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魏国与秦国隔黄河相望,山水相连,又都先后进行过变法改革,是战国七雄中的两个强国。两国接壤的河西之地,大约是今黄河西岸关中东部、陕北南部与北洛河中上游毗连的大片土地。这里控山带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谁控制了它,谁就占据西伐或东进的先机,故而两国互相攻伐,兵戈不息。周威烈王十七年(前409),魏文侯遣吴起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澄城南),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今渭南市华州区),筑洛阴(今大荔南)、合阳(今合阳东南),尽占秦之河西地(今黄河与北洛河南段间之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驻节临晋、元里间,称雄河西数十年。魏武侯初,吴起功高受谗,愤而离魏仕楚后,秦国在河西之势渐兴。魏武侯十二年(秦献公元年,前384)至魏惠王后元七年(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半个世纪间,秦、魏两国反复争夺河西之地,尤以上郡雕阴城之战对陕北影响最为深远。这场战争大剧的主角,魏国方面为宿将龙贾,秦国方面则为魏国降将公孙衍。
魏国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之一,其疆域大致位于今之山西晋南、陕西关中东部及豫西部分地区。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奖励军功,国力日强。秦国的日益崛起,使得魏国感到巨大的压力。《水经注·济水》引《古本竹书纪年》载,魏惠王十二年(秦孝公四年,前358)“魏使龙贾帅师筑长城于魏西垂”。
《史记·秦本纪》又云:“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此时的魏国上郡,北至河套之南,与赵国为邻。今富县、甘泉间的雕阴城作为郡城,地处上郡临边之地,为魏国西北军政重镇。公元前358年至公元前331年,魏国大将龙贾坐镇上郡,防御秦国前后近三十年。他主持修筑的城邑障塞,多依仗峻岭深壑、断崖隘口,依山就势,随形而为,不像其他长城那样蜿蜒连绵,不断延伸,而是根据各个时期军事防御的需要,在不同地域,分地段、分时间多次修筑,其走向也时而为东西,时而为南北,各段长城都相对独立,并未构成一个完整、封闭的防御系统。经过数十年来的实地勘测与研究得知,其遗迹残存总长度140.5公里,大体分为黄龙山脉以南的华阴、大荔段,黄龙山(古称梁山)南麓的韩城、合阳、澄城段,黄龙山脉以北的宜君、黄陵、富县段三部分。它起自今华阴,往北渡过渭水后,滨北洛河经大荔、蒲城、白水、澄城,然后转向西北,在今宜君县偏桥进入延安境内,再经黄陵侯庄塬、隆坊塬,到达富县、甘泉之间的上郡雕阴城,对秦国采取防御之势,此为魏国西长城早期之段。延至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在富县羊泉塬设立长城郡并长城县(治于今吉子现乡故县村),管辖今富县、甘泉、黄陵大部分地区。
魏国河西郡、上郡的南面、西面与秦国为邻,因而在秦国东进北扩之争战中便首当兵锋。尤其是秦相商鞅,更将河西与上郡之地的得失视为秦国霸业成败的关键。秦孝公二十二年(魏惠王三十年,前340),商鞅极力建言秦孝公说:“秦国与魏国的关系,譬如人有心腹大患,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攻占魏国。为什么呢?魏国东面是险扼山岭,建都于安邑城,与秦国以黄河为界,独享崤山以东地利。它强盛时便向西侵入秦国,窘困时便向东收缩自保。现在的秦国国势渐强,而魏国去年大败于齐国,各国都背弃了与它的盟约,我们可以乘此时攻伐魏国,魏国无法抵抗,只能向东迁徙。那时秦国据有黄河、崤山的险要,向东可以制服各诸侯国,就奠定了称王称霸的宏伟大业。”于是第二年,秦孝公遣商鞅率兵伐魏,以会盟之名诱俘魏国主将公子卬。《史记·魏世家》载:魏惠王三十一年(秦孝公二十三年,前339),“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二·显王三十年》亦载:“因攻魏师,大破之。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魏国在秦、赵、齐三国的三面夹击之下,被迫将河西南段之地割献秦国。西河一失,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境内)便失去屏护,只能迁都大梁(今开封),龙贾则退保河西北部上郡之地。
强秦的既定战略图谋是尽取河西、上郡之地,首选目标则是上郡首邑雕阴城。关于雕阴之战,《史记·魏世家》与《史记·秦本纪》甚为简略,且多有错讹与抵牾之处。如《秦本纪》:秦惠文王五年(前333),“阴晋人犀首(公孙衍)为大良造。六年,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八年,魏纳河西地。九年,渡河,取汾阴、皮氏。与魏王会应。围焦,降之。十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魏世家》则云魏襄王五年(秦惠王更元十一年,前314),“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予秦河西之地”。
秦惠文王五年(前333),即位不久的秦惠文王,重用魏国降人公孙衍为诸将之首大良造,第一次进攻魏国的军事重镇上郡雕阴城。魏国阴晋(今华阴市东北)人公孙衍,曾在魏军中任职,对于魏国河西、上郡的山川地理、防御情况了如指掌。秦军直驱北上,进至雕阴城下。魏上郡太守、大将龙贾率军四万五千人,与秦军展开一场恶战,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第二年,魏国将阴晋(今华阴一带)之地割让秦国求和,龙贾得以释放归国。他重回上郡雕阴防地后,一面增筑城寨,一面扩募兵员,率八万大军据河防守。但秦国为了打通东扩北进之路,对雕阴城也是志在必得。
秦惠文王七年(魏惠王后元四年,前331),秦公子卬与公孙衍率精兵十余万骑,再次伐魏,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攻克雕阴城,魏军败退数十里。秦军乘胜追击,在今富县城西太安塬之上,俘虏魏军主将龙贾,斩杀魏卒数万众,传说这里的伏龙村便是以此而得名。
雕阴之战,大战两次,历时两年多,是秦魏反复争夺河西、上郡两地战略决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此,魏国在军事上无力与秦抗衡,开始走下坡路,保境安民数十年的一代宿将龙贾也黯然谢幕。
雕阴之战以后,秦国乘胜挺进河东,先后攻占汾阴(今山西万荣)、皮氏(今山西河津)、曲沃(今山西曲沃)等地。在秦国的强大攻势下,魏国一败涂地。秦惠文王十年(魏惠王后元七年,前328),魏国又将上郡十五城全部割划给秦国。正如《史记正义》所言:“魏前纳阴晋,次纳同、丹二州,今纳上郡,而尽河西滨洛之地矣……按:鄜、坊、丹、延等州,北至固阳,尽上郡地。魏筑长城界秦,自华州郑县滨洛,至庆州洛源(今吴起一带)县白于山,即东北至河西上郡之地,尽入于秦。”魏国河西防线再次收缩,其长城由澄城县改道向东,经大荔、合阳,在黄龙县境内擦了个边,复入澄城界,再经合阳到韩城黄河边上,此为魏国晚期西长城之一段。至此,陕北全境几乎全部划入秦国版图,为以后秦朝修筑直道与长城奠定了基础,也对陕北的建制沿革、文化、经济等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