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的安塞城区 ● 张宝恩正在给牛喂饲料 ● 俯瞰樱桃园 ● 南沟村一角 记者 李晓东 樊小帅 通讯员 吴静
仲秋时节,草木葱茏,花团锦簇。漫步在安塞区的田间村舍,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一眼望不到尽头,一排排整齐的树木矗立在田间道路两旁,守卫着千亩良田,绘就出一幅美丽乡村水墨画卷……
安塞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1999年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经过20多年战天斗地的接续奋战,昔日的鼓乡大地如今绿意盎然,过去贫瘠的白于山区种满了茂盛的果树……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安塞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2.38万亩,占到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2.1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4.68%,林草覆盖度达到60.3%,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为延安中北部建立起一道道密集的生态屏障,同时也为老区人民开拓了一条绿色的致富道路。
赚了“票子”保了“被子”
“山羊的嘴是一把剪,蹄是四把铲”,刚探出脑袋的草芽,也被啃得精光。要山坡的“被子”,还是农民的“票子”?随着《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实施,安塞区基本杜绝了偷牧乱牧现象。曾经的山羊养殖户绝地求生,如何突围?
沿河湾镇高家峁村村民白成元最先嗅到这股商机,他率先成立安塞西兴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在2017年引进湖羊进行设施养殖。
“成立湖羊养殖基地无形中带动了农村‘三变’改革,把土地和闲置的劳动力利用起来,教村民们养殖技术,带动他们一起来发展湖羊养殖业。”白成元告诉记者,养殖场产生的农家肥用于土地施肥,农业产生的一些废弃物又可以制作成饲料,一个小型循环农业在这里达到了平衡。
高家峁村村民高明雄去年来到养殖场打工,他领养了10多只母羊,通过精心喂养,每个母羊平均产下3只羊羔,上个月他的工资就领到了8000元。
“学好经验以后,我们自己养羊,利润肯定就大,我们也有这个信心。”高明雄脸上挂着信心满满的笑容。
建华镇沐浴村的村民张宝恩也是最早吃上这波红利的人。近日,走进张宝恩家的养殖场,一头头黄牛正懒洋洋地休憩着,而旁边的“牛倌”张宝恩却忙个不停:提桶倒水、添加草料、清理粪便……
今年53岁的张宝恩养了140多头牛,是村里响当当的养殖户,凭着敢闯敢拼、自强不息的韧劲过上了好日子,成了村里的致富榜样。
在养牛之前,张宝恩是靠打零工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于是,2016年张宝恩谋划新出路,开始了养牛。
为了掌握养牛技术,张宝恩从头学起,没事就向县畜牧局的工作人员请教养牛“秘籍”,也在网上“取经”,县、镇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他每次必到。遇到问题,他虚心向养殖户请教,不断改进养殖方法。几年下来,他掌握了常见病预防、饲料最佳配比等养牛知识,甚至给牛防疫、接生等技术活也不在话下,他成了真正的养牛能手,也赚到了第一桶金。
尝到甜头后,张宝恩逐年扩大养殖规模,从最初的6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40头牛。如今,张宝恩家门庭若市,每天前来买牛的、学习养牛技术的人络绎不绝。
如今,安塞已经成为全陕西肉羊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是陕北地区湖羊养殖第一大县区,全区现存栏羊子35万只,其中湖羊就有21万只。通过大力实施“农畜富民”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湖羊养殖,“湖羊进、山羊退,肉羊产业深加工”的畜牧产业新格局在安塞形成,乡村振兴和生态修复得到了同步发展。
通过以草定畜、以畜促草、两业并举,安塞区全面推行饲草综合开发利用建设,以草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带动肉羊养殖数量的适度发展,让“被子”与“票子”得到双赢。目前,全区已建成畜旅结合的“塞北牧场”5个、“家庭养殖场”635个,湖羊饲养量达到21万只。
构建致富“绿色银行”
安塞是苹果最佳适生区。沿着崎岖盘旋的山路,坐落在沿河湾产业带上的方塔村,虽然还没有到最忙季节,但果园里到处都有果农忙碌的身影。
苹果种植大户白志政整日忙着施肥、浇水。2002年起,白志政把家里的30亩退耕地种上苹果树。因为品质好,他家的30亩果园与江苏果商签订了10年购销合同,根本不愁销售。“这些都是山地,以前广种薄收,改种苹果以后,每亩地收入能达到4000多元。”白志政开心地说。
方塔村像白志政一样的村民有601人,1998年承担退耕还林任务以来,方塔村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目前,该村有苹果园2470亩,好的年份,仅苹果一项实现总收入990多万元,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16439元,是安塞区靠林果实现脱贫的典型村。
在白坪街道办大西洼村,村民鲁清国一大早便来到果园,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如今,经营着30亩苹果园,住着新建的房子,鲁清国时常会想起以前那些让人无比煎熬的日子。退耕还林前,30多岁的鲁清国像他的父辈一样,在大西洼村自留地里日复一日地耕作。苦日子就像身后连绵的荒山一样,望也望不到尽头。2005年,大西洼村大面积栽种苹果,改写了鲁清国的命运。
那一年,鲁清国毫不迟疑地挖掉了自留地里种的玉米。连根挖掉的,是鲁家几辈人的穷苦。他也成为该村第一批种苹果的人。
从最初的10亩到如今的30亩。鲁清国收入也从最初的2万元增加到如今的17万元。
鲁清国只是大西洼村种植苹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村栽种苹果750余亩,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
方塔村、大西洼村的变化是安塞区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林果经济,为退耕群众谋划绿色富民产业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真实写照。
