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我与同学一起从北京63中学来到甘泉县道镇公社贺庄大队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生产大队共接收了13名北京知青,有7人分到第一生产队,我们4个男生和2个女生分到第二生产队。我在生产队生活和劳动了3年时间,直到1972年被县里抽调到学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
回忆三年的农村插队生活,我经历了劳动锻炼的艰苦,也学到了很多生活上的经验。直至今日,每当想起在农村时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我都历历在目。尤其是经历过紧急抢救山火、翻山越岭去南泥湾挑稻种,还有差点成为村里老红军女婿的经历,真的是让我终生难忘。
我插队的道镇公社贺庄村,处于山沟儿的最里边。我们村对面的山,中间有条沟,叫清泉沟,离我们生产队不是很远。清泉沟里有点儿平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因为有水,队里决定把它开发成稻田。这样一来,到逢年过节时,村里的乡亲们还能吃上点大米,改善一下生活。
因为我们村没有稻种,队里在跟南泥湾联系好之后,就派我们几个年轻人担着箩筐去南泥湾挑稻种。南泥湾离我们村有几十里山路,我们必须先向里走到沟底,再翻过一座山,才能到达南泥湾。去的时候,因为肩上挑的是两个空筐子,没有感到什么重量。而回村时,担着七八十斤的稻种,又爬山越岭,感觉挑在身上的担子越走越重。想到种上稻子后,就有大米吃了,我们就铆劲儿往回走。
村里的年轻人常走山路,担着担子走得比较自如,和他们相比,我明显感到很吃力。但大家都是年轻人,他们能行,我也不甘落后。我学着村里年轻人的动作,把担子左右肩来回换着往前走。跟大家一样,说休息都休息,说走就都走。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们终于顺利回到村子。
回来后的第二天,因为过度劳累和着凉,我感冒了,因为浑身上下难受,我在床上整整躺了三天,身体才慢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