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仲方,字不齐,博陵安平人(今河北蠡县南)。出身宦门之家,世为望族。仲方从小喜爱读书,“机神颖悟,文学尤敏”。十五岁时,后周文帝宇文泰惊异其才,令他和后来的杨忠之子杨坚为诸皇子陪读,因此他从小就与隋文帝杨坚交谊匪浅。
周孝闵帝元年(557),宇文护授封大司马,晋爵晋国公。崔仲方以明经之才,被举荐为宇文护晋国公府谋划军务的七品小官军事参军、负责文牍的记室参军,再迁任掌玉器加工、制作的司玉大夫,正四品。天和初(566),崔仲方受命与柳敏、斛斯征同修律令。此时宇文护权倾内外,入宫中与太后同坐,二十余岁的周武帝只能立侍于旁。天和七年(572)三月,周武帝于宫门外诛杀宇文护,始得亲政,改元建德。崔仲方知武帝有灭齐之志,遂进献“伐齐二十策”,武帝大为赞赏。建德四年(575)七月,周武帝亲率大军正式发动灭齐之役,崔仲方随军参赞军务,历河阴(河南孟津一线)、平阳(今山西临汾)、晋阳(今山西太原)、邺城诸战,建功良多。
建德五年(576)十月,崔仲方暗地策动北齐晋州(古晋阳)副将崔景嵩、侯子钦为内应。北周大军兵临城下,崔仲方与段文振等几十人率先登城,径奔北齐海昌王尉相贵府邸将其生(翼城县,今属临汾市)等四城,进而攻占灵石的文侯、华谷、高壁三城。
当年末,北周兵锋直指齐都邺城。建德六年(577)正月,北齐灭亡。周武帝封赏功臣,崔仲方功授开府仪同三司,晋爵范阳县侯。武帝又遣军平定各地反抗势力,崔仲方出谋划策,“以行军长史从郯公王轨擒陈将吴明彻于吕梁”,至此北方重归一统。
宣政元年(578)六月初,周武帝去世,二十岁的皇太子宇文赟即位。次年改元大成。宇文赟继任后荒淫无度,国势急剧衰落,在位不足两年而薨。此后,七岁的太子宇文阐即位,以杨坚为大丞相,晋封隋国公,执掌朝政。杨坚少年时即与崔仲方同在内廷读书,交谊深厚。“与仲方相见,握手极欢,仲方亦归心焉。其夜上便宜十八事,高祖并嘉纳之。又见众望有归,阴劝高祖(杨坚)应天受命,高祖从之。”
开皇元年(581)二月,杨坚取代周幼帝,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崔仲方建言文帝改革汉魏之际的“九品中正”制,建立“三省六部”制,即掌管机要、草拟政令的中书省,发布政令的门下省,执行政令的尚书省,是为“三省”。尚书省是全国最高的政务机构,下设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的吏部,掌管全国户籍财经的户部,掌管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务的礼部,掌管武官铨选及兵籍、军械、军令的兵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刑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工部,是为“六部”。崔仲方首倡的这一套中央政权机构模式,一直为后世所沿用。作为隋文帝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崔仲方晋位文散官最高官阶,与“三公”等同的上开府仪同三司,官秩从一品。实际职务为分理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在京朝官禄米供应等事务的司农寺少卿,晋爵安固县公。
当时,内徙甘青一代的吐谷浑、鄂尔多斯高原的突厥不时南下扰边。开皇元年(581)四月,隋文帝政局稳定之后,即令崔仲方发兵丁及各族役夫三万人,修筑西起朔方、灵武,东至黄河,南至勃出岭,绵亘七百里的缘边长城,工程进展顺利,“二旬而罢”。次年,又命崔仲方征调军民十五万,在朔方(今靖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寇”,使得长城的防御功能更加完善。隋长城部分地段,也为明成化年间修筑的陕甘大边长城所沿用,至今遗迹犹存。
开皇六年(586),崔仲方为父丁忧孝期未满,即被起用为虢州(治于弘农旧州,即今河南灵宝市)刺史,又上《论取陈之策》,文帝欣而采纳。开皇八年(588)八月,仲方为行军总管,随秦王杨俊等率兵南下伐陈。隋开皇九年(南陈祯明三年,589)正月,陈后主为隋军俘虏,后陈灭亡,数百年南北朝分治的局面终告结束,大江南北统一于隋。后来他又转任会州(今甘肃会宁)总管,在任数年,招服尚未归附诸羌部落,获得朝廷重赏。
隋炀帝仁寿初(601),崔仲方授代州(今山西代县,隶属忻州市)总管,进位大将军。在职数年,被征入朝,历任民部(户部)尚书、礼部尚书。隋炀帝大业二年(606),改鄜州为鄜城郡,随即又改为上郡(唐初复为鄜州,今富县县城),崔仲方被授予上郡刺史。上郡西川葫芦河谷是突厥南下进扰的进兵通道之一,为了防范突厥,崔仲方遂在河滨筑直罗关,此关背倚大山,葫芦河绕流而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一座兵家要塞,此关一直沿用千余年。明弘治本《延安府志》:“直罗城,隋崔仲方筑。谓其枕罗原川,其川平直,故名。”至今遗迹犹存。两年多之后,崔仲方致仕退休,约于大业四年(608)卒于家中,享寿虚龄七十六岁。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