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大会议旧址 十月的杨家岭革命旧址,古柏挺拔,远山苍翠。时至深秋,黄土高原上凉意阵阵。旧址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参观者热情高涨。
2022年10月27日,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结合现实讲好杨家岭的故事、讲好党的七大的故事。
时隔两年,旧址内,天真稚嫩的孩童、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饱经沧桑的白发老者……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的游客汇聚在此,追寻红色印记,聆听红色故事,用心读好延安革命旧址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红色故事映初心
“我们面前这座古朴典雅的建筑就是中央大礼堂,它是为召开党的七大专门修建的。朱德同志曾风趣地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中央大礼堂前,杨家岭革命旧址讲解员刘婷每天都带着游客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简朴的黄土窑洞、斑驳的革命文物,背后都蕴藏着光辉的革命历史。为了让参观的游客有更好的体验,刘婷每次都会提前了解游客特点并进行针对性讲解,让游客更深入了解杨家岭的故事、党的七大的故事。讲解过程中参观者虔诚的眼神、湿润的眼眶,对刘婷来说也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旅程。
从事讲解工作10余年来,刘婷时刻将延安精神和自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身心地讲述红色故事、宣传红色文化、传播延安精神。“通过鲜活的讲解,用党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所承载的延安精神鼓舞人,用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感染人,使游客真正感受到延安的红色文化魅力所在。”刘婷说。
参观的人群中,来自浙江衢州的陈刚带着妻子、女儿和外孙女同游延安,每到一处,一家三代都认真听取讲解。“我是一名有着4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女儿也是党员,此次全家一起来延安参观红色革命旧址,对我们来说是一场特别的感悟延安精神之旅。”陈刚说,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打下来的,我们要不忘初心使命,将延安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毛泽东旧居参观时,看着面前的土窑洞、煤油灯,来自吉林的游客姜玉兰热泪盈眶。“老一辈革命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有亲临现场才能感知当时的艰辛,同时更加深刻地让我感悟今天好生活来之不易。”65岁的姜玉兰一边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一边用手机记录下很多历史资料,她坦言回去后要和家人分享这段难忘的红色之旅,让大家有机会都来延安看看。
红色基因代代传 革命旧址与文物是培育时代新人最鲜活的红色课堂和教材。10月22日,延安市宝塔区新新小学“延安精神宣讲队”队员们又一次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通过现场讲解、文艺表演等鲜活的方式,带领游客感悟红色历史。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红领巾讲解员”张舒语在讲解完《东方红》的创作背景后,带领着一批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齐声唱响这首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陕北民歌,激昂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杨家岭的上空。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30余年来,延安累计培养了4.7万名“红领巾讲解员”。每逢节假日,他们分布在各个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把红色故事讲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听,成了革命圣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中央大礼堂内,12岁的韩珏驰向参观的游客娓娓讲述中央大礼堂的建设背景以及党的七大的故事。从8岁开始,韩珏驰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领巾讲解员”,杨家岭的故事早已熟记于心。从一开始的紧张结巴到现在的自信大方,讲解红色故事的过程也是他成长进步的过程。
“作为一名延安娃,我很自豪能把延安的故事讲给全国各地的游客听。”韩珏驰告诉记者,讲解的过程中,自己也被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把延安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红色故事,在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中被传播、被传承,在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使红色基因渗进更多人的血液、浸入心扉。
近年来,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与20多所学校开展合作,先后培养了3000余名“红领巾讲解员”。新新小学校长南志忠对此就颇有感触,他说:“孩子们通过在革命旧址讲解红色故事,慢慢领悟延安精神的内涵,进而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精神面貌等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孩子们既是延安精神的传承者,也是延安精神的受益者。”
革命旧址焕新彩 作为感悟延安精神的高地,杨家岭革命旧址处处都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痕迹。
如何更好地保护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紧紧抓住保护修缮和管理、使用环节,积极推进文物维修保护工程项目与陈列布展工作,对文物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完善,不断提升安保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先后完成了延安马列学院旧址保护维修工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陈列布展等项目。
今年7月1日,杨家岭革命旧址数字孪生预防性保护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运用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对旧址进行三维建模,利用数字孪生虚实交融、实时交互的特点,结合物联网、北斗技术和数据融合手段,实现了对革命旧址变化的可监测、风险的可预报、险情的可预控和保护的提前预警。该系统的上线,是杨家岭革命旧址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的有益探索,也为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为了更好地讲述杨家岭的故事、党的七大的故事,近年来,工作人员通过积极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寻找收藏线索,征集革命文物史料,累计征集文物86件,建立了完整的文物总账、分类账和文物藏品档案(图文资料),并将所有文物数字化管理,旧址文物资料进一步扩充,红色文化挖掘进一步深入。
殷殷嘱托牢记心田,感恩奋进力践于行。
两年来,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深挖文化内涵、创新宣传方式,在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9月,旧址引进了“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专题展,极大丰富了游客的参观体验。同时加强馆校合作,联合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举行了“我要去延安”革命文物大思政课主题巡展和宣讲活动,打出了“巡展+宣讲”的组合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将革命文物更好地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之中,进一步推动研究成果社会化共享,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杨家岭的故事、讲好党的七大的故事。”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薛健说。
杨家岭的故事、党的七大的故事,红色基因库里的故事挖不尽、讲不完、听不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讲述、聆听、铭记,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大踏步奋进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