目前,安塞区累计落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5.1亿元,退耕农民人均受益10248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大量农村劳动力挣脱了黄土地的束缚,为进一步帮助农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安塞区制定出台了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发展棚栽、林果、草畜等农业产业,农业主导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已达到70%以上,农业生产由过去单一依赖种植业逐步向少种、精种、高产、高效的种植业和多种产业共同经营路子发展,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昔日贫瘠的退耕地现已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如今,安塞形成了川道种植大棚蔬菜、山地发展果园、沟台地发展畜牧养殖的新格局。先后建成农产品交易中心、30万只羊肉精深加工厂等一批农业加工企业,不仅促进了单纯的农业种养殖业向加工业、服务业转变,加速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农村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不断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三变”改革推动绿色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成为退耕还林的主要模式。
高桥镇南沟村就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村。站在高桥镇南沟村生态园最高处的观景台俯瞰景区,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苹果园划出整齐的区块,不远处还有木屋酒店、花样迷宫、采摘园和一大片花海……
2014年,南沟还是出行难、娶媳妇难、村干部干事难的三难村。
如今的南沟村走出了“南沟路径”,实现了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华丽变身。
短短几年间,南沟村如何从交通闭塞,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典型山区贫困村华丽变身为规划整齐的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2015年依托退耕还林成果,南沟村启动了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先后引进本村外出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张维斌回乡创业,采取“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经营、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启动了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在发展过程中,南沟村将全村除村民宅基地、老果园之外的22500亩撂荒地、沟洼地、滩涂地、山林地等闲置低效土地确权入股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每年给合作社固定分红35万元,合作社按占股比例给群众进行分红。226人以1060亩土地入股惠民公司共同建起了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群众持49%股权,果园收益前一切费用由公司承担,收益后净利润按股份比例进行分红。
为了提高扶贫资金的收益率和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南沟村组织村民集资组建了安塞格桑花谷生态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积极动员下,全体村民分别参股入股支部领办的南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安塞格桑花谷生态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与惠民公司共同建设南沟生态园、停车场、苹果园、樱桃园,建立起村集体、企业、群众之间紧密的收益链接机制。
“‘三变’改革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村民每年人均收入也能增收近万元。”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2023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5万元以上,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万元左右。
南沟村村民张志莲将家中12亩土地入股到公司,建起了苹果示范园。张志莲说:“我和丈夫在园区内打工,每月工资不仅可以满足日常开销和看病买药,果园挂果后,还能领分红,日子越来越好了。”
“不光环境变美了,关键是收入增多了。”村民李有旺说,“土地入股、光伏产业、生态园停车场分红有4000多元,退耕还林等各类补贴又有五六千元,再加上我在景区打扫卫生的固定工资,各种收入加起来一年能超过2万元。”
山还是那座山,但南沟村人的生活却已发生巨变。如今南沟村的农民,除了户均10亩的果树产业外,人人是股东,每户至少入股一个合作社,有的入股三个合作社;人人是产业工人,在园区务工,或者围绕园区办农家乐、小卖部等,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不断提升退耕还林质量和生态效益,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延安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紧抓国家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的重大机遇,以全面巩固提升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为抓手,以改善提升生态质量效益为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经过安塞退耕还林人25年上下一心、不懈努力,安塞山川大地基调实现了由黄变绿的根本转变,基本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天变蓝、人致富。”安塞区退耕办主任冯晓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