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7日
回延安 再青春
记者 彭琛
    ● 延安北京知青在南泥湾寻初心
周秀华(左)将文物捐赠给博物馆
宋晓晶讲述老照片的故事
    ● 周秀华插队时在宝塔山下留影
    ● 罗燕军(右二)跟汇报团一起在北京工厂参观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数以万计的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去到农村,他们将文明和先进文化播洒在农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吸引着千千万万怀揣梦想的知识青年来到这里,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学会了坚韧和顽强,形成了受益终身的健康人格和精神气质,延安不仅仅是他们曾插队的地方,更是他们的第二故乡,这里有他们忘不了的乡亲和割舍不断的情感。
  10月16日,一场由延安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延安市图书馆、延安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北京知青分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知青岁月 感恩延安——北京知青回访第二故乡联欢会”在延安市图书馆举行。这场演出,是专为70多名从北京、黑龙江等地回访延安的知青而举行的。活动现场,回延知青与延安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载歌载舞,畅谈交流,共同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告别北京 奔赴延安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国出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在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从1969年到1976年,2.8万多名北京知青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告别亲人,离开北京,来到延安农村插队落户。延安人民在当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热情接纳了他们,从天安门到宝塔山,延安窑洞里住上了北京娃。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在基层农村把根扎。从金水桥畔出发,
  驶向宝塔山下。记住妈妈叮嘱的话,
  不问归期,
  只愿将理想的风帆高挂。
  这是临行前,知青在天安门广场前的宣誓。满怀壮志的青年们自此开启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
  1969年1月4日,经过3天的长途跋涉,19岁的北京知青罗燕军坐着解放牌大卡车来到了延安,当时正值冬天,山上光秃秃的,看着有些荒凉。“一进延安城,就看到站在马路两旁等待我们的乡亲们,他们敲锣打鼓,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这是罗燕军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延安人,老乡们的淳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知青戴延丽曾在回忆文章里写道:我们是1969年1月18日离开首都北京,前往陕北插队的。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20日傍晚,终于抵达了第一个目的地——黄龙县白马滩公社。当汽车慢慢地爬上了最后一道山弯,早已等待在那里翘首以盼的人群顿时欢腾起来。
  那时的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村舍偏僻,信息闭塞,群众生活贫困。与大城市的强烈反差并没有吓退这群朝气蓬勃的知青,他们勇敢地和自然环境抗争,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在春种、夏锄、秋收、冬贮的农事活动中,艰苦磨炼,茁壮成长。罗燕军被分到了南泥湾公社,那里曾是三五九旅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地方,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无形中大家被这种精神滋养着、感召着。
  罗燕军虽然是北京长大的城里娃,但是干起农活来丝毫不马虎。春天和老乡们一起刨地,秋天背着沉甸甸的谷穗……在北京知青纪念馆里,有一幅罗燕军曾经参加劳动的旧照片。“山坡圪崂地,牛派不上用场,只有靠着抡起老撅头掏。”罗燕军回忆道。北京知青掏地,改变了陕北女子不掏地的习俗。
  知识青年将先进文化传播给延安人民,延安人民用自己的朴实坚韧影响着知识青年,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我们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得到了延安精神洗礼,一年间,顺利度过‘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罗燕军说。
  他们将自己深深扎根在农村,感知农村和农民,看到了当时中国最真实、最基层的一面,为日后工作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年的插队生活很快过去,1976年,罗燕军被推荐到了北京大学,离开延安的那天,她的眼里满是眷恋和不舍。大学毕业后,她去到新华社工作,每每遇到困难,都会想起自己在延安插队的经历,“那样艰苦的岁月都过来了,还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罗燕军说。那段岁月无声无息却总能在人生黑暗的时刻,带来一道黎明的曙光。
   红色沃土 艰苦磨炼
