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1日
读书之我见
新区第一中学初三(1)班 刘起良

  人为什么要读书?这是中国学生乃至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读书不一定能前程似锦,功成名就,但至少可以让你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读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是为了一夜暴富,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度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关于这一话题,又衍生出了如何读书的问题,对此,我有以下几条建议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读书要确定类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读书也是一种兴趣,需要培养。在这个大语文时代,知识量要求高,如果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书种,则读书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如果这样,读书会显得毫无意义,因为你并不想一开始就获取自己不想要的知识。所以,确定书的类别格外重要。
  拿数学王子高斯举例,高斯从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进入了一所数学学院学习,这说明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读书类型。当他进入大学后,对数学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时,他发现许多文献都是外语,为了自己的事业,高斯努力地学习多门外语,顺利度过了瓶颈。
  这说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去学习,也会为其他知识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动力!
  其次,读书要注重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有了这句指导思想后,中国的“实践大计”蓬勃发展起来。学生也是一样,应有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精神。“格物”指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致知”指从观察中获得知识。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曾发表过一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演讲,其中就指出:中国学生重理论而轻实践,注重思维而不愿动手!这其实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读书读得很好,每次考试都得近满分,而让他们做研究时,却不知所措!可见实践是读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促进你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希望我们在读书时都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并且重视实践,打开思想闸门,让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