能循环水控制系统将养鱼水进行4道过滤,利用微生物分解处理,释放出养分,形成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用来种植蔬菜;蔬菜的根系吸收水中养分的同时将水体净化,净化后的水回流到鱼池,供鱼生长,完美的实现一水“双收”。
  在鱼池侧面,记者看到有一台24小时运转的增氧机,保持鱼池内的富氧环境。
  “养鱼池水质良好、氧气也供应正常,鱼已经喂过,一部分蔬菜明天就可以摘了……”“菜下有渔”循环种养基地工人马志清告诉记者,有了基地里这些先进的设备,自己每天只需要工作几小时,一个月就能收入几千元。
  “大棚养鱼不受温度局限,与传统一年一产的养鱼方式相比,可实现一年两产至三产。我们现在喂有裸斑、鲟鱼、鸭嘴等7种鱼类,投入鱼苗约8500尾,鱼长得又快又肥。”高磊说。
  为实现规模化生产,该基地还通过设备实现鱼池数字化精准投喂、增氧、定时排污、病害监测等,实现了科学精细管理。由于鱼菜共生整个过程不施农药、化肥,不添加化学药剂,所以种出来的蔬菜绿色无污染、口感好、品质高,养出来的鱼也肉质紧实、味道鲜美。
  鱼肥菜鲜,让这里的产品在延安高端餐饮门店畅销,同时基地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体验。
  “我在抖音上看到这儿的宣传视频,不仅蔬菜能即采即吃,孩子也能在这里体验喂鱼,这次过来我买了紫甘蓝、西红柿等蔬菜回去,准备让家里人品尝一下。”市民邱婷说。
  水产养殖、旱地种菜在传统农业中属不同领域。但是,鱼菜共生技术却能让养鱼和种菜实现跨界“牵手”,一水“双收”,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增收。近年来,在我市宝塔区李渠镇等乡镇,通过发展鱼菜共生产业,走出了一条旱地养鱼、节水养殖的新路子。
  “我们基地的鲜鱼和蔬菜到延安市区顾客的餐桌只需要20分钟车程,好品质带来好口碑,近期我们也不断对接餐饮门店,想利用鱼菜共生基地,形成完整的产销链条。”高磊说,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开展鱼菜共生技术试验,提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水平,不断引进新品种,打造多元活动,让更多延安市民品尝到新鲜的绿色食品,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