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宝恩的养牛场 通讯员 吴静
近年来,安塞区建华镇立足本土特色,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越来越多的人依靠养殖走上致富之路,养牛大户张宝恩就是其中的一位。
走进村民张宝恩的养殖棚圈里,一排排整齐的牛棚映入眼帘,一头头黄牛正懒洋洋地休憩着,而旁边的张宝恩却忙个不停:提桶倒水、添加草料、清理粪便……
“这养牛一般人可干不了,这话你听着有点大,但绝对是真的。”张宝恩介绍道,养牛是件特别辛苦的事情,不细心、不耐心、不能付出辛苦的人养不了牛。他一天24小时都在牛舍,时刻关注着牛的状态,有时候晚上就窝在简易的彩钢房里休息,有时候几天也睡不了一个整觉。
从清早开始,这位“牛人”,就开始忙碌的一天,从喂养到整理牛棚,他都亲力亲为。就这样一边养牛、一边摸索着经验,从以前的零基础,到现在的饲料配比、草料储存、养殖方式等技巧,他都如数家珍。现在已经成了建华镇沐浴村的致富能手。
今年53岁的张宝恩,从最初的几头本地牛,发展到现在的140多头牛,成为村里响当当的养殖户,凭着敢闯敢拼、自强不息的韧劲儿过上了好日子,成了村里的致富榜样。
“这些年,安塞区退耕还林工作搞得特别好,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肉牛产业也做得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调整,对牛肉需求量越来越大,我觉得肉牛产业是朝阳产业,未来肯定会有前途。”谈及以后的前景,张宝恩充满了信心。
时钟拨回到养牛之前,张宝恩靠打零工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于是,2016年张宝恩谋划新出路,开始了养牛。
为了掌握养牛技术,张宝恩从头学起,没事就向区畜牧局的工作人员请教养牛“秘籍”,也在网上“取经”,区、镇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他每次必到。遇到问题,他就虚心向其他养殖户请教,不断改进养殖方法。
几年下来,他掌握了常见病预防、饲料最佳配比等养牛知识,甚至给牛防疫、接生等技术活也不在话下,他成了真正的养牛能手,也赚到了第一桶金。
尝到甜头后,张宝恩逐年扩大养殖规模,从最初的6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40头牛。如今,张宝恩家门庭若市,每天前来买牛的、学习养牛技术的人络绎不绝。
近年来,建华镇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抓产业、调结构、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通过“小群体、大规模、跨区域”的模式,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增添发展动力,促进群众增收,集聚效应作用明显,牛产业后劲十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