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在宝塔山下合影 党员在长征落脚点象鼻子湾村学习长征精神 游客在张思德为民服务广场重温讲话精神 学员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参观学习 延安,历来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记忆,更是全体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延安又肩负起讲好党的故事、传承延安精神的重要使命。
翻开延安革命旧址“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一页,都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
一个个革命旧址、一孔孔窑洞,诉说的是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峥嵘岁月,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时光流转七十余载,2022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弘扬革命精神,讲好党的故事,激励人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两年来,延安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深挖红色资源,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延安丰富的革命文物以及文献史料,结合现实讲好党的故事,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丰富故事内容
延安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从革命旧址到英雄人物事迹,都承载着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为了讲好党的故事,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通过整理历史资料、采访老一辈革命家后人等方式,不断丰富故事内容,使党的历史更加鲜活、立体。
两年来,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持续建设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革命圣地,通过与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研究专家委员会,挖掘延安时期党的历史、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打造精品陈列展览,积极推进中宣部旧址复原与辅助陈列项目、杨家岭中央组织部旧址和延安新闻纪念馆改陈提升项目。加强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合作,优化提升王家坪革命旧址复原辅助陈列。举办“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展”等20余场临展、巡展。
“小青马”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唯一坐骑。今年,“小青马”有了自己的“新房子”——具有恒温恒湿智能控制功能的预防保护特制展柜。
两年来,仅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新征藏品2800余件,其中包括纸质文物、现代文物、礼品、图书、影像资料等,其中包括《延安军事工业局任命龚家宏同志为机械工程师命令》、延安时期的《整风文献》《西行漫记》《延安侨联代毛泽东主席为美国商业联合会主席廖春然复信》、“红色记忆”书法展品及边区代价券、边币、商业流通券、邮政等多件珍贵文物。
“我们要建立史料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得更精彩,让参观者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延安时期的历史。”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说,“我们正积极走进校园,通过思政课让延安精神传播得更广。”
同时,延安一直在加大革命文物修复力度,以“硬件设施”彰显“顶层重视”。两年以来累计修复了文物数百件,数以千计的旧藏藏品和待鉴定文物建立数字保护档案。
按照“综合博物馆+专题类纪念馆+旧址”展示方式,重点实施延安革命纪念馆一级博物馆改陈布展,完成延安博物馆、延安文艺纪念馆、抗大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陕北“三战三捷”纪念馆等场馆建设,提升全景式互动式展陈水平,让革命文物“发声”、历史资料“说话”。同时,倾力打造“数字博物馆”,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云游博物馆。
创新方式方法,扩大传播影响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延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信仰的力量。延安,也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宣传党的历史,传递红色声音。
今年3月,经过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遴选的首批20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中心之一。“中心”以延安革命文物为中心,按照“文物—文化—文明”研究维度,打造集革命文化价值挖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延安精神传承弘扬“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以建设“延安精神阐释弘扬高地、校地协同育人创新示范平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技术中心和高端智库”为目标,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与高校学科优势,以“创新模式”呈现“协同发展”。
去年,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合作的“创新馆际合作模式,共同讲好党的七大故事”项目荣获第四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该项目通过珍贵革命文物和史料的展示,运用多媒体手段、历史影像以及互动展项,生动展现中共七大的伟大历程。整合各方资源优势,融入数智建设,通过科技手段打造线上虚拟展厅。借智高校力量,与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合作,开发了全国首个八路军形象“虚拟数字人”导览,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了解七大历史、感悟七大精神,增强了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
如今,延安已成为全国人民重温峥嵘岁月、共谋民族复兴,全国党员干部寻找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全国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全国部队官兵继承双拥传统、铸牢强军之魂的教育培训基地。
讲好党的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革命文物、照片图片、音视频资料,再加上延安革命旧址里讲解员讲述的革命故事,真的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今年“十一”期间,来自河南洛阳的马女士带孩子来延安参观革命旧址,在每一个景点,马女士都为孩子们请了讲解员。她表示,希望孩子们不是走马观花的游览,要从这些革命故事中,真正对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有所了解,让延安精神真正变成他们上进学习、报效国家的内生动力。
今天,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探寻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实践和历史充分证明,红色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与强大的感召力。“每次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很多游客都不禁动容。这让我很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文博人的初心使命。”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白婷成长于红色土地,工作于红色景区,讲述着红色故事,这份充满成就感的工作让她总是热情满满。
在延安的各个革命旧址,还有一群“小小讲解员”活跃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第一线。每逢节假日,人们都能看到一个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精神抖擞地活跃在各个革命旧址,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宣讲红色故事。
今年1月,刘妮应邀为空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以“土窑洞里的医疗奇迹——延安有个中央医院”为主题,讲述了一堂专题思政课,被空军军医大学的师生称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是一场难得的精神文化盛宴”。这已经不是刘妮第一次“走出去”讲红色故事,两年来,她带领宣教小分队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空军军医大学等高校开展“把延安故事讲给新时代——延安精神及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专题活动”,以“专题讲座+宣讲”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和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深刻阐述、讲活延安精神的新时代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讲好党的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现实的引领。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红色遗产、刻印在书籍里的激扬文字更加生动鲜活,走进人们的内心,提供精神的滋养,定能在新时代激发出红色基因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