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9日
红眼病:六步防护要记住
  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俗称,患者的结膜会呈现出鲜明的充血状态。此病不仅以结膜的高度充血为显著标志,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异物感、眼泪汪汪、对光线敏感以及眼部分泌物异常增多等一系列令人不适的症状。“红眼病”在我国被列为法定的丙类传染病,其特点是传染性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流行。
  “红眼病”是什么引起的?
  科学研究显示,引发“红眼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是肠道病毒家族中的两位成员: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异株(简称CVA24v)以及人肠道病毒70型(简称EV-D70)。在少数特定情况下,某些类型的腺病毒也会加入这场“捣乱”,导致“红眼病”的发生。自1971年全国首次红眼病大暴发以来,我国红眼病也出现多次小规模暴发,特别是在1975年、1979年、1981年和1984年,主要病原体是EV-D70。然而,1986年以后,我国“红眼病”分别在2007年、2010年和2023年出现三次全国性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转变为CVA24v。
  如何预防“红眼病”?
  为了有效预防这种病症,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红眼病的关键,包括勤洗手、养成不揉眼的习惯。
  2.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如果身边有红眼病患者,应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如拥抱等。患者的个人用品如毛巾、脸盆等应与他人严格分开使用,并且应进行消毒处理。
  3.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扫家庭和工作场所,尤其是卫生间、厨房等易滋生细菌的地方。由于红眼病的主要病原体CVA24v和EV-D70病毒表面没有包膜结构,这使得75%的酒精无法有效灭活。因此,在消毒时,我们需要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来对物体表面彻底清洁和消毒,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4.提高免疫力: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5.避免接触污染水源:由于红眼病可以通过水源传播,应避免在未经消毒的游泳池或公共浴室中游泳或洗澡,以降低感染风险。
  6.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红眼病的症状,如眼红、流泪、畏光、眼痛等,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同时注意个人用品的消毒,避免家庭内传播。
  目前,疾病治疗主要集中在缓解症状和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上。因此,做好公共卫生监测、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成为了预防红眼病大规模流行的关键措施。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红眼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