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1日
择一业成一事终一生
    ● 嘉宾刘琴
  主持人远播:寻觅圣地往事,追忆延安年华,本期《延安年华·讲解员请就位》我们邀请到了枣园革命旧址金牌讲解员刘琴。她2009年参加工作,在枣园革命旧址从事讲解工作近15年,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50多万人次,多次被评为优秀讲解员、先进工作者。2021年,她借调北京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讲解工作,被中宣部授予“金牌讲解员”。
  主持人陈晨:15年的讲解,15年的坚守,相信刘琴对枣园革命旧址一定有着深厚的情感。那么,接下来我们有请刘琴来给我们谈谈她的职业经历吧。
  刘琴:我是2009年就进入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工作,成为了一名讲解员。讲解员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我是土生土长的延安人,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给我们讲他们那个年代的革命故事,总能给予我不小的启发和教育,激起我内心浓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上小学后,学校组织我们到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讲解老师穿着军装为我们娓娓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的场景,一直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也许从那时起,成为一名讲解员的愿望就在我的心里萌芽了。从事讲解工作不仅是对我脚下土地的热爱,也是让每一位“回延安”的人,都能在这里接受精神和思想的洗礼,从延安精神中追寻初心、校准方向、汲取前行的动力。
  远播:能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能不断地钻研,真的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可以和我们谈谈你对讲解员这份工作的感受吗?
  刘琴:从业至今,我做了一个统计,我在枣园为群众讲解3000余次,也为10多万名党员干部讲解枣园故事。曾经有人问我,每天一遍又一遍重复一个故事,不枯燥吗?我个人觉得,能在这样一个神圣而光荣的岗位上工作,让全国各地的观众朋友们通过我的讲解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延安精神,感悟初心使命,我感到无比自豪。通过我的讲解,能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博工作者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教育和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博工作者,更要走在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前列,争做一名专业的党史宣讲人,注重因人施讲,争做传承延安精神的引领者。我将秉承择一业、成一事、终一生的精神,立足自己本职岗位,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保护和利用好每一件革命文物,做有温度的文博人,让文物会“说话”,让文物“活”起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物的守护人和讲述者,传播好红色文化,弘扬好延安精神,以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延安革命旧址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发挥出最大的社教作用。
  陈晨:作为延安革命旧址的一名宣传员,请你谈谈对革命旧址的认识。
  刘琴:习近平总书记说:“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从1935年至1948年的13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浴火重生,书写了永镌史册的辉煌。在延安,我们党经历了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党的七大、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枣园、杨家岭、王家坪……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
  翻开这本“读不完的书”,延安精神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站在一个个革命旧址、一孔孔窑洞前,我们读到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面对发黄的相片和斑驳的桌椅,我们读到的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内涵。翻开一本本书籍、一页页笔记,我们读到的是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时至今日,在这里诞生的延安精神,依然滋养着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任时光荏苒,包括延安革命旧址在内的诸多红色文化遗产仍在以独特方式,向每一位参观学习者讲述红色故事,传递革命精神的力量,彰显中国共产党人要永远铭记和践行的初心与使命。
  陈晨:看来您对枣园革命旧址的感情真的是非常深厚,那在您的讲解生涯或者日常工作中,肯定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二吧。
  刘琴:延安革命旧址,在全国体量最大,跨度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级别最高,保护最为完整,有着中国红色博物馆城的美称。光革命类旧址就有445处,市区内占到了168处。其中九成以上都是砖木结构,收藏着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与文献资料,耐火等级低,致灾因素多,消防安保任务繁重。消防指战员们走遍了延安的大街小巷、沟沟峁峁,对辖区每一处红色革命旧址都进行登记造册,设立备勤点,查设施器材、查消防水源、查电气线路、查火源火种……创造了革命旧址半个世纪“零火情”的消防奇迹。
  51年来,宝塔消防站学习延安精神、保护革命文物,成为每名新消防员的“第一课”,成为每名宝塔消防人的“必修课”。这件事上,我和张保愿班长是老搭档了,我讲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他讲革命旧址的防火保护,偶尔我俩还能互换“角色”。张班长经常讲的一句“救的再成功,不如不发生。”成为宝塔消防人口口相传的座右铭。站在革命旧址火灾防范的最前沿,围绕如何让革命旧址万无一失?宝塔站的消防员们挖空了心思、用尽了办法。
  我刚入职那年秋天,常看到指战员给园区内的树木和草坪浇水,起初以为,他们是在帮忙绿化,后来才知道,这是湿化枯枝落叶,消除一切起火可能性,这件事一干就是几十年。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保护工作中,他们一周3次全面巡查雷打不动、风雨无阻。特别是旅游旺季,宝塔站自动进入战备状态,前置备勤、全力备勤。从枣园到杨家岭、再到南泥湾,每一处红色革命旧址里都有他们精心守护的身影。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个旧址还建起了消防志愿队。我们融合红蓝使命,践行初心担当,大家既讲革命历史、又科普消防常识,还经常组织消防演练、开展防火逃生培训。共同开展了以文艺演出、宣讲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养老院、福利院,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供义务劳动。后来,这支队伍不断壮大,成了“红色革命旧址消防志愿者联盟”,到目前已有超过14万名志愿者加入我们。现在,讲解员能脱口而出各类消防知识,保安大叔能熟练使用各种消防器材,关键时他们都能化身消防员,紧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他们经常对旧址内部电线一根根摸排、对一条条木梁检查,还为每一个电器和插座编号登记,310个消防栓、3600个摄像头、4800个灭火器具的位置,他们都了如指掌。
  时代各不相同,精神一脉相承。一代代消防指战员驻守在宝塔山下,保卫着革命圣地,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忠诚之歌。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代代传承,我要同他们一道,继续守护延安精神这份宝藏,续写下一个51年“零火情”的最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