  在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捐赠仪式上,72岁的知青周秀华将自己收藏的图书《知识青年在延安》递到了副馆长艾丹手中。她说,能为知青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自己最朴实的愿望。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从2014年开始筹建至今,受到知青们的广泛关注,馆内许多文物都是由知青无偿捐赠。一本书籍,一条围巾,这些看起来稀松平常的物品背后,都是他们一生难以忘怀的青春。“我们将尽自己最大努力,保存好、研究好、宣传好、展示好知青文物,让知青文化的宣传和研究工作走深、走实。”艾丹说。
  翻开《知识青年在延安》,由周秀华创作的《烈火中的考验》收录其中,这是她在1971年4月24日写给父亲的一封信,讲述了自己曾和乡亲们一起救火的经历。“那天艳阳高照,劳动休息时我准备捡一些柴火烤干粮,这时看见不远的山脚下冒起一股青烟,骤然间火势蔓延,几丈高的火柱像脱缰的野马,冲向梢林。”面对此景,周秀华内心经过短暂的思想挣扎后,向着烈火方向跑去,和她一起去救火的还有几位村民。“快点离开这里,这里危险。”身体强壮的乡亲们顶在她的前面。瞬间,周秀华被这朴实的话语感动,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她知道这就是最可亲可敬的延安人民,老乡们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他们。
  “我们当年在李家砭大队插队,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村民耿玉英、胖嫂子带着队里的婆姨们手把手地教我们推碾子拉磨,缝补衣裳、浆洗被褥、砍柴做饭,教我们识别野菜,勤俭持家,是我们最贴心的人。”知青梁杰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正是这样的情谊,让知青们虽在异乡也能倍感温暖。
  后来,周秀华所在的集体被评为先进集体,她代表知青在北京进行了汇报、宣讲。她说:“我有幸来到延安插队,这里的人民教会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这是我成长路上的无限动力。”周秀华说。
  聊起插队最难忘的一件事时,周秀华眼里泛着泪光。“我永远都忘不了自己在老乡家过的第一个春节。那是1969年2月10日,还有6天过春节,老乡们担心我们思念亲人,于是拿出家里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招待我们,而他们的孩子却眼巴巴地躲在门外看着我们。”周秀华说。也正是从那时起,周秀华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后来,延安遭遇洪水,北京知青自发捐款,为延安人民献上爱心。
  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知青们与延安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人虽然离开了延安,却把心留在了黄土高原,不遗余力地给延安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无私的支助,由衷地期盼延安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广阔天地 终生难忘
  今年10月,伴随着绵绵秋雨,已过古稀之年的知青们再次回到延安。他们就像远离家乡的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富县钳二、延长安沟……一个个熟悉的地方,是他们永远怀念的故乡。同行的70多人中,有的成为工人,有的成为人民教师,有的在政府机关工作,可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离开延安多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延安娃”。
  在联欢会上,一名叫牛絮敏的知青为大家献上歌曲,台下坐着李万才,牛絮敏亲切地称呼他弟弟。当年牛絮敏插队来到李万才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这么多年,一直关注着彼此的发展。“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李万才说。
  千言万语都不抵每次回延安看看。据了解,延安北京知青公益志愿团中很多成员都是第四、第五次回延安,看着延安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有很多话想对延安说,“希望延安越来越好”“希望延安的老百姓越来越富裕”“希望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除了回访第二故乡,知青宋晓晶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他要追寻着父亲的足迹,去看看他曾战斗工作过的地方。1939年,宋晓晶的父亲来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后进入鲁艺校务部工作,直到1945年才离开延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69年,同样17岁的宋晓晶也插队来到延安。“我们所处的环境都非常艰苦,但是大家的精神面貌特别好。”宋晓晶说。正是因为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时时提醒自己是从革命老区走出去的干部,要将“延安精神”发扬壮大。
  此次回延,他们还相约拜访了著名作家曹谷溪。曹谷溪曾在公社担任知青“专干”,多年交往中与知青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曹谷溪家他们共同回忆往事,并且高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歌曲,在歌声中,知青们仿佛回到了在延安的青春岁月。
  “我看见荒山秃岭之间,光着脊梁的父辈们在挥着镢头开垦土地,我虽然没有继承父辈的职业,但我永生崇敬他们伟大的劳动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作家路遥笔下的话语,大概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教会知青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