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1日
育一粒种子,开希望之花
  时间煮雨,不知不觉执教已有几载,这一路从意气风发、信心满满到稀松平常,从尽职尽责、掏心掏肺到驾轻就熟,洗去铅华,沉淀自己。终于明白教育终归是一场慢慢育人的过程,教育者就仿佛一个农人,种子已播洒,那么教师只是负责施肥、修剪、打理新苗,所以教师要做一个心平气和、耐心十足的农人,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信任的力量,静待每一朵花开。
  耐心与鼓励并行
  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作业拖沓户”,苏同学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也是最磨人耐心的一个,每次早上去查作业总是看到他的名字出现在未交作业的名单上,为此让课代表和班主任都很是头疼,于是我特地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深入沟通了一番,晓之以理地聊了一会儿,苏同学态度很是诚恳并作出承诺,可是好景不长,维持了不到一个星期,他又变成了“作业拖沓户”。
  苏同学的行为一度也让我觉得有心无力,除了反复地督促与改进好像也无良策可施。碰巧的是一次他的数学作业又没有按时完成,而且有好几次在数学课上打盹,这不禁又让我开始重视起来他的这个问题。于是我这次从细处着手,耐心询问他具体原因,推心置腹地和他一起分析拖沓作业的本质原因以及对他自己学业成长的影响,这一次他说出了实情,他觉得数学有点难,而且自己做作业比较慢,所以总有一两科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于是我耐心地给他讲解了当天作业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对他听完老师讲解后补完的作业给予一定的肯定与表扬,约定明天他的各科作业继续由老师亲自督促,后来的一周,我每天坚持着去肯定他的付出与坚持,悄然发现他的脸上洋溢的是成就感满满的笑意……我知道他终于能按时交作业了,原来真正能触动孩子改变的还是恰逢其时的鼓励与肯定。
  理解与温情碰撞
  让我切身感受到理解力量的是一名叫小安的同学,她平时属于班级里比较安静的存在,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总是面无表情,偶尔会因身体原因请假。直到有一天她连续请假,她的母亲来学校告知我实情,原来是她不想来学校。当时我也有点惊讶,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原来她在家里总是喜欢玩游戏,不想来学校,于是我和她母亲共同探讨了教育她的方式方法。
  第二天她依然不想上学,因此母亲满面愁容地带着她来学校和我请假。见到我的那刻,我知道小安同学一定是做了各种心理建设才鼓起勇气来学校请假,因此对于过去的事我只字未提,只是和她云淡风轻地聊天,以便能打开她的心扉。最初,她很明显是想用搪塞的理由来请假的,我虽尝试引导她大胆说出真实的原因是什么,但很明显她的心门是向我关闭的。为了让她能放松下来,于是我只能以情动人来打动她了,我直白地告诉她老师不会计较她近期的请假情况,同时结合自身十四五岁时的经历来进行“现身说法”,通过沟通慢慢地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是她和同学们的相处有困难,她诉说自己总是找不到志同道合、能分享自己喜怒哀乐的同学,因此很孤独不想在学校生活。震惊于女孩心思的细腻,同时也顿悟了沟通共情的力量。我和小安的沟通持续了近两小时,正是因为我带着一颗共情的心与之沟通,才换来了后面的顺畅沟通,否则我想我将无法抵达她的内心,更无法让她心甘情愿地回归校园。
  热爱与激励互促
  刚开始的马同学对数学谈不上热爱,成绩只能说是中等,每一次批改作业总是会发现或多或少的错误,能看出在数学的逻辑缜密性方面还有待提升。一次机缘巧合给大家布置了一篇主题为“我的班主任”的作文,惊喜的是他那篇名为《我的数学女王》的文章成功地吸引了我,于是我一字一句细细批改他的作文,并在遣词造句方面指导他调整,可喜的是文章最终投稿成功还发表了,那一刻我因学生的作品而骄傲,他也因自己的创作被肯定而自豪。后来的课堂上他越来越专注,一改曾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学习态度,反而更多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去把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去体会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去思考数学知识间的类比迁移。于是,课堂上对他的赞美声有了,师生因知识而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越来越多,他变得越来越自信了,积极踊跃回答数学问题的行列里终于有了他的身影,他也变成了十足的数学爱好者了。原来最有力量的是热爱与激励,学生因老师的激励而更热爱数学,老师因学生的改变而欣慰,师生的这种互动仿佛是并蒂成长的两朵花,开得正娇艳。
  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因此为师者要时刻记住自己应该走在唤醒每一朵花、每一棵树的路上,我们只需要细心地观察、静静地守候,将阳光、雨露播洒给孩子们,引领他们去奔跑、去奋斗,相信每朵花终将绽放,每棵树终将成长。不急不慌,太阳下山有月亮,为师者应以从容之心,去守护每一朵花,每一棵树,相信时间缓缓,自有答案。
  (延安市实验中学教师 张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